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113节

  顾远挠了挠头。

  许星眠的录取结果已经公布了。

  步行至燕京大学也就半小时。

  并且和前世不同的是,人大的法学院对首选科目不做限制,许星眠也因此被成功录取。

  “行,那到时候我领你去见见老师。”

  顾远父母许星眠已经见过了,二老瞧见她的那一刻起,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嘴就合拢过。

  两人开始今天的游玩。

  但说是游玩,其实在江滨市已经没有什么好玩的了,两人更多是腻在一起聊天。

  “对了,冰哥调岗了,你知道吗?”

  “啊?”许星眠张大了嘴,“为什么?”

  “申请调去江夏市了,原因你猜。”

  这话一出,根本就不用猜了。

  “叶老师怎么做到的?不是说在编教师申请调岗很难吗?”

  “这谁知道了……”顾远感慨着。

  此时《星辰的私语》已经送到知名书评人以及文学系教授等一众人手中。

  在书籍上市前几天,他们的评论也如约而至。

  “这不再是那个书写人类苦难的顾远,却是一个更深刻、更完整的顾远。”

  “书中双线叙事的精巧结构,为私人情感赋予了时间的厚度与哲学的深度。”

  “他将一个容易被误解的题材,提升到了‘情感建构’与‘自我实现’的文学高度。”

  “它告诉我们,健康的爱不会让人迷失,只会让两个灵魂相互照亮,各自璀璨。”

  这些注重于文学价值与作者突破的,自然是权威媒体和学者发表的。

  这些评论的目的除了引导正面讨论,还有就是为了吸引文学爱好者。

  而面对大众读者,自然是要用书中金句进行爆炸式覆盖传播。

  “‘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奉献,而‘因为我你成为了更好的你’是成就。顾远写出了这个时代更需要的爱情哲学。”

  【我本以为我是绕你旋转的卫星,你却无意间,将我的轨道改写成了一片独立的银河。】

  【因为爱你,我拥有了整个宇宙。】

  【我们之间不是谁仰望谁,而是并肩站着,一起看星河烂漫。】

第139章 签售会

  “最好的读者,懂得不去追问星光来自哪片夜空,只是感谢它照亮过自己。”

  “《星辰的私语》:一封写给这个时代所有年轻人的,关于‘如何好好去爱’的情书。”

  “如果今年只读一本青春题材的书,那一定是《星辰的私语》,它会重塑你的情感观。”

  在万众期待之中,《星辰的私语》于8月12日,在全国上市。

  无数读者早已经迫不及待,他们在拿到手后,没有任何犹豫,立马开始阅读。

  所有人都期待着,文坛天才,交出的情感答卷究竟是什么样。

  “让我看看这小子写的情书……”

  罗辑拿着书走回书房。

  顾远刚开始写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但始终无法窥见全貌。

  “没想到,这家伙还挺有浪漫细胞的。”

  他暗暗嘀咕,翻开了序言。

  “这个故事,始于一道注视着我的目光。”

  “后来,我才读懂。”

  “那不是仰望,而是一场沉默的远征。”

  “如果说《追风筝的人》是我交给世界的答卷,那么《星辰的私语》,就是我献给她的,唯一且全部的答案。”

  “最极致的浪漫,不是我为你牺牲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所以,这本书不只属于我们。”

  “它献给每一个心中藏着‘望星者’的人,也献给每一个正在为某个人,或某个梦想而努力的自己。”

  “最美好的爱,值得被传颂,而爱中的人,值得被守护。”

  “她的名字,是我藏在星辰之后的秘密,也是我留给这个世界,一道温柔的谜题。”

  “愿你在此,读到爱最初与最终的模样。”

  “啧,这么有实力。”

  罗辑感慨完,犹豫了一下,掏出了备忘录。

  “这句挺好……这句也不错……”

  书籍上市后,瞬间引发热烈的反响。

  “我勒个书中书啊,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就是很奇妙。”

  “双线叙事很有意思啊,青春与成熟思考交织。”

  “所以结尾望星者会去找顾遥吗?”

  “顾遥,顾远哈哈,大家猜猜这本书有多少情节是真实发生在顾远身上的?”

  “我愿称之为,这是顶级告白。”

  有正面反馈自然就会有批评。

  一些对顾远始终拿着放大镜审视的读者,纷纷表示这本书的“格局”变小了。

  除此以外,还有对书籍本身形式和叙事手法的争议。

  “顾远此次过于注重形式创新,在故事普适性上做出了牺牲。”

  “极致的个人化叙事,也带来了过度真实的困扰,引发了读者对现实原型的过度关注。”

  并且由于对青春期情感的描写,依旧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少数关于‘是否在鼓励早恋’的争议。

  但得益于顾远的一切前期准备工作,此讨论没有引发太多人在意,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8月26日,燕京。

  此时《星辰的私语》已经上市两周,销量超二百万册。

  其实以这本书的阅读门槛来说,销量不应该如此之高。

  但是没办法,这本书的话题性太强了,没有哪个吃瓜网友能够抵挡的了这种诱惑。

  而如今这本书,虽然始终伴有争议,但无人能否认,它重新定义了青春文学的深度与广度。

  众多评论认为,顾远成功完成了一次冒险的转型,展现了天才作家的任性与资本。

  并且在社交网络上,“因为你,我想变得更好”已成为热门话题,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与分享。

  而今天,是《星辰的私语》签售会。

  该活动早在新书上市前就在预热,顾远也在昨天,终于来到了燕京。

  来到了这座未来他至少要生活四年的城市。

  虽然顾远也是第一次参加签售会,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一切都在有序进行。

  开场先是主持人提问,探讨一下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和文学内核。

  这些对于顾远这个创作者自然不会有任何为难,开始侃侃而谈。

  “当读者手持这本书时,他们不仅在阅读一个故事,也成为了故事最终完成的见证者,这种元小说的结构……”

  “意义不在于回应情感本身,而在于回应那种因情感而迸发出令人敬佩的生命力。”

  主持人提问,轮到了读者提问。

  “顾远老师,书里青春行动线和成年回望线交织并行的写法非常精妙,成年‘我’的穿插点评,时而幽默,时而深刻,这是不是为了消解青春故事的幼稚感?”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观察……”

  “您将如此私密的情感公之于众,写成一本全世界都能读到的书,这个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您是如何下定这个决心的?”

  “因为我认为……”

  “书中的‘望星者’形象如此真实动人,她的坚韧和成长让无数读者感同身受,创作这个人物时,您最大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大部分的读者都是非常友善的,因此顾远的回答非常顺畅。

  即使部分读者试图从顾远口中获得许星眠的真实信息,但顾远总是能不动声色地将话题转为作品本身。

  稳的不像个十八岁的年轻人。

  提问结束,出版社还精心设置了读匿名信的环节。

  相当多的读者吐露了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心灵感悟和成长。

  “读了《星辰的私语》,我给我暗恋了三年的学长写了一封信,不是告白,而是告诉他,他曾经某次演讲激励了我,让我从班级中游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开场互动结束,活动正式进入到核心部分。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签名和合影,无比折磨人。

  顾远是手也写抽了,脸也笑僵了。

  “还好,故渊这个马甲用不着搞这些……”顾远在内心默默安慰自己。

  这次的签售会相关视频传到网上,令《星辰的私语》销量迎来又一波上涨。

  活动结束,顾远陪父母待了两天,就前往燕京大学报到。

  而顾父顾母则驾车一路西行,正式开启环游全国之旅。

首节 上一节 113/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超女开始调教华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