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31节
“这本书大概讲什么的啊?”
“《你的名字》?可能是校园恋爱吧……”
“作者故渊,这个名字怎么有些耳熟呢?”
部分网友对于故渊还有着一些印象。
但是长江出版社没有急着立马蹭墨尘的热度,而是打算再等等,让子弹飞一会儿。
另一边,顾远看着网上的消息,向宁编辑确认了现在还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后,就来到了父母房间。
和他们聊聊天,闲谈几句,问了一下这几天都去哪了。
然后确认明天要逛的景点都被老姐预约好了,就放心地回屋,准备睡觉。
另一边,大赛评审团却是紧张地行动着。
为了确保能在周日进行颁奖,评审流程经过严格的划分后,像军事行动一样精准高效。
在周五晚八点,工作人员收齐作品后,立即进行匿名化处理,并将所有作品扫描成为电子版。
随后发送至快速初审组。
快速初审组由十名人员组成,他们分别是科幻杂志资深编辑或者高校文学博士。
他们的任务是快速阅读,筛选出不合题意或明显不具备获奖水平的作品。
张编辑就是快速初审组的一员,作为中国科幻光年的资深编辑,他的专业水平毋庸置疑。
凌晨三点,他捏了捏眉心,将刚看完的文章移入“不合格”的文件夹,点开了下一部作品。
张编辑快速扫了一眼名字,没感到什么稀奇。
事实上在刚刚审稿的七个小时内,他见识到了各种稀奇百怪的书名,这帮小天才的想象力确实不错。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又一阵剧痛从肝部袭来……】
张编辑快速地浏览着,同时在内心暗自评估。
嗯……看来这部作品的“微”就是教师了。
那个年代的乡村细节写得也很真实……
张编辑看着看着,却是皱起了眉。
自己都看了四千多字了,怎么还在写乡村这些小事呢?
该不会又是一个偏题的作品吧。
他在内心想着,摸出了一瓶眼药水,滴在眼睛上,缓了片刻后继续浏览。
张编辑还沉浸在主人公教师的奉献精神中,画面却陡然一转,来到一片星际战场。
他陡然提起兴趣,专注地看着各种词汇。
时空跃迁、亚光速巡航、引爆超新星、反物质云屏障、文明检测……
各种极具科幻感的词语不断地蹦了出来。
“看来这就是‘宏’了,不过他要怎么将二者联系起来呢?”
张编辑继续浏览,他看到了银河议会决定进行文明检测,将3C级以下的文明进行毁灭。
他看到了舰队残酷无情地毁灭了一个气球人文明。
张编辑不得不承认,作者连文明毁灭这件事,都写得极具美感。
此时,文章已经进入到了两线并行,一边在讲星空中的科幻史诗幻想,一边在讲乡村中一位教师的奉献燃烧。
当张主编看到这位教师临死前想要讲述的内容是牛顿三定律时,他陡然愣住。
多年的编辑经验,令他在内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了。
他继续看下去,因为食道癌,教师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不过还好他已经讲完了牛顿三定律。
【他看着周围的孩子们,焦急地问:“你们听懂了吗?”】
【“我们懂了!老师快歇着吧!”】
【“我知道你们不懂,但你们把它背下来,以后慢慢会懂的。”】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背啊!”】
【娃儿们抽泣着背了起来:“一个物体……”】
在这片童音中,这位教师终于燃尽了自己的生命。
而此时,负责文明检测的舰队也到达了地球。
第37章 《乡村教师》
这个舰队进行文明检测的方式极为简单,就是向这个文明的物种提出问题,能答对三道即视为合格。
由于舰队以为地球上的生命体和他们一样都具有记忆遗传,所以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就随机抽取了地球上的人来进行回答。
恰巧抽中了这个偏远乡村中的十八个孩子。
张编辑飞速地浏览着,他看到了这些孩子在面对前几个问题时的茫然无措。
他们仅仅是偏远乡村中的农村娃,能懂得什么知识?
连续十个问题这帮孩子都没有回答上来,于是舰队统帅下达了发射奇点炸弹的命令。
在奇点炸弹即将到来前的十分钟,最高执政官突发奇想,又进行了几道题的测试。
第十一道,第十二道……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即使早已有所预料,但当张编辑真的看到这一幕时,内心还是忍不住泛起一股激动。
舰队继续提问了牛顿三定律的剩余两项,孩子们都回答了上来。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
最终舰队发现了地球不是3C级别文明而是5B级,并且他们没有记忆遗传,这令他们大感困惑:“他们是如何完成文明进化所必需的积累和传递知识?”
参议员回答道:
【“在这个文明间有一种伟大的个体,负责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
【“他们叫教师。”】
张编辑头皮发麻,内心的震撼之情溢于言表。
他难以相信,自己竟然在高中生的作品里看到了这么一篇具有如此巨大能量和感染力的壮丽史诗。
他缓了缓神,将这篇名为《乡村教师》的文章移入了“合格”的文件夹。
周六早上八点,快速初审组的任务完成,接替他们的是核心专家组。
核心专家组也是十人,由顶尖大学相关领域的教授以及著名科幻作家或者评论家组成。
他们将会精读分到的作品,用事先安排好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写评语。
所有被打分的作品还会随机分配给另一位核心评委进行交叉审阅,确保公平。
评审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而另一边顾远却陪着家人在燕京逛着。
叶冰则是回了自己的母校去看望老师。
周日上午,评审主席召集全部10名核心评审专家,进行终审辩论。
对前二十名的作品进行集中讨论和辩论,确保达成共识。
下午四点,评审主席向在场的所有评审专家最后确认一遍:“这将是最终排名,还有人有异议吗?”
一阵沉默中,这位德高望重的评审主席如释重负地笑了:“各位,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下午六点,依旧是参加决赛时的酒店,各位参赛者以及其陪同者陆陆续续地到来。
不同的是,这次的宴会厅明显经过仔细的布置,到处充满了科幻和文学的元素。
叶冰、顾远父母及顾清在后排落座,而顾远则是来到前排,找到了贴着自己名字的椅子。
在第一排的正中央。
顾远一愣,才想起来这是按照复赛的排名来排的,自己是赛区第一,所以是第一排。
而正中央应该则是巧合。
在主持台的两侧,则是摆放着两张长桌。
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就位了,顾远坐下时,旁边一个男生伸出了手。
“你好,顾远,我叫罗辑。”
“你好,罗辑同学。”顾远伸手,礼貌地回应。
你不去执行面壁计划来这里干什么?
顾远在内心暗自吐槽。
他看着罗辑的着装,西装革履,气质非凡。
又扫了眼周围一圈的人,个个身着正装,意气风发。
“一群小屁孩儿穿这么正式……”
顾远捋了一下自己身上这个基于中山装改良的正装,内心自娱自乐。
他找身旁的罗辑搭话:“哥们你是哪里人?”
“燕京本地的。”
“欸呦喂,那你就是华北赛区的第一了?”
正说着,旁边一个女生坐了过来,冲着顾远和罗辑打了个招呼:“你们好,我叫林清清,来自蜀地。”
“顾远,我知道你,我也参加了‘微光·永恒’,可惜初赛只得了全国第五,和你没法比。”
“对了,罗辑你知道程思远吗?就是那个初赛得了全国第二的那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