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137节

  父亲板着脸,目视眼前的儿子。

  他还以为儿子说的是港区的那个油麻地。

  “不是,是有杜小康的那个油麻地,我也想去放鸭子。”

  男孩看着父亲还不理解,急了,转身回屋拿出了一本书。

  “这个这个!”他指着书的金色封面。

  父亲这才恍然大悟,但随即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

  “放个蛋的鸭子,你爹都放半辈子了,好不容易逃掉那日子,你个小玩意儿还想自讨苦吃。”

  “既然这本书看进去了,我再给你买几本。”

  父亲从男孩手里拿本书,看了眼封面,随后低下头打字搜索。

  打算再买几本这个叫顾远的作家的书。

  “歌舞顾,一屋……”

  父亲啧了一声:“儿子,爹考考你,远怎么拼?”

  “我家孩子看到桑桑生病那一段,一直在问我他会不会好起来。”

  “孩子班里也有一个可怜的小孩子,他说他以后不再笑话那个同学了。”

  “我家孩子看这个书一会哭一会笑的……”

  “他看完非得缠着我让我给他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哈哈,大家孩子都一样啊。”

  “哈哈,他居然是个秃头,好搞笑啊。”

  一群男生围在一起,指着书中秃鹤的插图,哈哈大笑。

  “我爸要是也是校长的话就好了,买辣条是不是就不用花钱了?”

  “我爸爸说,杜小康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这本在上市前就备受推崇的书,此时也是走进了万千小学生的教室。

  并且由于这本书的作者是顾远,大多家长也没含糊,直接进行了购买。

  这就导致六一假期结束,同学们回到学校后,惊奇地发现了大家的手里同样多出了一本《草房子》。

  这令得《草房子》瞬间成为班级内的热门话题。

  游戏都要暂时甘拜下风。

  “王杰,要是齐萌被欺负,你能像桑桑保护纸月那样保护她吗?”

  教室一角,两个小屁孩一边盯着不远处聊天的一群女生,一边捂住嘴巴交谈。

  “怎么不能!”被问的小屁孩挺了挺胸膛。

  而被两个小男生看着的女生堆,聊天的内容同样也是《草房子》。

  “秃鹤他光着头肯定很冷吧,而且大家还笑他。”

  “纸月最后走了,我好舍不得,桑桑肯定更舍不得。”

  “一开始觉得秦大奶奶好凶好讨厌,但是后来她居然为了救一个南瓜淹死了……”

  “那个时代没有手机和平板,但他们好像比我们更快乐。”

  “桑桑的病让我突然想到,人是不是都会死?”

  【顾远新作《草房子》:我们为何都需要一间精神的草房子?】

  《草房子》上市前几日,相关媒体的报道铺满了整个互联网。

  众多媒体面对这样一部充满诗意与悲悯的少年小说,纷纷极尽赞美之词。

  “顾远用孩子与大人间真诚的情感,构建了一个能跨越时代、引发普遍共鸣的文学世界,这使得作品具有了永恒的价值。”

  “顾远凭借此作,展示了‘故事是华国的,主题是人类的’的叙事能力。”

  这部小说作为顾远的转型之作,不仅彻底,更是完美。

  媒体表示这再一次印证了顾远创作领域的无边界。

  但这本书作为一本少年小说,其真正需要面对的评委不是这些媒体,而是那些严谨挑剔的家长。

  好在,《草房子》也征服了他们。

  她们表示,这本书不仅令孩子们思考一些关于友情、尊严、坚强等复杂情感,更令他们这些家长重新思考了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同时通过书中纯粹且童真的描写,也令他们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在这成片的赞扬声中,《草房子》销量突飞猛进,首周销量轻松突破八十万册。

  并且由于口碑发酵,第二周非但未见颓势,更是肉眼可见地比第一周势头更猛。

  预估第二周销量恐怕要突破一百万册。

  在这样的声势下,多地教育部门迅速将《草房子》列入“暑期推荐阅读书目”。

  许多中小学校长也公开表示,这本书是进行生命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绝佳范本。

  当然,一部作品发表出来,是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赞美的。

  就有评论表示,这本书过于唯美与理想化,没有展现真实世界的残酷与意外,使得本书真实不足,温情有余。

  面对这样的评价,众多网友纷纷发言表示,这只是《草房子》的一种美学选择,并非缺陷。

  因此,类似的评价,丝毫没有动摇这本书的价值。

第167章 顾远叔叔进课堂

  《草房子》最终首月销量停留在了370万这个数字。

  要知道,这可不是迎合大众阅读偏好的畅销书啊。

  这是有着精准面向受众的少年小说,凭借其对思想与人性的探讨,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严肃文学了。

  并且可以预见,这是一本注定要卖几十年的经典。

  所以这个销量,是十分恐怖的。

  经此一役,“顾远”这个名字彻底从文学爱好者以及青年学生的领域,拓展到了中小学生及其家长。

  他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民作家。

  同时也令他青年作家领军人物的名号再无任何争议。

  七月初,此时各地已经接近了学期末的尾声。

  而早在《草房子》上市之初,国家文典出版社就已经和顾远约好,要进行几次进校园的活动。

  经过协调,最终安排在了现在。

  毕竟此时顾远一边要兼顾课程学业,一边要连载更新《遮天》。

  还要为故渊的下本书做准备。

  实在是有些忙碌了。

  不过无论怎么说,顾远最终还是迈入了人大附小的校园。

  看着里面完善的硬件设施,以及多样化的建筑,顾远暗暗羡慕。

  “真好啊……”

  他走进了能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

  里面灯火通明,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小身板坐得笔直,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演讲开始,先是校长用无比热情的语气,将顾远所有头衔介绍了一遍。

  从燕大羡文班天才到金锚奖三冠王。

  随后顾远才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上了台。

  他拿起话筒,没有看任何讲稿,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

  轻轻笑着,说出了第一句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刚才校长说了我很多头衔,听得我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他笑着顿了顿,“但今天在这里,那些都不重要。”

  “我只想当大家的大朋友,准确地说,我是你们读过的《草房子》里,桑桑、秃鹤、杜小康的……嗯,‘爸爸’。”

  “今天,我就是来代替他们,看看你们这些新朋友的。”

  现场瞬间响起一片笑声,气氛变得轻松而热烈。

  顾远没有讲述枯燥的创作理论。

  他模仿着孩子们疑惑的表情:“很多同学问我,为什么要写一个没有手机,没有平板的年代的故事?”

  “因为我想告诉大家,快乐其实可以很简单。”

  “它可能是桑桑下河摸到的一条鱼,可能是秃鹤终于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也可能是杜小康在芦苇荡里看到的一只水鸟。”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我们的心,和我们看世界的眼睛。”

  顾远简单说了几句,就到了提问环节。

  “顾远哥哥,桑桑后来还生病了吗?”一个戴着眼镜的小男孩担忧地问。

  “谢谢你关心他。”顾远的语气变得极其温柔,“桑桑就像我们身边每一个勇敢的孩子,苦难让他更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他后来健康地长大了,而且我相信,他一定会长得比我还高。”

  “因为他知道,有那么多人在爱着他。”

  “你写的故事是真的吗?”又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问。

  顾远笑了:“故事里的人物和事情,是我编的。”

  “但里面的感情,比如被嘲笑时的难过,朋友分别时的不舍,获得成功时的开心……这些都是真的。”

  “我把很多人的真实感受,放在了桑桑他们身上。”

首节 上一节 137/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超女开始调教华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