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暴君 第102节
塔里克意识到自己唐突了,赶紧自我介绍,接着说:“您在苏美尔一战中的指挥,堪称教科书般的杰作!我反复研究过您的每一次战术调动,尤其是巷战,每次都能有新的收获。”
他崇拜之情都快溢出来了。
陆凛有点尴尬,因为这哥们一直握着他的手不放。
妈的,你不会是gay吧?
就在这时,一道响亮的声音插了进来,带着浓重的北非口音:“何止是军事!兄弟,你在联合国一拳揍翻塞梯斯那个老糊涂的壮举,才是真正替所有阿拉伯人出了口恶气!干得漂亮!”
约瑟夫穿着有点花里胡哨的军装,头顶浓密的黑色卷发,以及他那整齐的短髭,在一众阿拉伯领导人中辨识度极高。
在经历了去年的九月革命后,约瑟夫也彻底坐上了利尔维亚领导人的身份。
他朝陆凛张开双臂,像是要来个拥抱。
陆凛也终于找到机会抽出手,转而跟他握手,脸上笑容没变——不能厚此薄彼。
约瑟夫也不在意,看着陆凛,眼里全是欣赏:“阿拉伯世界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硬汉和真正的天才!我们太合得来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很痛快,却让一旁的塔里克脸色有些尴尬。
毕竟那个“老糊涂”是他爹。
但塔里克也谨记自己此行来的目的,顺势接过话头:“穆阿迈尔说的没错,我父亲的确做了件糊涂事,我此次前来,正是为了纠正他的错误,恳请恢复与阿拉伯兄弟之间的邦谊。”
穆阿迈尔是约瑟夫的昵称,当然约瑟夫也愿意其他人称呼他为“兄弟领袖”,这是他自己创造的头衔,表示他既非总统也非国王。
“这件事,后续我会安排人和你细谈。”
听到这个回复,塔里克脸上的笑容真诚了不少。
“之前在开罗参加会议的时候,我就看出你非同一般,年轻人。”
苏尔里亚的哈菲兹司令上前用力握住陆凛的手,声音洪亮得全场都听得见:“但说实话,连我都没想到你能强到这个地步,不光在这场战争里展现了统帅才能,更是在谢尔盖德,我们联手围歼锡安210师那一仗,真给阿拉伯世界打了个样!”
他的话语里浸透着一种毋庸置疑的骄傲。
瞧瞧,我也是打了胜仗的!
陆凛也听出他话里有话:和马斯尔合作一败涂地,换了个合作对象就不一样了,这说明之前失败的责任不在苏尔里亚。
好奇怪啊,那该谁背锅呢?
其他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和陆凛打招呼,语气里全是尊敬。
寒暄过后,会议气氛逐渐沉静下来。会客厅的门再次推开,穆罕默德亲王在一众王室成员和顾问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愿平安降临于你们。”他沉稳地向各位领袖致意。
其他领导人也不敢怠慢,纷纷回礼。
穆罕默德亲王径直走到自己儿子身边,陆凛会意,将主位让给了上将阁下。
“诸位兄弟,”穆罕默德亲王开门见山,“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但结果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这次会议是为了弄明白,为什么我们的战士在不断牺牲,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无功而返,为什么我们的军队已经有了与锡安抗衡的武器,但却在关键时刻难以获得胜利。
我想马斯尔的遭遇,已经是给我们提了醒。”
他直接将最尖锐的问题抛了出来,会场顿时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明白,双志现在要以领袖的姿态,开始清算过去和规划未来了。
第136章 统战会议(二)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并非一无所获,在战争初期,我们展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突然性。”
接替穆罕穆德亲王继续发言是的总指挥那依夫上将,他先是对马斯尔以及苏尔里亚两国在开战初期的表现给予了肯定:“马斯尔的工兵在运河上架设浮桥的速度超越了敌人的想象,用高压水枪冲垮‘巴列夫防线’的战术也堪称经典,这是勇气和训练的胜利。
同时苏尔里亚的装甲部队,在巴迪亚平原发起的装甲冲锋,一度撕裂了锡安的方向,也让全世界看到了我们的坦克洪流和牺牲精神。”
哈菲兹抱着双臂,下颌线紧绷,能获得盟友的肯定,还是让他的心里舒缓了一些。
毕竟西方那帮媒体说话太难听,整天指责苏尔里亚是“送人头”,还嘲笑他们是“锡安大卫勋章的批发商”,这谁受得了?
那依夫上将也对其他参战的阿拉伯盟友表达了赞许,“你们派出的支援部队和空军也在关键时刻填补了战线,这正是我们众志成城抗击锡安侵略的体现。”
他肯定了几乎所有参战方的贡献,这让会场的气氛缓和了一些,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
“那为什么我们没有把最初的胜利,转化为最终的胜利?”
那依夫上将加重了语气:“大量的坦克被抛弃在西奈半岛和巴迪亚平原,要么变成燃烧的废铁,要么变成锡安的坦克预备役?为什么我们有着那么多防空武器,最后却还是丢掉了制空权?”
哈菲兹司令一听就忍不住了,直接插话:“这件事你就得问马斯尔那群蠢货!如果不是他们磨磨蹭蹭不肯推进,我们的装甲部队怎么会孤军深入?锡安人甚至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撤军!将进攻的矛头重新指向我们,让苏尔里亚独自面对有着殖民帝国不断输血的锡安。
是我们的士兵不够勇敢吗?还是我们的坦克没有冲锋?不!是背后被人捅了刀子!是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了一个软弱的、随时会背叛的盟友身上!”
他越说越升生气,将桌面拍的砰砰直响。
陆凛咂舌,好悬马斯尔没有参加这场阿盟的会议,要不然看样子就得当场打起来。
“但我们也要直面自己的问题。”这时阿尔及利亚的布迈丁总理开口,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主要短板有三个,分别是情报、后勤和协同作战能力。
情报上我们的实力远逊色于锡安的摩萨德,这点早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就有所体现,锡安提前掌握了我们所有的机场和军事基地的位置,这才导致了之后的惨败。
后勤方面,我们超过三分之一的坦克不是因为被击毁而退出战斗,而是因为缺乏备件、燃油,或者干脆抛锚在沙漠里,直接就被舍弃,反观锡安,他们能在24小时内让受损坦克返回前线,这点是我们做不到的。”
哈菲兹没忍住又插了一句:“这是因为我们在巴迪亚平原缺乏公路,锡安人在大马士革囤积了大量的弹药储备,让我们进入了消耗战。而他们借此机会轰炸了我们的公路,导致补给送不上来!妈的,要不是马斯尔莫名其妙选择了停火,我们早就一鼓作气攻回了大马士革!”
反正在苏尔里亚看来,战争的失利都是马斯尔的错。
诠释了,之前爱的有多深,现在恨的就有多深。
这时陆凛开口了:“关于这点,我还想补充一点,虽然你们采用的是安特的军事体系,但却缺乏安特的工业基础。一旦战事发展超出计划,就可能导致后续的补给跟不上,整个后勤系统缺乏弹性和适应性来应对变化。”
“另外我也得提醒,战后我做过分析,苏尔里亚的后勤指挥权高度集中的问题,下级部队缺乏自主补给权。任何补给需求的申请都需要层层上报审批,这是致命的官僚主义。”
哈菲兹司令听罢反驳道:“那你们不也是一样的,整个部队的后勤全都交由你的司令部指挥?”
“不一样的,”陆凛摇了摇头:“我们采取的是合众国的那一套,讲求‘即时化、在途管理’,这也是为什么战争全过程中我们建设了多条补给网络,覆盖公路以及空投补给,而在战争后期,全部转为海运以及空运。
我们给予了一线作战部队指挥官极大的后勤申请和调配权,并且也强调各级维修单位,能将受损装备以最快速度重返战场。”
要是换做别人敢这么指责苏尔里亚的部队,哈菲兹司令早就开喷甚至动手了,就像在耐凡特召开的那次战时紧急会议一样。
但开口的是陆凛,那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召开的会议,而另一方面他也看出来了,马斯尔和哈希姆是指望不上,能帮苏尔里亚夺回大马士革的,靠谱的盟友也只有双志了。
陆凛示意阿尔及利亚的布迈丁总理继续往下说,后者报友善地回应。
“再说作战指挥,”布迈丁总理接着自己的话题:“我们的军队普遍存在指挥体系僵化,指令传达过慢的问题,即便是前线的排长,等待作战命令也等从师部一级一级下达,而相较于锡安,他们的地面部队甚至有着能够呼叫空军支援的权限,这就是差距!”
“说的没错,”约瑟夫身体前倾,盯着哈菲兹说道:“而且我完全搞不清楚,为什么我们送到前线的坦克飞机就这么被消耗掉了?我们的坦克驾驶员,从头到尾都在顶着反坦克导弹往前冲!就算是遇到了新武器,难道不该是在首次接触时就更改战术策略的问题吗?”
哈菲兹司令的脸色不好看:“可是我们也取得了成果,战争初期,我们将去年的停火线向前推进了80公里!”
“那你要不要看看,这80公里的路上,留下了多少坦克的残骸?”约瑟夫毫不客气地回怼道:“在这方面我觉得你不如请教一下双志的阿米尔中将,他在机动战术和突袭上才是真正的大师!”
一下子,其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陆凛身上。
作为一个打满全场、彻底粉碎锡安在阿尔伊拉格布局的将军,他在这些阿拉伯高层眼里,就是妥妥的六边形战士。
陆凛咳嗽了一声:“关于如何对付锡安的新装备体系,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
他接着提出了一系列实战对策,例如“装甲兵战术彻底告别大纵深作战理论,不能轻易迷信坦克冲锋”、“升级电子战与防空体系,重视电子对抗,并建立综合防空系统”等概念。
同时他还传授了许多细节,就比如坦克绝不能脱离步兵单独行动,设立“清扫反坦克小组”,为坦克提供掩护;
坦克的作战思路从使用装甲硬抗,改为缩头点射,能够大大减少被反坦克导弹锁定的概率;
针对锡安的反辐射导弹,采取“开关”战术,能使雷达失效等等。
这些战场上的细节,其实参与战争的将领都有所体会,但如何反制却在脑子里只是一个雏形。
而陆凛就是让这些想法具体落地,并且给出的解决方案比他们想的更细致全面。
“后勤是现代战争的核心,”陆凛强调:“现代战争既是速胜战,也是消耗战,光靠庞大的武器数量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这点,我觉得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在国内建立军工体系,即便我们现在的基础几乎为零,但该做也得做.有一句老话说的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点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句话说的好啊。”布迈丁总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约瑟夫更是在心里默默记下,他觉得这句话很有深度,以后演讲说不定用得上。
陆凛继续道:“第二是装备标准化与简化,我们现在手里兼具安特、合众国和欧系武器,后勤补给极为复杂,我们应该对装备体系进行简化,提高通用性。”
这话其实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他手下部队就是美、苏、英三国混编,其中不少是战时缴获或援助来的,但他一直没舍得扔
这个问题使得哈菲兹司令的神色稍稍缓:“苏尔里亚其实已有成熟的军工体系,能够自行生产陆军、防空系统乃至空军的装备,例如T-55,米格战机还有SA系列防空导弹只不过只能支撑非战时的消耗。”
苏尔里亚和安特之间一直处于密切合作的状态,安特为了巩固在中东的影响力,援助苏尔里亚建立了多个中央维修厂以及武器生产线,让苏尔里亚的军工一度成为阿拉伯国家中最扎实的国家。
两国合作最密切时,安特派了大量技术顾问和工程师常驻,培训了成千的本地技术人员。
也正因如此,第三次中东战争输得那么惨,才更让人难以接受。
陆凛心里清楚,重点还在后面:“同时我们还存在着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欠缺协同作战能力。”
“在西线和南线,马斯尔和苏尔里亚之间的配合令人遗憾。我们本来有机会夺回西奈、夺回大马士革,甚至推进到特拉维夫!
但是我们并没有做到,因为在开战初期,各个国家想要达成的战略目标就不是一致的!”
哈菲兹插嘴:“这个问题现在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已经把怯战的蠢货踢了出去,剩下的都是愿意和痛扁锡安的好伙计!”
“不,”陆凛盯着哈菲兹,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想要打败锡安,就必须建立真正的阿拉伯联合统一战线!
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实体——设立统一的联合指挥部,实现情报实时无缝共享,将各国最精锐的部队整合起来,组成一支真正能由联合指挥部直接调遣的盟军!”
话题到这里基本就算挑明了。
阿尔伊拉格的科佐涅,问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这支部队,将由谁来领导?”
“我。”陆凛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尽管大家早有预料,但真听到他说出口,所有人心里还是咯噔一下。
因为这等于是在要求各国交出部分军权。
换别人根本不可能,但说这话的是陆凛——一个在阿尔伊拉格放弃夹击幼发拉底后仍选择进攻、最终拿下加纳姆的狠人。
算上努科希尔、谢尔盖德、加纳姆,和库尔德联军进攻,他已经对锡安连胜四场。
说来讽刺,他这一年多的战绩,碾压了过去二十年所有阿拉伯国家对抗锡安的总和。
上一篇:人在高三,系统说我和青梅相亲
下一篇:这顶流醉酒发癫,内娱都笑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