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第352节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想跟你聊聊《环太平洋》的事儿,你看……华宜能不能帮上点什么忙呢?”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王仲磊心里这会跟明镜似的。
外界说华宜“外强中干”,其实也没说错。
影视行业风险太大,投资项目能不能赚钱全看运气,赔钱才是常态。
许多小公司甚至折腾几年,都未必能够折腾出来一部院线电影。
就像2005年,内地虽说拍了260多部电影,比2004年提高了40%还多,打破了1992年170部的产量纪录,可真正敢拿到电影院上映的,也就50来部。
反观睿视界,从去年到今年,上映的几部院线电影票房都没低于1亿,年度总票房更是稳居行业第一!
这样的实力,怎能不让华宜眼红?
所以,巴结睿视界、跟吕睿合作,早已成了华宜未来两年的重要战略计划。
包括之前主动送股份给吕睿,说白了还是想抱上这条“大腿”,求他带飞,稳住公司眼下的局面。
说句不夸张的,现在吕睿就是要去华宜经纪部门开后宫,王仲磊都会要求众多女演员洗白白、脱光光,任他挑选。
“你想怎么帮忙?”
吕睿靠在办公椅上,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你说怎么帮,我就怎么帮!”王仲磊拍着胸脯,一副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架势,“只要能给华宜分点《环太平洋》的份额,其他的都好说,要钱出人,华宜绝不含糊!”
“哈哈,行,难得王总这么豪爽,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吕睿倒是没半点不好意思,当即开口,“这个项目需要不少幕后人员,比如场务、道具组、后期辅助团队。
华宜不是有成熟的团队吗?正好来搭把手,帮我分担点压力怎么样。”
“行啊!这个没问题!”
王仲磊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
只要能蹭上《环太平洋》的热度,拿到项目份额,别说只是派团队来帮忙,就算是让手底下人来当免费苦力,他都愿意。
而接下来的洽谈,更是格外友好。
吕睿借着“要人”的由头,从华宜薅了不少好东西。
不仅要来了两个经验丰富的道具组,还“借”走了一位资深制片,负责协调外景地的事务。
他想的是,等电影拍完后,不行直接把人留下来得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砸钱挖人,他的强项。
而王仲磊则是全程陪着笑,只求能尽快敲定份额。
最后,吕睿松了口,给华宜分了5%的项目份额。
这5%看似不多,但换算下来却是1000万美元,约合8300万人民币!
对华宜来说,这已经是顶到头的投入了。
一来,公司目前内部流动资金不算充裕,拿不出更多钱。
二来,2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实在太吓人,王仲磊心里也没底,怕电影票房扑街收不回成本,只能先选个“稳妥”的份额,不敢赌得太大。
三来,华宜确实也要开一部中外合拍项目,离不开资金支持,得稳一手。
送走王仲磊时,看着他如获至宝的样子,吕睿忍不住笑了。
华宜急于求稳的心态,反倒让他轻松薅了波资源,还顺便卖了个人情。
这笔买卖倒是不亏。
…
眼下盯着《环太平洋》动态的人可不少。
王仲磊现身睿视界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这就导致到了第二天一早,睿视界的会议室就被各家资方代表挤得满满当当。
中影的韩三坪、上影的任忠伦、西影的张丕明、还有万达的叶宁、光线的王常田……连许久没露面的董评都来了。
很明显,众人都想从这个2亿美元的大项目里分一杯羹。
吕睿索性将众人召集到一起,摊开项目书,开门见山的说道:
“科幻题材的特殊性大家都清楚,国内虽然能完成部分取景和实拍,但后期特效必须送到好莱坞去做,所以2亿美元的预算不仅一分不能少,后续根据特效复杂度,说不定还得追加……”
话音刚落,其他人都低头翻着项目书,盘算着投入与风险。
唯独韩三坪眼睛亮得吓人!
没办法,他就偏爱这种“大投入、大制作”的项目,花钱越多他越兴奋。
没等别人开口,他先拍了桌子:“中影先拿20%!资源我来协调,北影厂所有人手都能调动,从取景审批到设备支持,一路给你开绿灯,绝不耽误进度……”
3个多亿人民币的资金说拿就拿,国企老大哥的底气展露无遗。
吕睿心里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可没等韩三坪把话说完,旁边的任忠伦就插了嘴:“上影也能拿20%!《环太平洋》要拍海洋、拍机甲,上海周边的港口、工业区我来协调,保证取景顺利。
还有机器人、怪兽的设计,我让上海美院的教授团队来帮忙,绝对能出精品……”
“两位,”吕睿哭笑不得地抬手打断,“我知道中影和上影资金实力雄厚,但20%的份额实在太多了,最多只能给10%。
这个项目需要多方面支持,我还得拉更多资方进场,整合资源才好推进。”
韩三坪和任忠伦对视一眼,倒也没过多纠结,径直点头应了下来。
对他们而言,这笔投资的盈利与否其实是次要的。
毕竟能参与到国内首部2亿美元科幻巨制中,无论是对影视行业的推动,还是对自身政绩的加成,都比单纯赚钱更有价值。
10%的份额,足够达成这个目标了。
西影这边,张丕明脸色有些为难。
毕竟西影近几年资金紧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流动资金实在是少的可怜。
但错过这个项目又实在是太可惜了。
能跟睿视界搭桥牵线十分不容易,现在要是断了合作,日后想上船又得费不少功夫。
想到这,张丕明最后还是咬牙拍板道:“西影拿5%吧,西安周边的外景地我们能全力协调,也能出些经验丰富的场务人员。”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要是全力以赴,西影还是可以掏出不少好东西的。
他这边话音刚落,叶宁则另辟蹊径:“我们目前没法投入太多资金,但万达正在推进IMAX巨幕计划,未来全国的IMAX影厅都可以优先给《环太平洋》排片。
另外,院线端的宣传资源我们也能全包,只求换5%的份额。”
吕睿欣然应允。
万达眼下的院线资源对电影后期票房至关重要,这笔交换很值。
电影预计后半年开拍,等到了上映的时候,至少也到08年以后了。
到那时,万达能提供的帮助绝对远大于现在。
只不过,会议室里此时却是有人得意有人愁。
博纳早前因为与睿视界在合作上闹了分歧,早已被彻底踢出局,连参与讨论的资格都没有。
英煌那边干脆没凑过来,大概是觉得2亿美元的项目根本不是他们能碰的。
眼下只要把《新世界》给拍好,其他的都好说。
唯独董评坐在角落,脸上满是无奈。
他倒是有心拿份额,可这些年他赖以生存的港台资源优势,随着睿视界的崛起,已经越来越派不上用场了。
其他无论是好莱坞特效团队的对接,还是国内取景的协调,睿视界自己就能搞定,根本不需要他帮忙。
所以,他也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望而兴叹。
除了他以外,王常田自始至终也都没怎么说话,但却始终目光炯炯地盯着吕睿。
没人知道,他心里早有定计。
今天这份额,他是非拿不可,而且还要不低于中影和上影!
等其他资方陆续离开后,王常田没急着走,而是径直跟着吕睿进了办公室。
“王董,还有事?”
吕睿刚在办公桌后坐下,就见王常田站在对面,神色比刚才在会议室里更显郑重。
“吕董,我想跟你单独商量件事。”王常田没绕圈子,开门见山。
吕睿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慢慢说。”
他心里隐约有些猜测,应该还是为了《环太平洋》的份额。
毕竟刚才在会议上,王常田可是一直都没开口提条件。
但他却没料到,王常田接下来的话会如此直接。
坐下后,他直接来了一出狮子大开口:“吕董,《环太平洋》的项目,光线想拿10%的份额。”
“10%?”
吕睿微微皱眉,心里有些诧异。
光线这些年在地面电视台的宣传渠道确实强势,全国几百家地方电视台的影视剧广告投放、预告片宣发,几乎能做到全覆盖,这对《环太平洋》的前期预热很有帮助。
但即便如此,用宣传资源换10%的份额,还是有些不够。
10%对应2000万美元,约合1.6亿人民币,单靠宣传渠道,撑不起这个价。
他原本的想法是给光线5%的投资份额,再让他们负责部分地面宣传,这样才算是等价交换。
可没等吕睿把话说出口,王常田却话锋一转,语气笃定:“宣传资源是附加条件,我主要是想用光线传媒10%的股份来换这10%的份额。”
“什么?”
吕睿猛地瞪大了眼睛,脸上诧异更盛。
2006年的光线传媒,虽说还没上市,但发展势头却正猛。
不仅地面电视宣传渠道牢牢占据行业第一,旗下的《娱乐现场》等娱乐节目覆盖全国,每年还能靠发行电视剧赚不少钱,是业内公认的“现金流奶牛”。
上一篇:Z世代艺术家
下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