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第171节
“别可是了,难道你愿意一辈子被框死在这个戏路里?听我的,这套写真一出,你再接别的角色就容易多了,不会再被定死在某一个框架内……”
杨籽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言辞间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状态。
黄圣衣本就是个十分慕强的人,想到对方巨力集团执行总裁的身份,还有自己未来的光明前景,终于下定了决心:
“我拍!”
“好,真乖。”
杨籽摸了摸她的头,又给她吃了颗定心丸:“我已经和前妻离婚了,接下来会全心全意给你砸资源。
你不用担心网上的争议,那个叫刘艺菲的也不用担心,一个小丫头片子而已,我轻松就能帮你解决。”
“嗯,好!”
黄圣衣点点头,拿起一件露背性感睡衣,走进了试衣间。
……
……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时间便会匆匆而过。
经过多日磨合,姜闻终于习惯了穿西服拍动作戏的状态,整个剧组的拍摄进展十分顺利。
与此同时,国内外影视圈的动态也在不间断传来。
3月10日,继刘艺菲戏份结束后,《神雕侠侣》终于迎来了全员杀青。
张大胡子买了不少通稿,以至于在杀青这天,网上出现了很多剧照。
剧情暂时无从讨论,毕竟成片还没播出,但在演员方面的话题却不少。
女演员倒还好,与原著适配度较高。
尤其是刘艺菲饰演的小龙女,更是被媒体们誉为“天仙”!
虽有“捧杀”之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也算是一种认可。
只是,站在她旁边的黄小明扮相就有些尴尬了,流出来的照片里,他又黑又糙,造型像野人似的,与古天乐版相比实在难以评价。
“他人其实挺不错的。”
这是刘艺菲给予黄小明的评价。
“我年纪小,他在剧组里挺照顾我的,当初在雁荡山拍摄时,演郭芙的陈紫涵身体不舒服,黄小明背着她跑了三公里到停车场。
后来拍公孙绿萼与杨过落入鳄鱼潭的戏时,傅淼姐拍完后全身都湿透了,差点冻晕过去,还是黄小明抱起她冲进帐棚取暖的呢,还让助理给她熬姜汤……”
她掰着手指头在那细数黄小明做的好事,就是没夸他演技。
“内地版刘德哗。”吕睿附和着给出评价。
刘艺菲眨眨眼,想起新闻里看到的关于刘德哗的事迹,突然觉得这话说的还挺有道理。
可她正想着,下一秒,就见吕睿突然板起脸:“好了,别冲浪了,咱们继续探讨一下你这个角色的问题。”
刘艺菲:???
原版《飓风营救》里,女儿基本就是个工具人,被抓后就没多少戏份了,直到最后被救出来,也还是副傻兮兮的“蠢萌”形象。
但这次,吕睿却给刘艺菲加了不少戏。
比如遇见绑匪时,从最初的慌乱中冷静下来后,她立刻向父亲传递了绑匪的形象特征。
被绑架后,在转移途中也一直为营救自己的父亲留下了一些有用的信号。
好歹是女一号,要是蠢得只会哭,上映后肯定会被观众骂,吕睿自己都过不了心里这关。
一个成熟的编剧,怎么能塑造出这么糟糕的人设?
包括周韫的角色,他也重新设计了一遍:她和姜闻饰演的角色只是因感情不合离婚,之后带着女儿独自生活。
结局闺女被救回来后,两人冰释前嫌,选择复婚。
至于原版中离婚后找了个新老公这段剧情,直接被吕睿删了。
因为在他看来,这段剧情简直毫无意义,反而会衬托的母女俩很蠢。
演员虽然得具备塑造性,但也不能太离谱。
周韫的长相和气质,就注定了她不会是那种又蠢又弱、遇到危机只会哭嚎的家庭妇女。
就算帮不上主角太多忙,但也不应该拖后腿,而是要在适当时候给予丈夫鼓励。
男主负责在外营救、女主在内支持鼓励不拖后腿、闺女虽贪玩却不蠢、反派形象恶劣且手段残忍……再加上营救过程中的刺激感和拳拳到手、一击必杀的爽感,这才是一部完整且精彩的商业片。
还有姜闻喜欢的“爆粗口式”台词,吕睿也适当给他加了些进去。
当然,并没有加太多,主要是在杀人的时候加了些,用来宣泄情绪,提升爽感。
真要是加太多,就容易变成“我踏马直接掀了这犯罪团伙的老窝!”
这毕竟是《飓风营救》,不是《疾速追杀》。
那只狗目前正在隔壁《我是传奇》剧组和丹泽尔·华盛顿合作,没分到这边来。
…
转眼间,时间到了3月下旬。
这天中午,吕睿刚结束一段戏份的拍摄,彼得·格里芬突然从《我是传奇》剧组那边跑了过来。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哈维又来了?”
自从那份合同被他拿回来后,哈维已经来探过好几班,只为了探他的口风。
不过每次过来,都是无功而返。
“不是,不是哈维。”彼得走到跟前,喘着粗气,语气带着几分激动:“Lv,我找到了一家十分符合你要求的发行公司……”
第125章 变成精神病怎么办?以后还怎么娶老婆?
全球发行渠道,吕睿暂时没抱奢求。
因为好莱坞六大从来都不是孤军作战,每一家背后都有着庞大的传媒平台,这才是它们稳居业内霸主地位的根本。
想靠传统渠道冲破六大封锁,难如登天!
但传统发行渠道也不能丢,因为没有独立电影发行渠道,就像《潜伏》那样,只能待在产业链下游,任上游剥削。
所以,吕睿眼下的目标,是搞一条类似狮门影业那样的北美发行渠道。
这是做大瑞兴影业的必经之路,也是必备条件。
不过,他没打算自己创办,因为难度太大!
发行和制片完全不同,从“0”到“1”的投入,不只需要美元,还有诸多硬性条件。
截止05年,北美大大小小的发行公司加起来有上百家。
吕睿的目标是从这上百家中选一家合适的收购,为自己所用,以此开拓北美发行渠道。
至于海外发行,依旧可以和索尼哥伦比亚、华纳合作,再不济还有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公司……
彼得·格里芬拿着一份资料递了过来。
吕睿伸手接过,好奇地翻看起来。
“Lv,这是一家叫做‘布乐姆之家’的电影公司,成立于2000年,老板是杰森·布乐姆……
他们现在的主要业务是从海外购买便宜的独立电影,然后在北美发行,渠道还算完善,但业绩一般,不过优势在于有发行录像带和碟片的能力。”
吕睿很清楚这类业务模式。
本质上就是不参与风险高的制作,从海外淘些美国观众可能喜欢的便宜片子,买进来在北美放映。
就算放映成绩不好,也赔不了多少钱,毕竟片子本身就便宜,后期还能进入录像带市场。
电影发行虽然说起来很深奥,但简单来讲就是搭建铺货渠道。
从事过商业渠道的人都很清楚,从无到有建立一条完善的铺货渠道,绝非易事。
这也是吕睿想着收购,一步到位,而非独立创办的原因。
“布乐姆之家?”
吕睿念叨着这个名字,总觉得有些熟悉,一时间却想不起来。
这时,彼得在旁又补充道:“公司老板杰森·布乐姆曾在米拉麦克斯影业工作过,算是哈维的学生,他自己说过,是哈维教会了他如何做发行。”
哈维、杰森·布乐姆、布乐姆之家……
当这些消息串联到一起时,吕睿脑海中顿时翻涌出大量记忆。
他想起来了!
这家公司正是后世专攻低成本恐怖惊悚片领域,制作并发行了《灵动:鬼影实录》《人类清除计划》《爆裂鼓手》《分裂》《逃出绝命镇》等影片的布乐姆之家!
要论北美电影公司中以小搏大的成功典范,绝对绕不开它!
“你确定这家公司有意出售?”吕睿有些狐疑地看向彼得。
彼得点头:“据我了解,他们确实有出售意向。”
他又解释道:“我查过,这家公司从2000年成立至今,每年营收都未超过500万美元,股东已经不抱太大期待了。
不过杰森·布乐姆似乎想转型,不只是做发行,还想扩展到电影制作领域,但其他人都不看好。”
“这就是布乐姆之家的转折点啊!”吕睿暗自感慨。
前世,就是从明年开始,布乐姆之家就靠制作发行《灵动:鬼影实录》,一步步走向成功。
但这一世……
吕睿心中暗喜,又能抄底了:“既然这家公司符合条件,就安排人去接触其股东和管理层,争取短期内收购过来。”
发行渠道对电影公司来讲太重要了,越早搞定越好。
而布乐姆之家这样的机会更是稍逊即逝,等它做大做强,再想收购就难了。
“好的,我这就安排人跟他们继续接触。”
彼得领命离开。
吕睿也没闲着,熬了几个大夜,先把《灵动:鬼影实录》剧本写了出来,注册登记在自己名下。
上一篇:Z世代艺术家
下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