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18节
顾远接过策划稿,拿着通知单走了出去。
他边走边思索着这个竞赛,这个【微光·永恒】竞赛在社会里的知名度远比科幻文学竞赛要高。
一方面是因为科幻题材本身就会筛选读者,而【微光·永恒】则对题材没有限制。
另一方面则是在文学保送里,【微光·永恒】竞赛比科幻文学竞赛更重量级。
想要获得参加文学保送的资格,全国高中生需要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学竞赛。
如果在竞赛中表现优异则可以获得积分,两年积累足够的积分才会获得逐鹿保送资格的入场券。
而参与这个竞赛会比参加科幻文学竞赛获得更多的积分。
当然这个竞赛竞争也会更激烈罢了。
想着,顾远来到了团委杨老师的办公室。
杨老师浏览过后,略微蹙眉:“顾同学,这个匿名墙……”
顾远当即知道杨老师的顾虑,立马说:“放心杨老师,我们会严格审批的,保证一切刊登上的内容都是公正客观的建议,不会刊登带有极端个人情绪的侮辱谩骂等。”
杨老师这才点点头,随后微笑道:“那就没什么问题了,祝顾主编一切顺利。”
顾远说笑间帮忙带上门。
“文雅姐,根本没有符合质量的稿子啊……”
“要不就是在无病呻吟,要不就是讲一些烂梗冷笑话,根本没有认真写文章的啊……”
302室内,一个嘟嘟脸女孩吐槽着,烦躁地趴在桌上。
被她称为文雅姐的女生笑着开口:“社长一个人不是就给了你们三篇文章了吗,偌大的一中难道连剩余五篇都凑不出来?”
“他给的那篇小说还好,可是剩下的两篇一个八百字,一个一千字,哪里够嘛……”
这时,门被推开,顾远走了进来。
“说什么呢?怎么好像还有我的事?”
顾远了解清楚情况后,笑着说:“多大点儿事,咱们文学社刚刚成立,马上又是期中考试,同学们有顾虑没时间投稿也能理解。”
“你们先征集着,到时候不够的话我来顶上。”
顾远又了解了一下其他栏目的推进程度。
等到下课铃声响起,一些社员收拾收拾东西起身。
“社长,我下节课是数学,先走了哈,晚上再来。”
顾远和他们道别,看了眼时间,约莫五分钟后,也走了出去。
今天是周四,顾远已经把【微光·永恒】竞赛的参赛作品写好了,他现在则是打算交给叶冰让他评价一下,提提建议。
这次的两个要素【循环】和【一堵看不见的墙】其实很宽泛,落实到构思上也很轻松。
综合了一下要求的反转或升华,顾远选择了前世知名作家星新一的《喂——出来》。
该故事讲述了城市中出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孔洞,人们从一开始向里试探性地丢小石头,到后来心安理得的向里面丢各种垃圾。
有实验用的动物尸体,有警察缴获的高仿假钞,甚至还有核废料等各种危险品……
直到有一天,天空掉下来了一颗小石头,随后是成山的垃圾如雨倾泻……
顾远来到办公室,叶冰还没回来。
“这家伙,不会又拖堂了吧……”
第21章 《喂——出来!》
顾远也没在意,将稿子放到他的办公桌上。
从他的书架上抽出了一本书,顺势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半节课过去,叶冰才姗姗来迟。
“怎么了?”
“我来交稿的,冰哥你怎么才回来,拖了半节课的堂啊。”
“开了个会。”
叶冰将顾远撵到一旁的沙发上,自己靠在椅子上,拿起顾远的文稿开始读了起来。
“地上出现了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洞穴。往里面瞧瞧,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深不见底,仿佛直通到地球中心似的。”
“一个年轻人以为这是狐狸洞,冲着里面喊:‘喂——出来!’,毫无动静,他又往里丢了个石头。”
“洞穴慷慨地接受着人们丢弃的任何东西,冲洗掉都市的污秽,大海和天空比以前更清澈了。”
“有一天,一个施工人员在高高的钢架上休息,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阵喊声:‘喂——出来!’”
“工人以为自己幻听了,他眯着眼睛欣赏这座不断变美的城市,完全没有察觉到那块坠落的小石头。”
叶冰意犹未尽地向后翻页,却发现这已经是结尾了。
剧情到此戛然而止。
“没……没了?”
叶冰眨了眨眼睛,似乎还没反应过来。
片刻后,他才恍然大悟地拍了拍桌子,激动地说:“没得好啊!恰到好处!”
他兴奋地抬头看向顾远:“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能写出这么深刻的现实批判文章!”
这篇文章虽然精简,但却尖锐地批判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对潜在风险的漠视、以及逐利之下的短视行为。
“你这小子……”叶冰的眼神越来越满意,自己本以为是从乱石堆里挖出来一块宝玉,谁知这蹦出来的是孙悟空!
“不过……”叶冰略微蹙眉,“你这【循环】倒是好理解,可【一堵看不见的墙】……”
叶冰低头思索,片刻后眼一亮:“那个洞!那个洞看似是通道,其实就是人类与自身行为后果之间的‘一堵看不见的墙’!”
“而最终石子掉落了,这就意味着这堵墙被打破了!人们要承受如排山倒海般归来的曾被隔绝的后果!”
叶冰越说眼睛越亮,而他看向顾远的眼神也变得略微复杂:“你这家伙真的是只有16岁吗?”
在一旁当了半天背景板的顾远默默吐槽:“对不起,冰哥,你知道太多了……”
叶冰将稿子递给顾远:“我没有什么可以指导的了,你直接发吧。”
叶冰看着顾远即将走出房间,像想起来什么似的喊道:“这段时间文学社忙,但过后一定要把落下的知识点补回来啊。”
“别以为历史什么的不选就不用学啊,到时候学业水平考试不过可没有毕业证啊。”
“明白!”顾远笑嘻嘻地回应。
顾远回到教室,此时屋内正在上着历史课。
历史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刚参加工作一两年。
听到敲门声,看见是顾远,历史老师脸上浮现打趣的笑容:“呦,大忙人回来啦,社长今天工作顺利吗?”
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顾远状似无奈地耸了耸肩膀:“托您的福,一切正常。”
“托我的什么福?允许你不上课的福吗?”历史老师停止了打趣,“行了,回座吧,继续上课。”
顾远自无不可。
晚自习顾远完成了文学社的工作后,回到了教室。
马上就是期中考试了,顾远也不想自己的成绩太过难看,所以适当的复习还是有必要的。
当然也仅限于适当了。
毕竟物化政组合主校区就开设两个班级,没什么分优班平行班的必要,都是随机分配。
自然也不需要看成绩了。
而大文或者大理分班时才会看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进行分班。
顾远拿起一套数学卷子,卡在了填空最后一题,算了三遍出现三个截然不同的数。
最终,顾远终于认命,把最后算出来的76分之11倍根号下271写了上去。
他晃了晃脖子,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色,转头瞧见一旁的许星眠正鬼鬼祟祟地看着什么……
她的膝盖上放着一本书,左手压着书,右手握着笔放在桌子上,小脑袋时不时抬起警惕地看一下前门和后门。
“看什么呢?”
许星眠听见他说话,又四处环视了一圈,确认安全后,给顾远看了看书的封面:“墨尘的《时之沙》,听说很好看,而且这个作者也很有名,你读过他的书吗?”
“没有……”顾远摇了摇头,实话实说。
“我也没有……而且,说实话,我看不太懂,还没你写的小说有意思呢……”
“两回事,可能这本书文学性大于可读性呢。而且你买之前怎么不了解了解,想解闷买点有趣的书呗。”
还不是为了和你有点共同话题……
这句话在嘴边打了个转,最终被许星眠咽了回去。
她觉得好朋友起码要有点共同话题聊吧,最近顾远一直在忙着搞竞赛,办文学社,二者好像已经没什么可以用来聊天的话题了……
顾远接过许星眠递过来的书,他先是打量了下封皮。
首先最显眼的则是一连串这个墨尘的头衔:
“新锐严肃文学作家”、“后现代爱情寓言大师”墨尘最新力作!
顾远看着“后现代”这三个字眉头一皱。
大众和文学界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评价一直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肯定者认为它打破思想束缚、反思现代性问题等。
而排斥者也指出了它具有“解构有余,建构不足”的缺点,并且可能消解深度和意义。
顾远对于后现代主义倒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排斥态度,因为这个流派创作呈现出的是一个下限极低,上限也极高的特点。
低水平的创作者写出的作品只追求形式,却没有任何情感和思想内核,写出的作品空洞、晦涩,让读者难以产生共鸣。
而高水平突破困境的大师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顾远只需要举一个例子,那就是前世的世界级名著《百年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