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27节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
“第十二届科幻文学竞赛复赛一等奖获奖作品”
二人震惊地对视一眼,转而开始沉浸于阅读之中。
良久,王雪略微抬眸,眼神复杂:“写得……真好。”
闺蜜完全没注意到他的情绪,兴奋地说:“确实啊,不愧是文学社社长,雪雪你快翻下一篇。”
下一篇叫《永不灰暗的头像》,同样是顾远的作品。
这次读的时间稍微短了点,但是回味的时间却长了许多。
闺蜜抬起头,眼眶微红。
与《闪光的生命》相比,她们显然更能代入到《永不灰暗的头像》中小女孩勇敢地跨越星河去追寻所爱之人中。
她们还想再接着看,这时班主任却走了进来,关上灯:
“该午睡了,都回到自己座位去,下午再看吧。”
罗武坐在后排,百无聊赖地转着笔。
他今年高三了,成绩还算凑合,但尤其不喜欢学语文。
这时他拿过同桌刚刚合起来的校刊,开始翻阅。
他直接跳过【文艺星穹】栏目,没办法,他实在是没有文学细胞。
罗武先是将注意力放到了页面底部的笑话或者趣味问答上,等到都翻完了,又看了看【树洞匿名墙】栏目。
看着同学们的吐槽或者内心的烦恼,罗武颇觉得津津有味,看到和自己有共鸣的点时还在内心暗暗点头。
看完【树洞匿名墙】,他又往前翻翻,看了一下【校园热搜榜】。
这里有同学们投稿的一些班级趣事,还有一些学校内一些重要通知。
比如就有一条通知说下个月17号全市将会进行学业水平测试。
届时将会占用教室作为考场,高一的同学放假,高三的同学去分校区上课。
罗武接着翻,这时看见了一条“校运动会各项运动成绩排名”的汇总。
那我们那场雨中足球呢?
由于出于安全和学业要求的考虑,学校禁止高三的同学踢足球。
所以那次运动会是高三同学的最后一舞了,这也是他们冒着大雨上去踢的原因。
可惜罗武把【校园热搜榜】都翻烂了,也没找到有描写雨中足球事情的。
失望的他看了眼时间,还有将近十分钟才下课,他又翻回了目录,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感兴趣的可以看。
《在雨中》,顾远。
罗武一眼就抓住了“雨”这个关键词,他按照目录翻到了第7页,没想到居然真的是描写那场雨中足球的!
他惊喜地开始阅读。
“年少的我们像狂野的风暴一样自由奔驰……”
“这是我们滚烫青春里最沸腾的一章……”
“我们正活着,年轻着,存在着……”
罗武看的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虽然整篇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但他依旧很喜欢这篇文章。
因为这些句子太合他胃口了!
“原来我不是没有文学细胞,是没有懂我的作者。”
罗武将其中一句抄在语文书上,打算回家将其设为自己的个性签名。
仅仅用了一天,校刊就在学校内彻底发酵。
枯燥的高中生活里,同学们本来就容易对任何新奇的事情产生兴趣。
而当他们翻开校刊,却发现里面内容带来的惊喜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大部分同学也由此记住了顾远的名字。
他创作的作品同时满足了喜欢读小说和喜欢意境悠远句子的同学。
更有同学将那些句子写在了那本专门记好词好句的本子,以便写作文时可以用的上。
真正懂文学的同学也都知道了顾远的含金量,不由得在内心佩服他。
“这么看来,顾远的文采似乎在我之上啊。”
教室内,赵孤帆刚刚朗读完校刊上一首顾远的诗歌,由衷地赞叹道。
“说点大家不知道的。”齐一楷翻了个白眼,“顾远,你这首短诗为什么叫《断章》啊?”
第32章 晋级复赛
“因为这四句话描述的就是生活中一个偶然、片段化的场景,以此得名《断章》。”
顾远路过闻言,随口说道。
难道他要说这是因为原作者卞之琳是从一首长诗中截出来满意的四句单独成诗的吗?
顾远来到叶冰办公室,今天是“微光·永恒”初赛结果公布的日子。
今天上午忙着校刊发布的事情,根本没时间关心这件事。
只有中午在创刊号发布仪式结束时,叶冰提了一嘴自己晋级了复赛,但没说具体成绩。
这个“微光·永恒”不同于之前顾远参加的科幻文学竞赛,那个竞赛是以省、赛区为单位逐步晋级,只要晋级就不用管其他。
然而这个“微光·永恒”从初赛开始就直接在全国范围内打分排名,并且最终决赛的排名是以初赛、复赛、决赛三轮比赛作品的总分为依据的。
所以从初赛就要全力以赴,尽可能地获得高分。
“冰哥,我初赛打了多少分?”
“自己看吧。”叶冰打开电脑,微笑着让出位置。
电脑已经进入了竞赛结果公布页面,首先是一份声明:
“所有晋级作品已通过随机分配评委复核,如有疑问请在公示期截止前反馈。”
顾远的目光没有在这上面停留,而是直接开始搜寻自己的名字。
“又第一?”
【1.顾远,《喂——出来》,江滨市第一中学】
【得分:49.9】
【赛委会评语:这部作品不仅是本次命题的完美答卷,更是一篇足以引发社会思考的文学杰作。】
【作者将环保议题、人性批判和哲学思考融为一体,其冷静的讽刺、寓言的精粹和结局毁灭性的回响令该作完全展现其魅力。】
【它告诉我们,人类面对自然和社会的最大的“墙”,往往是自己内心的狭隘与愚蠢;而世界上最残酷无情的“循环”,就是因果报应。】
【该作品的价值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闪耀,不断提醒着我们:我们所抛弃的,终将成为我们所要面对的。】
【我们毫无疑问地给予其初赛最高分,并期待作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带来更大的惊喜。】
“又得第一的感觉怎么样?”看见顾远浏览完,一旁的叶冰笑吟吟着问道。
“而且这次第一还不同于上次,上次虽然是复赛但终究因为是地区赛受众还是有些局限。”
“这次虽然是初赛,但却是全国范围内的第一,这下你可算出名了,等着吧,很快就会有媒体来采访的。”
顾远本想着自己低低调调搞个保送就好了,怎么一不小心走上一条无敌路了?
难道自己要镇压一个时代?
不过在听到媒体采访,顾远还是回过神,正色道:“老师,那个……不重要的可不可以回绝?”
“当然,放心吧,学校会帮你筛选媒体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采访的。老师懂你的意思,维持天才作家的逼格嘛!”
顾远满头黑线,冰哥怎么说话也这么不正经了?
自己不过是不想太多媒体来采访,毕竟这种事情很累的。
不过顾远显然想多了,当地的小报都很有自知之明的,它们直接在文章中将本市高一生获得全国第一的事情写了出来,压根没想过来采访。
第一个晚自习结束,叶冰将顾远叫了出来。
“明天中午省共青团要来采访你,准备一下。”
顾远放学回到家,网上已经可以搜到很多自己的新闻了。
“几近满分!历史最高!”
“高一学生首次参加竟然……”
“一篇思想深度达到满分的寓言式科幻杰作!”
网上对于这篇文章的讨论程度超过了顾远的想象。
当他们谈论完作品本身,竟然又开始讨论起了顾远。
“说实话,这个作品不像一个高中生能写出来的。”
“作品本身看似简单,但是其立意、思想深度和对命题的准确把握还是很有说道的。”
“是啊,从49.9分就可以看出来的了,全国第二名是燕京四中的程思远,他也才打了49.1分,人家可是从初中开始就在全国各种杂志上投稿的天才啊。”
“行了行了,你们收敛点,还有复赛呢,到时候有什么想说的再说不迟。”
“也没说什么啊,就是感觉这个顾远像凭空冒出来的……”
“别瞎猜了兄弟们,这个顾远也参加了科幻文学竞赛,是东北赛区的第一名。”
“哦?参加过线下的复赛?那确实是有真本事的。”
“我去看了那篇《闪光的生命》,这个顾远的思想深度真不是盖的,远超同级别的高中生,应该是读过很多书的。”
网友们继续谈论着,不过质疑却是少了许多,转而增多了许多期待。
“孩子们,看我发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