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第319节

  瑞兴影业内部有成熟的薪酬评估体系,好莱坞更是从不怜惜落魄的天才,毕竟全球的影视人才都在往这里涌,从不缺少备选。

  反之亦然。

  若《暮光之城》能复制前世的成功,盖·里奇和凯瑟琳便能立刻翻身,重新跻身知名导演行列。

  就像温子仁,拍《潜伏》时,他的片酬只有可怜的五位数。

  可《我是传奇》大卖后,执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他,片酬直接跃升到了八位数,还享受有票房分成权益。

  这就是影视行业的残酷法则。

  成功者只会越来越成功,享受资源的倾斜与溢价。

  反观失败者,若抓不住翻身的机会,最终只会被新人浪潮淹没,渐渐淡出大众视野。

  ……

  签署合约的过程有专人负责,吕睿没有插话。

  他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正翻看彼得递来的《暮光之城》后期运作方案。

  直到合约落笔签字、双方交换文本,他才起身走上前,依次与盖·里奇、凯瑟琳·哈德威克及两人的代理经纪人握手问好。

  “没想到这么巧,你们居然都是威廉莫里斯(WMA)的签约导演?”

  交谈中,吕睿注意到了两位经纪人胸前的工牌标识。

  难怪合作会谈得如此顺利,同属于一家顶尖经纪公司,彼此知根知底,在创作权责划分上自然更容易达成共识,联合执导的阻力也少了大半。

  盖·里奇的经纪人瑞德·沃克闻言笑了笑,顺势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几分熟稔的推销意味:

  “Lv,以后瑞兴要是需要演员、导演或是其他幕后核心岗位,尽可以联系我,我们能提供你需要的所有支持。”

  “好的,多谢,如果有需要,我会主动联系你的。”

  吕睿笑着应下,自然不会拒绝大型经纪公司释放的善意。

  他可太清楚制片方与经纪公司的关系了。

  双方看似在片酬、资源上针锋相对,实则早已形成了“对立又共生”的默契。

  即便一时分歧严重,表面上也会维持尊重,毕竟谁也说不准对方手中什么时候就握着自己急需的人才或项目资源。

  WMA作为好莱坞顶尖经纪公司之一,手中攥着的客户名单堪称豪华。

  从一线演员到资深导演,再到剪辑、配乐等核心幕后工种,几乎覆盖了影视制作的全链条。

  只要肯付出相应代价,这类公司短时间内就能为制片方拉起一套超豪华的剧组班底。

  虽说“一站式打包服务”是CAA率先创造并推向巅峰的模式,但如今WMA等头部公司也早已跟进布局。

  这套能快速整合资源的合作方式,早已成了行业主流。

  统称为:“好莱坞工业!”

  …

  约定好具体上岗时间,众人陆续离开,办公室内只剩下了吕睿和彼得。

  一桩大事落地,彼得松了口气,语气难掩兴奋:“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宣布立项,筹备选角了。”

  “彼得,干得漂亮。”吕睿毫不吝啬赞赏。

  这次能促成两位导演的合作,彼得功不可没。

  毕竟他早些年做过经纪人,在谈合作、压片酬这块,经验远比普通人丰富。

  “Lv,这是我份内的工作。”彼得丝毫没有居功自傲。

  他手里握着公司利润分成,看着一个个项目顺利启动,仿佛已经看到分红到账的场景了。

  吕睿没再多说,当即和他敲定了《暮光之城》后续的选角筹备、拍摄取景等细节。

  紧接着,他又话锋一转:“对了,我这里有个新方案,瑞兴要尽快创办后期特效制作部门和动画部门。”

  彼得抬眸看向他,等待下文。

  “想让公司持续发展,不能只靠投资和制作,必须得打通综合业务。

  咱们的长期目标可以设定为追赶上梦工厂的步伐,成为能覆盖制作、特效、动画、发行的综合性影视公司。”

  这便是吕睿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规划。

  彼得没有半分犹豫,当即起身保证:“没问题,我会尽快搞定的。”

  他现在手头上的项目都已经开始顺利运转,刚好能抽开身专攻这事。

  至于开拓计划这方面,他的想法也与吕睿不谋而合。

  最快的办法就是砸钱挖人,甚至直接挖成熟团队,这样还能省去磨合时间。

  至于资金方面也不是问题。

  公司账户流动资金充足,而且《当幸福来敲门(美版)》快收官了,瑞兴影业在其中占30%的份额,到时候又是一笔大入账。

  大概聊完业务扩展方向,吕睿话锋又转:“还有,现在的办公环境太拥挤,撑不起新部门的规模,得换个地方。”

  彼得立刻接话:“Lv,这件事我正想和你说的,我最近通过中介看中了一栋办公大厦,位置很不错。”

  “哦?”吕睿挑了挑眉,也没含糊,当即起身,“走,带我去看看。”

  “好。”

  两人随即下楼便出发了。

  新场地离原办公区不远,十分钟车程就到了。

  下车时,中介早已在门口等候着。

  彼得边引着吕睿往里走,边介绍:“这栋楼总共6层,星光大道就在附近,属于好莱坞核心地段。

  年租金大约为120万美元,好莱坞周边这个位置,价格十分划算。”

  推开门,内部设施还算完好。

  彼得补充道:“这里原本是家独立制片公司,去年砸钱拍了部大制作,票房惨败后直接破产了,留下了不少办公用品,咱们稍微清理下就能用,还能省笔置办事宜的钱。”

  吕睿逐层逛了一圈,满意地点头,当场按照内心想法规划起来:“一楼做前台和接待区,方便访客。

  二楼可以划给布乐姆之家,用以推进宣传与发行业务。

  三楼留作综合办公区,统筹日常事务。

  四楼给后期特效部门,空间够大,能装设备。

  五楼交给动画部门,单独分区方便创作。

  顶楼则改造成高层办公室和会议室,视野好。”

  既然租了一栋办公楼,原本在其他地方办公的布乐姆之家自然也可以搬过来。

  “这个规划非常合适了!”彼得连声赞同,当即掏出手机给杰森·布乐姆打了电话,“杰森,我和Lv在新办公楼这边,你过来一趟。”

  “Ok。”

  听到召唤,杰森·布乐姆没过多久便来了这边。

  吕睿给他说了下搬公司的事。

  杰森听完,立刻应下:“没问题!随时能搬。”

  本来原先布乐姆之家就是租的办公区,挪过来还能省笔租金,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

  看完新办公区,当天下午,吕睿再次返回瑞兴影业。

  锁好办公室门,他开始梳理《功夫熊猫》项目的核心信息。

  他依稀记得,前世梦工厂正是在这两年敲定了《功夫熊猫》的立项。

  但他让秘书调取了好莱坞近期的行业动态与梦工厂的项目备案信息后,翻查再三,却都没发现梦工厂有启动相关项目的迹象。

  仔细一琢磨,他大概想通了关键。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蝴蝶效应”悄然改变了原有的轨迹。

  前世,梦工厂打造《功夫熊猫》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周星池《功夫》在北美的热度。

  当时周星池为了推动影片票房、打响自己在北美的知名度,砸了不少资源做营销,频繁现身各类好莱坞活动,让“功夫”元素成了一时的热议焦点。

  可这一世,因为吕睿的《致命魔术》提前抢占了市场,且口碑票房双爆,《功夫》登陆北美时彻底被盖过了风头,反响平平。

  他显然也清楚差距,压根就没来好莱坞做大规模营销,生怕落得个“自讨没趣”的下场。

  这直接导致《功夫》在北美票房惨淡、热度寥寥,连带着“功夫”元素的话题性都弱了大半。

  没有了这股灵感东风,梦工厂自然也就暂时搁置了这个想法。

  如果吕睿放任不管,或许过段时间,梦工厂仍会基于其他契机重启项目。

  但他既然打定主意要截胡,就绝不会给对方留机会。

  “先下手为强。”

  吕睿低声自语,当即打开电脑,凭着记忆开始草拟《功夫熊猫》的剧本大纲。

  从阿宝的身世设定、熊猫与功夫的结合点,到“神龙大侠”的核心叙事线,都一一列明。

  写完大纲,他立刻叫来彼得:“把这个大纲拿去版权局注册,越快越好,确保我们是首个备案方。”

  只要先把版权攥在手里,就算日后梦工厂反应过来,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块“肥肉”落入瑞兴影业手中。

  ……

  翻过一夜,4月下旬即将过半。

  吕睿没在好莱坞过多逗留,收拾好行李便赶往机场,踏上了回国的航班。

  同一时间,彼得·格里芬也正按照计划召开记者发布会,高调宣布《暮光之城》正式立项。

  “没错,《暮光之城》的影视改编版权已由瑞兴影业独家拿下。”

  面对镜头,彼得满脸骄傲,掷地有声地公布了核心信息:“项目投资预计不少于3000万美元,我们将联合盖·里奇、凯瑟琳·哈德威克两位导演共同执导,目前已进入筹备阶段。”

  消息一出,大半个好莱坞瞬间投来关注的目光。

  因为就在前不久,《暮光之城》系列第二部《新月》刚一发布,便再度引爆了青少年市场,销量一路飙升至纽约畅销书排行榜周冠军。

首节 上一节 319/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Z世代艺术家

下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