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中东暴君

中东暴君 第75节

  随后他又补充道:

  “这座城市从现在到以后,都将只属于那些她不曾放弃、以及那些不曾放弃她的人。”

第103章 连锁反应(一)

  在得知北部远征军已经击败了敌38装甲师45装甲旅,切断了锡安至基库尔克油田的补给线后。

  几乎是同一时间,双志联合其他阿拉伯国家,发表了“石油禁运”的公告与决议。

  这项公告犹如一记重磅炸弹,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

  核心的内容一共有三项:

  第一,阿拉伯石油国单方面宣布提高石油标价的七成,并收回石油定价权;

  第二,以双志为首的阿拉伯石油国决定开始石油减产,幅度为每个月百分之五,并根据在世界各国对待锡安和阿拉伯各国的态度,实施差别供油政策;

  第三,对锡安、联合王国、法兰西以及数个西方国家实施全面石油禁运。

  这条消息一经发布,全球原油价格几乎是在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价格就翻了一倍。

  任谁也能看出,这次阿拉伯国家是动真格的了,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在一起对抗西方的殖民帝国,这场能源战争将会深刻改变全球能源政治格局。

  ——————

  “过去一周的战况已经出来了。”

  伊卜拉欣将其他阿拉伯盟国与锡安的战况整理成文件,拿给了陆凛:“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作为一个穿越者,陆凛表示自己最不缺的就是心理准备,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急,几天时间就从阿尔伊拉格的最北面一路打到加纳姆

  卧槽,我好像复刻了一遍锡安的进攻路线?

  陆凛摸下巴,而且如果从对敌质量和效率来看,自己好像还更有含金量一点?

  这么想想锡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

  陆凛接过战报,如果按照原来的时间轨迹,阿拉伯联军会在前几日取得优势后开始一系列谜之操作,最后南北两线集体崩溃,马斯尔和苏尔里亚上演狗咬狗,相互推卸责任。

  他看了眼战况,果然不出自己所料。

  10月7日,马斯尔第二集团军在占领苏伊士运河东岸后,并没有继续推进,反而是想要通过“有限的胜利”迫使锡安与自己谈判。

  结果就是错失了战机。

  陆凛对这种猪队友简直无力吐槽。

  这脑子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这么天真吧!

  “阿拉伯没有会打仗的将军”,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接着就是由于马斯尔这边的压力大减,导致锡安得以腾出手对付北面的苏尔里亚。

  锡安的总指挥部甚至从马斯尔的眼皮子底下回调了一个师去支援北线,压根儿没把马斯尔的第二集团军当人。

  同时联合王国与法兰西还在对锡安进行大规模的紧急空运,给锡安补充了坦克配件和反坦克武器,装甲旅一度暴涨至十二个,这个数字是六日战争时期的两倍。

  截至到这段战报,还是10月9日,之后的两天时间里,便是苏尔里亚的五个装甲师在霍姆斯哈马一带,正面硬刚锡安的装甲部队,局势尚不明朗。

  “阿拉伯的联军大势已去,这场仗差不多打到头了。”陆凛如是说。

  “苏尔里亚这不是还没输呢么,”伊卜拉欣道:“虽然…呃,总得要乐观一点吧。”

  “拉倒吧,五个师足足一千四百辆坦克,上千门火炮,靠闪击战术都没拿下敌人的两个装甲旅。”

  陆凛摆了摆手:“现在人家回过神来了,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人手都源源不断,能赢就见鬼了!”

  这就是国家之间没有联系好的结果,回顾整场战斗,阿拉伯国家可谓是错漏百出。

  而自己这边,该提醒的开战前也提醒过了,战线任务也圆满完成。

  剩下的就不劳他去操心了。

  伊卜拉欣:“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拜托,我可是两天没合眼了。”陆凛一摊手:“事到如今,先睡上一觉吧。”

  ——————

  锡安,总理大楼。

  总理希尔伯特办公室的电话已经快被打爆了,责问,质疑,寻求解决方案

  当自身的利益受到动摇,这些资本主义世界的盟友就会毫不留情地露出另一幅嘴脸。

  “我承认这是我个人对战局的错误预估,没有考虑到阿拉伯国家所掌握的石油资源竟然能成为武器,并对工业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总理希尔伯特召集了内阁成员,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随着OPEC发布了“石油禁运”后的几个小时,欧洲以及部分亚洲发达国家被迫调整中东政策,开始选择公开支持阿拉伯立场以换取石油供应。

  这改变阵营的速度,比联合国大会上还要快许多。

  “这并不能怪您,”总司令耶沙维申上将站了出来,主动揽下责任:“是我提出的‘战局梯度’说法,错误的预估了阿尔伊拉格的幼发拉底战线的优先级,我应该为这次的事态负责。”

  其实西奈半岛的油田其实已经够锡安本国自产自销了,而阿尔伊拉格的基库尔克油田更像是一个制约阿拉伯国家的筹码,毕竟战线实在拉的太长,维持的难度太大,所以才有了锡安和库尔德人联手分赃的局面。

  国防部长摩达劝说道:“倒也不能这么说,马斯尔和苏尔里亚的战线的确更为紧急,毕竟一旦让他们的军队长驱直入,说不定我们就得在耶路撒冷和海法外布置防线了.”

  “双志肯定早就预谋要动用石油武器了,只不过一直在等着我们加纳姆的运输线路被切断。”总参谋长阿里·拉扎斯冷冷道:“那些资本主义的国家,脑袋里只有他们自己的利益。”

  对于锡安而言,处理马斯尔和苏尔利亚是最紧急的,但对于殖民帝国而言,到手的石油没了不说还被反咬一口,这才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

  “盟友的问题我们还是要解决的,”希尔伯特沉吟了片刻:“联合王国与法兰西的援助不能丢,这对我们而言很重要。”

  总理阁下的话已经很明确了。

  耶沙维申上将,总参谋长阿里·拉扎斯,还有空军司令戈罗迪什对视一眼,心里有数。

  “我们要准备重新夺回幼发拉底阵线了吗?”

  希尔伯特道:“正是如此,但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先稳定住西奈半岛和苏尔里亚境内的战况。”

  “跟据前线45装甲旅传回的情报,双志此次派出了至少一个装甲师和一个炮兵师的兵力,总司令是国防部长穆罕穆德的第六子,阿米尔·本·穆罕穆德。”耶沙维申上将说道。

  “阿米尔”希尔伯特点了点头:“一个民族,哪怕是像阿拉伯这样的二等民族,在危难关头依旧能涌现出优秀的年轻人。

  算是这次,他已经两度战胜了锡安最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这就提醒了我们不能懈怠,在没有取得胜利之前,任何的傲慢都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是!”在场的将军纷纷表情肃然。

  “但如果能处理掉这个年轻人,那就再好不过了。”希尔伯特总理有些遗憾:“只可惜他现在离正面战场太远了啊。”

  这时国防部长摩达分析道:“跟据萨摩德的情报,双志的北部远征军是经由哈希姆边境借道,在通过谢尔盖德抵达的拉希姆的,如果我们能切断他们的补给,就可以使双志的军队孤立无援了。”

  希尔伯特走到军事地图前,阿尔伊拉格的南面是山脉与沙漠,在缺乏公路的情况下,北部远征军想要回到双志,需要绕一个大圈。

  “哈希姆就是墙头草,知道阿拉伯国家打不过我们,现在估计是骑虎难下。”

  希尔伯特表示:“我估计那位赛梯斯国王,正在等一个借口和我们讲和呢。”

第104章 连锁反应(二)

  锡安的执行效率很高,订下计划的当天,情报局局长莫迪凯·霍隆就带着希尔伯特总理的亲笔信飞往安曼。

  飞机降落在马尔卡军用机场时,哈希姆王室卫队早已在跑道旁等候多时。

  赛梯斯国王在私人会客厅接见了他,这位年近六十的君主穿着笔挺的军装,气场很盛,有点像是民国时期贵族出身的大军阀。

  “锡安希望哈希姆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保持中立,”霍隆也没有废话,直接将亲笔信放在了桌面上:“作为交换条件,哈希姆东岸的争议领土可以重新划界,锡安愿意承认哈希姆对现有控制区的永久主权。

  同时,我们提议签署为期十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现在正值战时,”赛梯斯国王冷笑:“你们你想让哈希姆成为阿拉伯世界的背叛者吗?”

  “现实点吧。”这位锡安的情报局长毫不客气地说道:“现在的战局您也应该清楚,苏尔里亚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至于马斯尔,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把你们这些阿拉伯盟友放在心上,他们的目标只有收复西奈半岛,其他的根本无所谓。”

  莫迪凯·霍隆骄傲地宣布:“这场战争的走向已经注定,锡安还会像十八个月以前获得战争的胜利,无非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赛梯斯国王点燃一根雪茄,烟雾缭绕之中目光闪烁。

  作为与锡安接壤的阿拉伯前线国家之一,哈希姆其实算是军事实力最弱的一个。

  再加上在六日战争中失去了哈希姆河西岸(原阿拉法特领土)和东耶路撒冷,军事实力遭到重创。

  因此在在赎罪日战争中,哈希姆除了在明面上支持阿拉伯国家讨伐锡安以外,仅派出了一支装甲旅支援苏尔里亚,自身并未做出多么强硬的抵抗。

  主要实在是被打怕了,也没实力继续打下去了。

  “风向已经变了,国王陛下。”情报局长霍隆推过一份战报:“再过一周可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条件了。

  您是选择继续跟其他阿拉伯国家站在一条船上沉没,还是选择做哈希姆真正的守护者?”

  赛梯斯国王的雪茄悬在半空,烟灰簌簌落在波斯地毯上。

  莫迪凯局长的嘴角勾起,他太清楚眼前这个第三世界的国王会怎么选了。

  在二十年前锡安的那场“建国战争”中,这些道貌岸然的国家打着援助“阿拉伯兄弟”的名号前来支援阿拉法特,但最后的结局却是马斯尔占据了加沙地带,哈希姆夺走了东耶路撒冷以及哈希姆河西岸的大片土地。

  对于有着前科的人来说,背叛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果不其然,赛梯斯国王看着桌面上的文件,最终缓缓点了点头:“我答应你们了。”

  ————

  与此同时,陆凛还不知道因为自己打下了加纳姆而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好吧,至少知道一部分。

  石油禁运是穆罕穆德亲王跟他提及过的重要战略环节,阿拉伯国家想要彻底战胜锡安,不能光靠军事实力,还得遏制住国际上对锡安的援助。

  毕竟锡安只是个领土面积很小的国家,不管是暴兵还是军工,很难大面积摊开,战争潜力更是一眼望的到底。

  一觉睡醒了之后,他来到加纳姆的机场,准备接见国内的使臣。

  飞机刚一落地,陆凛就看到一个白袍人下了飞机,对方看见自己的时候笑容满面,一路小跑来到自己面前。

  “阿米尔殿下,您还记得我吗?”

  陆凛看着他带着眼镜,圆润的脸型,心里好像有点印象。

  “你是之前在努科希尔替国王宣读诏令的那个?”

首节 上一节 75/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高三,系统说我和青梅相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