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51节

  下面的顾远提起精神:“终于到我了。”

  朗诵老师并没有朗读全文,只是将精华部分朗读了出来。

  但这篇文章体现给读者的魅力与思考却并没有减少多少。

  “这是……批判?”

  “很大胆哦,一个高中生写这种文章。”

  “在批判什么?虚荣吗?我感觉还好吧,不是很难写。”

  “再听下去,没完呢,看看结尾是什么。”

  终于,朗诵老师讲到了结局。

  当项链是假的这件事情被揭示出来时,无论是现场评委或者屏幕内外的观众,都感觉到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惊。

  而趁着现场评委在思考投票时,观众们也是议论纷纷。

  “文章很好,但是我有一些问题,当时国营单位的集体活动不是应该强调纪律性吗,普通职工家属刻意展现魅力不会对丈夫产生不好的影响吗?”

  “这是普通的集体活动吗,这是联谊晚会啊,有外宾华侨,这不是明显为了展示新面貌吗?这带有明显的时代过渡色彩,我觉得写的没问题。”

  “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恰恰是作者为了反映那个时代新旧观念碰撞下普通人的无所适从,所以陈美娟才会做出那种不合时宜的举动。”

  “这对夫妻就这么认死理吗?宁肯用十年时间偿还债务也不去讲讲人情?”

  “你跟谁讲人情,跟归国华侨讲人情?你确定不会上升为涉外事件?对丈夫前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而且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俩人明显很看重面子,赖账不是纯等着让人看笑话吗?”

  顾远也借着朗诵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改编后的这篇经典文章。

  由于两篇文章的背景年代截然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也是肯定会有差异的。

  比如说原著的悲剧根源在于西方社会对契约精神的绝对信奉,而改编后则变成了在传统道德与现实压力下的选择。

  例如“人情债”,“怕单位处分”,“要面子”等中国式心理。

  还债的动机从抽象的信用准则,变成了具体细微的中国式人际恐惧与道德自律。

  而原著中女主的虚荣是出于对跻身上流社会的渴望,是社会结构性矛盾的产物。

  而改编后则变成了是国门初开后消费主义萌芽的体现,不是简单的个人道德瑕疵就能概括。

  此时,现场评委团投票完毕,其中一些专业人士开始点评。

  “如果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我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会是高中生写出来的!”

  这位中年评委站起身,就迫不及待地表达内心情感。

  “但既然我是在高中生决赛现场看见的,那只能代表一个天才的横空出世。”

  “这篇文章远远不止像表面那般讽刺了个人虚荣心。”

  “它更是批判了一个时代的风气,作者用它尖锐的文笔讽刺了那个催生出陈美娟夫妇虚荣心理的社会浮躁风气。”

  “它还用结局的反转进行了哲学批判。”

  “体现了在社会剧变中,个体被潮流裹挟,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无力感。”

  “总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

  “谢谢大家!”

  现场一片掌声,而顾远在听见这一番话后,也松了一口气。

  自己成功了!

  “牛逼!居然有这么多说道啊。”

  “这是谁写的?”

  “这上哪猜去?有人写过这种类型的吗?”

  “有的有的兄弟,当然是我们的天才顾远啊。”

  “你们忘了他初赛写的什么了吗?《喂——出来》就是批判啊,不过没这次细致罢了。”

  朗诵还在继续,但最终悬念在观众听到《项链》后似乎就结束了。

  “十篇作品,十种风情,十次心灵的碰撞。”

  “非常感谢朗诵老师们精彩的演绎,也感谢所有沉浸其中的我们自己。”

  “此刻,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排名。”

  “请各位稍等片刻,组委会正在对作品进行最终排名。”

  约莫十分钟后,主持人重新走上台。

  “此刻,悬念已达顶点。”

  “现在,就在此刻,我们将从第十名开始,逆序揭晓这十篇杰作的作者!”

  “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些精彩的故事,究竟出自谁之手!”

  无论之前的人文气息多么浓厚,此刻现场的氛围依旧变得十分紧张。

  一个个名字被宣布出来,获奖的选手面带笑容地走上台,和颁奖评委进行合影,并讲述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

  其中,罗辑的名字第五个被宣布出来,获得决赛第六名的成绩。

  而林清清则是第四名。

  当自己的名字在林清清之前念出,罗辑虽然很快就展现了一副灿烂的笑容,但顾远还是看出了他的失望。

  “你这家伙,为什么要执着和林清清比呢?”

  “接下来,我们要揭晓的,是本届决赛的最高荣誉——冠军的获得者。”

  主持人神情庄重,声音沉稳而有力量,目视前方。

  “但在念出那个名字之前,请允许我与大家分享此刻在我心中激荡的震撼与敬意。”

  “今夜,我们共同聆听了一个故事:关于一条项链,关于十年青春,关于一个时代缩影下命运无情的玩笑。”

  “但真正让我们震撼的,远不止是故事的巧妙。”

  “这篇作品,让我们见证了一位作家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深刻。”

  “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精巧的叙事,更是一次对人性深处与社会变迁的精准解剖。”

  此时网上也在聊得热火朝天。

第62章 再夺冠军

  “顾远的名字还没念出,看来那篇《项链》真是他写的了。”

  “真是够牛的,未来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了。”

  “期待看到他的第一本长篇作品。”

  江滨市,顾母捧着手机,看着弹幕上的讨论喜笑颜开。

  顾父眼里也是藏不住的自豪。

  “更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冷静到近乎残酷的笔触。他没有评判,只是呈现;没有煽情,只是记录。”

  “他用最克制的语言,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个微小的虚荣如何酿成一场长达十年的人生雪崩。”

  “而最后那句石破天惊的‘假的’,更是文学史上罕有的神来之笔——它让一切奋斗、牺牲与坚持,瞬间化为一场空,呈现出命运最深刻的荒诞性。”

  “这篇作品的力量,正在于此。”

  “它让我们在合上书本后,那份震撼依然在心头回荡,迫使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真实与虚幻、代价与价值的界限。”

  “这位作者让我们看到,最伟大的批判,源于最冷静的观察;最深刻的人文关怀,藏于最残酷的命运呈现。”

  “因此,这个冠军的荣誉,不仅是对他精湛写作技艺的认可,更是对一位拥有独立思想、深刻洞察力和高超叙事能力的年轻作家的致敬。”

  “现在,我很荣幸地宣布,本届‘微光·永恒’全国总决赛的冠军是——”

  主持人微微停顿,目光扫视全场,随后坚定地说道:

  全场聚光灯瞬间笼罩在顾远身上。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祝贺这位为文坛带来惊喜的年轻作家!”

  “也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年轻的文学之星,未来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永恒之光!”

  在现场热烈的掌声和灯光的伴随下,顾远走上领奖台。

  他面带微笑地接过评委递来的奖杯和证书。

  合影后,主持人提问:“顾远同学,祝贺你!此刻,想必大家和我一样,都无比好奇。”

  “你是如何在短短几天内,捕捉到这样一个揭露人性虚荣与命运荒诞的故事灵感的?”

  “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顾远举起话筒:“本篇的创作灵感,源于淬炼营中两处宝贵的馈赠。”

  “其一,来自导师关于‘欲望的显影术’的教诲,令我领悟到批判的力道在于精准呈现人与物之间的价值错位,而非直白的斥责。”

  “其二,源于一位同伴在围炉夜话中分享的关于虚荣的一个小故事。它让我真切地触摸到虚荣背后那沉重而灼人的情感代价。”

  “我试图将这份真实的感与专业的术相结合,构思一个将‘错位’推向极致的寓言。”

  “一次对虚幻价值的追逐,如何显影出生活的本来面目,并让主人公用漫长的岁月去品尝那最初一念虚荣所结出的苦果。”

  “谨以此文,探讨光鲜之下的代价,以及我们与欲望之间永恒的距离。”

  现场掌声雷动。

  “记下来,快记下来,这可都是下学期校刊的素材啊。”

  此时被学校要求观看该直播的远帆文学社社员捕捉到了要素,将社长的话一丝不苟的记了下来。

  “再次衷心祝贺顾远,祝贺所有获奖的同学们!也感谢所有50位选手,是你们共同为我们谱写了这个无比精彩的‘文学之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比赛终有名次,但文学之路没有终点。愿今夜闪耀的微光,能汇入你们未来创作的永恒之河,照亮你们前行每一步。”

  “我宣布,本届‘微光·永恒’短篇小说竞逐赛,‘文学之夜’颁奖典礼,到此圆满礼成!感谢大家,我们下一届,再见!”

  现场灯光陡然亮起,伴随而来的是排山倒海的掌声。

首节 上一节 51/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超女开始调教华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