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27节
谭雅萱生了小孩,这坐月子期间,丈母娘打算搬到江成家里,照顾谭雅萱一个月。江成当然没有意见了,还十分的感谢。
江成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厂里很多人都知道他家媳妇生小孩了的事情。不少人专门跑到江成的办公室来道喜,其中包括余厂长。
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江成可以不插手汽车厂里任何产品生产的事情。可是江成想研发的东西得不到支持,哪怕这研发项目不是他亲自主导的,对于他来说都是接受不了。
现在江成都有点后悔自己把汽车厂在规模上发展的太快了,导致汽车厂的级别快速上升,让老周因为自身级别跟不上,被迫无奈的选择离开汽车厂。
还有以前的黄副厂长,后勤部的陈主任。都是因为发展太快,他们的级别没跟上,要么就是去其他厂担任厂长,要么就是成为分厂的负责人。
要是他们都还跟一开始那样在汽车厂里,江成起码做什么事情都能得到支持。哪怕是去干一些坑人的事情,大家都能在一起商量着来。
孩子出生,江成是高兴。两个孩子取名为平安的意思,但平安不代表着和平。
江成在等一个契机,一个让他准备激进的契机。
黄文仪之前说想要发表一篇关于集成电路的设想和发展方向的文章,已经投稿了。
除了集成电路的稿子,还顺带投了一篇科技研发也要‘大炼钢’的稿子。稿子是由黄文仪代写,江成签了署名的。
国内搞‘大炼钢’的初中是想快速的追赶,而科技的‘大炼钢’也是如此,坚决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是要大胆的走,方向错了没有关系,最多浪费一点时间掉头回到原地。
但是方向正确了呢,那将是直接追赶国际步伐,将会在国际上跟其他国家进行赛跑。
不要担心出错,我们从四面八方出发,只要有一支队伍走对了方向,那一切都是值得的。当科研人员连试错的勇气都没有,原地踏步等于是在退步。
江成不知道投稿的文章能不能发表,但在这个时代,投稿的文章就算不能发表,也会告知对方的。很少出现石沉大海的情况,特别是有身份地方的人投稿,基本上都会回复。
现在江成和黄文仪还没得到回复,江成也不急,他在搞奔驰大G,车子已经进入到后期阶段了。很多零部件都是江成亲自带人一起在组装,平时车间都不允许其他人进去,就算造好了,他也不会让这车子立刻亮相。
今年秋天,他要开去四九城,要去找当年跟他一起邮轮回来的人显摆一下。看看能不能挖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回昌城。
第203章 拨正反乱
五月十五号,广州第三届广交会算是圆满结束。
广交会的影响是一届比一届大,很多产品谈不上物美,但价格是真低廉。
而这一届广交会交易总额价值在一亿六千五百万,其中最亮眼的就是车辆销售了。比上一年占交易总额的比例还高。
这一届广交会交易价值总额翻了一倍,等于汽车的产品也跟着翻了一倍多。
商人是逐利的,国内昌城汽车厂的车辆质量已经经过了一年的考验。不能说没有故障,就算是欧美那边采购的汽车,也不能保证几千辆车在一年内都会不出一点故障。
但得看故障是什么,是偶尔一辆车出故障,还是大部分车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
起码跟市场现在很多汽车品牌相比,国内的汽车品质也是达到了合格的标准的,而车辆的性能并不低于国际水平。
而且国内的车辆使用钥匙的点火系统,的确算是一种值得炫耀的技术。
比如大众轿车能用钥匙一步到位的点火,其他汽车还要先拧一下钥匙,再去弄按钮点火。总感觉这档次不是低了一些嘛。
不过可惜的是国内没有所谓的专利,并且被西方国家封禁,国内也不想搞西方专利这套路。国内现在的思维是我只要学会了你的东西,我就自己造。
也不是说国内就不尊重国际上的专利,关键是人家不带我们玩。他们的专利技术,我们就算给钱也不会传授,产品设备都不卖,更别说技术了。
知道历史的都知道,我们国家是到后来加入了WTO,大家开始一起玩了,才认同国际上那专利法的。
但是现在,国内是我学来的东西我就直接用,有什么产品我能仿造的,就直接仿造生产。所以我们国内的技术运用就算有领先的地方,人家也可以直接搬过去用。
所以这使用硅晶体三极管来控制汽车点火装置,在大家认为比以前的方式更好用的时候,大家都立刻仿造研发来使用了。
而硅晶体三极管本来就不是江成研发出来的,他只是第一个运用在汽车领域上。只是一种技术的运用,别人只要简单的拆解一下,只要能生产出来硅晶体三极管的,就能立刻使用的上。
但是不管怎么说,运用在汽车领域里,这是中国那边先搞出来的。虽然那边没有什么专利一说,等于是直接把技术让大家免费学免费用没有区别。
而这个技术是中国先开始运用的真相,要不要扭曲一下,比如西方国家来抢注这个专利。可谁来抢这个专利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你抢了,别人可能就要按照专利法交费了。
因此目前的状况就是其他生产车辆的公司基本上都运用上了三极管控制点火装置,昌城汽车厂在这方面领先的周期很短。
不过虽然没有了技术上的优势,但价格优势和口碑优势是出来了。
国内被西方封禁是没有错,但资本主义国家是逐利的。国内搞广交会是为了打破封禁的枷锁,想借用一些地区作为跳板。
昌城汽车厂的车辆质量和性能好,不能说现在就比的过欧美了,因为材料的好坏也限制了车子的性能。
但中国汽车这个价格摆在这里,已经让很多商人看到了商机。你们中国卖不到的地方,他们可以卖过去呀。
已经有人把港澳地区作为采购的跳板,直接开始挣差价了。
而昌城汽车厂这边给的价格,其实只是给外贸易部的参考价。大宗商品购买,有没有优惠,甚至哪怕亏本卖,其实都是外贸易部的人跟某些部门做主的。
哪怕卖一块钱一辆车,上面照样支付汽车厂一万块就是了,怎么卖真的跟昌城汽车厂没有关系。
因为昌城汽车厂的正面挡风玻璃都开始使用国产的了,只有需要摇动的车窗玻璃依然采用进口。
所以汽车厂的玻璃成本已经是降下来不少的,哪怕昌城汽车厂的车辆降价卖,利润其实也比以前高。
有采购商想大量购买车辆的,外贸易部的人是降价了的,让人家有更多的利润才愿意去倒卖。
一千六百多万美元的车辆销售订单,要制造上万辆汽车。如果昌城汽车厂不增加产品,就这订单要汽车厂干十个月。
余厂长又是大量招工又是安排人加班,能维持进度的情况下,依然要半年多。主要是现在昌城汽车厂无法做到两班倒,甚至连现在加班的进度都不一定维持的住。
从余厂长从计委部那边要来的五十吨粮食,已经消耗光了,而且食堂的菜品跟以前完全比不了。
以前食堂提供加班的免费伙食,不能说每天有好菜,可就算是蔬菜也是会放不少油来炒的,更别说隔几天就有一个荤菜。
而现在都是没有油水的菜,因为是免费的,大家也没闹意见。关键是就这样的水平都维持不住了,汽车厂已经没有额外的粮食了。只能通过广播通告大家,汽车厂将取消加班劵,但是大家依然要加班,厂里是会给加班费的。
这件事情,工会主席代表工人提出了抗压,也跟余开宏交涉了。但是没有交涉成功,外贸订单任务重,工人必须加班。余厂长表示不是不想照顾工人,实在是弄不来物资。
而这时候老康也不得不出面来帮余开宏一把,因为外贸订单的确很重要,让工会主席千万别代表着工人闹事。而且其他单位加班也的确没有补助餐,只不过其他单位也没有长期加班的情况。
这工会主席和工人是安抚住了,但是整个工厂的工人积极性却是受到了打击。以前工人的态度是自己争取快一秒,厂里的效益也就能更好。
工厂是我家,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多干一点,这个大家庭就更好一点。
现在却是想着晚上要加班,白天不能干的太累了。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出了事故,家里的父母老婆孩子怎么办。
然后余开宏就发现大家加班是在继续加,但几天下来,产量却在减少。他也去车间视察了多次,也并没有看到工人懒散的情况。
汽车厂,科技办公楼,总工程师办公室。
“老师,报纸下来了。老师,你快来看。”
“哦,快给我看看。”
江成见到黄文仪拿着报纸门都没有敲就进他办公室了,得知是投稿的文章终于登报了,内心是一阵轻松。
这文章投稿了的时间可不短,江成还真怕思想太激进,稿子过不了呢。
而稿子能过,证明了上面是认可江成的观念。江成接过报纸,这可不是地方报,是国内最权威的报纸之一,平时都要送到很多领导干部手里的。
“老师,就在这里,你的文章就在正面。”黄文仪有点激动的说道。
江成看着报纸也有些激动,竟然是
上面表示这次大炼钢就是权利下放,让大家放开手脚的干。可科技发展也需要放开手脚的干,有些问题不能全部坐等上面来解决。
“你先回去忙你自己的事情,早点把汽车用的空调集成电路控制芯片制造出来。我现在去找康书记,事情要是能定下来,你就联系你的母校,再安排一批同学过来尽快搞研发。”江成拿着报纸起身说道。
“嗯,知道了老师,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黄文仪也是兴奋的说道。
先不说黄文仪自己对材料制造和集成电路研发感不感兴趣,光是能跟老师站在同一战线,去解决困难完成一些事情,对于她来说就觉得很有意义。何况她本来就对集成电路感兴趣,认为这是未来点子科研研发的重要工程。
江成拿着报纸几乎是小跑的去行政办公楼,来到书记办公室,他倒是没有发现老康的那个大学生秘书在。
最近老康不忙了,因为他能解决的事情,已经出面尽量解决了。解决不了的,他也只能拖着,然后安排身边的秘书到处跑腿去打发一些人和事。
汽车厂没有额外的车辆能支配,这人情往来也的确让大家轻松了不少。起码厂里来‘视察’的单位也少了,来这边也打不了秋风,康书记也不需要接待什么人。
“老康,你这是够清闲的呀。”江成大声的笑着说道,几步的工夫就走到了老康的身边,把报纸放在桌子上,然后指着报纸某位置接着说道:“看看这个。”
老康能看的出此时江成的状态有点兴奋,而且平时江成来找他,就算他们很熟了,也会礼貌性的先敲一下门再进来,这次却是直接进来的。
当老康看到报纸江成指的那个后,也是震惊了。作为一个厂书记,本来就对ZZ方面的精神比较敏感,很多单位的干部和领导都看报纸,不是让大家看发生了什么,而是有些东西被报道出来,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比如一些重要的报纸突然报道农业方面的一些事情,它的目的可能不是让大家看某地方多产了多少粮食,而是上面可能在关注农业了。
老康没有想到江成不声不响的搞了这样一个大动作,而这绝对只是一个开始。
“江成,你想干什么。”
“你出面召开会议呗,我到时候当大家的面申请项目研发。”
“就为了一个项目,要跟那余开宏过不去?”
“谁说就为一个项目,我希望他以后少多管闲事。兵工总厂出来的又怎么样,搞的汽车乌烟瘴气的。”
老康听到江成说这样的话,真的是楞了一下。有一说一,余开宏来汽车厂后,汽车厂其实正规了许多。
上梁不正下梁歪,真正歪的人是江成。江成竟然指责余开宏把厂里搞的乌烟瘴气,不应该是他的骚操作才搞的外面很多单位觉得汽车厂作风有问题嘛。
第204章 架空跳舞
五月二十号,昌城汽车厂。厂书记康里达在会议厅召开了厂内大型的会议,分厂的负责人员也被邀请参加了会议。
主要是讲了大型企业对于科技研发的带头作用,小企业没资金没实力搞研发,技术只能依靠其他部门支持。
但是大型企业呢,大型企业有资金有技术人员,就应该自主的承担一些技术研发的责任。而且眼光得看长远一点,要相信科研人员对一些技术在未来发展的判断。
在会议上,厂长余开宏的脸色很难看,因为康书记说的事情就差没有指名道姓说他了。
但这次的会议,研发问题只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工厂的发展虽然要大胆向前,但也不能不管不顾,大量招工和让工人加班,得需要后勤保障能跟的上才行。
这是工人阶级时代,工人才是社会的主人。天天建设工棚,工棚只能是过渡的,而不是长久的。
康书记提议,以后汽车厂不能盲目的找工人。他也知道,现在昌城市内很多工厂都在大量招工。导致现在大家也不管对方有没有技术,先招到人在说。
康书记的提议得到了很多部门的负责人赞同,特别是人事部,最近把他们累的够呛。
这次会议其实算是在架空余厂长的一些权利,康书记虽然在有些事情上没有决策权。但是他能发动集体表决的形式来给厂长施压。
余开宏要是不想权利被架空,可以以厂长责任制的形式,强行对抗厂书记的施压。但是他得有人配合他,完成他身为一个厂长要负责的工作。
现在能跟余开宏配合的也就是后勤主任董铁林,但是就算康书记不发难,他和董铁林也没有好的对策来解决外贸易订单的事情。
他们也发现就算是继续招工,但工人没有技术,对于产品的生产速度起不了太大的帮助。只能是有一批人熟练后,就能立刻有一批人顶上去。
而且工人的积极性跟他刚来汽车厂的时候差了很多,加班的效果不怎么强了。
特别是一个星期前,厂内发了工资之后,职工福利少很多,到处是抱怨声。
其实余开宏刚来汽车厂的时候,厂里仓库还存放了很多提前准备的物资,这让汽车厂在四月份发的福利并没有明显少多少。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华娱从捡到玉女掌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