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132节
目前,他的重心,则是在《草房子》上。
但对于程思远……
“顾远!我均订破万了!”
程思远罕见地表现出这么激动。
自从当初知晓顾远在写网文后,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尝试。
他的目的是为自己未来写实体书开拓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综合了顾远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想法后,他写了一本名叫《我在古代修族谱》的书。
以顾远看来,这就是标准的家族种田文。
在当下的网文行业中,家族种田流尚未迎来巅峰时期。
再加上,这种慢热文,需要字数的堆积,才会吸引读者来看。
因此,程思远能以五十万字就达到了均订破万的成绩,哪怕是在这个文学繁荣的世界,依然不容小觑。
“是吗?恭喜啊。”
顾远走了过来,看了看他的作家后台评论。
夸赞的点则是聚焦于节奏平稳,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以及情节处理丝滑自然。
虽然在高中时期,程思远的创作能力接近全能,几乎覆盖了各类题材和形式。
除了科幻方面。
但从他的保送作品《无尽夏》以及现在的网文来看,程思远明显更偏向于家族叙事范畴。
顾远看着眼前已经开始码字的程思远,不禁思索:“老师真正该收的关门弟子应该是他吧……”
四月中旬,顾远在将《草房子》进行了最后一次的修改后,长呼了一口气。
当初的那门给予顾远创作这本书灵感的课程,名为“叙事类型学与受众定位”。
而写一本中篇及以上篇幅的少年小说,就可以当作结课作业中的文学创作部分。
“拿《草房子》当作业,应该可以通过吧……”
顾远在内心自娱自乐,手上动作却是没停。
他将作品分别发送给了唐老以及国家文典出版社的胡编辑。
发给胡编辑,不必多说,自然是为了出版。
而发给唐老嘛……
第161章 《草房子》
“写完了?”
唐老看着眼前的文档,给弟子打了个电话。
事实上,唐老目前对这本书的认知,还是从顾远采风的地点中获得了一个大致的类型猜测。
他现在,连顾远打算将这本书发在哪个身份上都不知道。
“写完了,第一时间就来请老师指点了。”
从顾远的语气中,唐老很轻易就听出了自信。
“行,那我看看。”
“这周末你过不过来,如果来的话,记得和知遥一起。”
“好嘞老师,我这就和他联系。”
挂断电话,唐老戴上眼镜,悠哉悠哉地喝了口茶,才开始阅读。
开篇对油麻地那些金色草房子的描写,令唐老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果然,还是回来了……”
故事从一个叫陆鹤的孩子开始。
但因为他是一个小秃头,所以被叫做秃鹤。
三年级前的他懵懂不觉,甚至任由同学们抚摸他的秃头。
但在某一天,开始拼命反抗。
他用生姜擦头,戴严实的帽子,却只引来更多的哄笑。
而在一次会操比赛,老师因他的光头怕影响队形,让他留下扫地。
感到被抛弃的秃鹤,悄悄跟去,在比赛最关键时愤然甩掉帽子,导致全班队形大乱,与荣誉失之交臂。
这个举动,令全班都开始讨厌他。
内行看门道。
看到这里,唐老的目光中满是惊喜。
从开篇到现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蕴含乡土气息、活生生的少儿。
年底文艺汇演,学校排戏缺一个秃头的连长。
在全场的寂静中,秃鹤自己站了出来,说:“我来演。”
演出那晚,他在灯光下将那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同学们在河边找到他时,他正嚎啕大哭。
【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接下来是纸月,这个转学来的女孩,安静秀气,字写得极好。
桑桑对她怀有朦胧的好感,会悄悄帮助她,甚至在她被欺负时挺身而出。
纸月也用自己的温柔温暖着他人,曾偷偷送给被孤立的陆鹤一块橡皮。
而书中的另一个主要角色细马。
是个从江南被领养来的孩子。
他因口音被排斥。
在一场洪水夜里,房子冲垮。
后来,收养他的邱二爷病逝,邱二妈也疯了。
年仅十岁的细马,卖掉羊群为邱二妈治病。
然后推着板车,带着疯癫的邱二妈,一步一步去镇上求医。
最终,这个孩子靠着自己的双手,硬是为邱二妈重新盖起了一座小房。
故事的重心又一次转移,这一次落在了杜小康身上。
他家庭条件很好,家中有杂货铺,有自行车。
他曾邀请桑桑骑自己的自行车,二人也曾一起闯祸,但他却独自承担了责任。
但是命运多舛,他家运货的船沉了,家产赔得精光。
他被迫辍学,跟着父亲去几百里外的芦苇荡养鸭。
在孤独与磨难中,杜小康开始长大。
当他们历经辛苦,终于等到鸭子下蛋,鸭群却因误入鱼塘被扣下,再次变得一无所有。
回到油麻地的杜小康,没有怨天尤人,他在校门口摆起了小摊。
当桑桑路过,他笑着递过去一把糖,神情很是坦然。
看到这里,唐老眉头渐渐舒展开。
“这孩子……”
“不是在写悲剧,而是写苦难打磨出的坚韧么……”
而作为这本书的主角桑桑。
他是油麻地小学校长的儿子。
他很调皮,将碗柜改成鸽笼,用蚊帐做渔网。
直到他撕毁了父亲珍藏、象征荣誉的笔记本,遭到了一顿毒打。
但是很快,他被发现脖子上长了致命的肿块。
桑乔校长放下最看重的荣誉,带着他四处求医,头发迅速变白。
在病中,桑桑从老师的鼓励里汲取勇气,也目睹了父亲从来没展现过的脆弱。
在这中间,纸月的外婆去世。
她在送给桑桑一个书包后,悄然地离开了油麻地,没有和任何人说。
她跟着一个叫慧思的和尚走了。
唐老轻轻叹息,这来来去去,不正是人生的第一课,离别吗?
父子走过了许多地方,但没找到任何解决办法。
就在桑乔陷入绝望之中,一位老郎中出现了。
“不过就是鼠疮。”
病愈后,桑桑仿佛一夜长大。
他懂得了生命并非理所当然。
他送别了心爱的鸽子,也懂得了去帮助他人。
油麻地的夏天结束了。
桑桑随父亲离开。
杜小康在生活的课堂里学会了坚韧。
细马守着他的新家,真正扎下了根。
而那些金色的草房子,静静地立在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