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北美1849,从淘金开始做军阀

北美1849,从淘金开始做军阀 第364节

  化肥对提升农产量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等到1855年收获了第一波施用化肥的农作物之后,尝到甜头的农民,必定会自发的普及使用化肥。

  现在广东的化肥,还需要从加州运过来,运输成本相当高。

  要真正大规模普及廉价化肥使用,还要等到建在广州附近的化肥厂,建成投产之后。

  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其他办法,包括大规模兴建水利灌溉设施,普及高效农具,普及优质良种,改进耕种方法等等。

  这一系列的措施,广东新政府都在有条不紊的持续推动。

  尤其是兴建水利灌溉设施,普及高效农具,已经进入到了实施阶段。

  水利灌溉设施,将在开年后的农闲季节,大规模开建。

  按照初步规划,在未来几年中,广东将新增上百座规模不一的水库,数千里灌溉渠。

  等到这些水库和灌溉渠建成,水浇地的面积,将至少增加六百万亩;而原本难以灌溉的荒地,也将开垦出来,至少新增二百万亩耕地。

  而农具厂也在第一批开建的重点工厂名单当中,到今年下半年,就能建成投产。

  优质良种和改进耕种方法,现在都还在加州的高等研究院中,一干农学家正在加紧研究和试验当中,短时间内还难以见效。

  至于跳出兴衰轮回怪圈的下策,现在还不是落实的时机。

  在掌握广东全省之后,石达开逐渐对于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了解。

  全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土地,都集中在了地主手中。绝大多数的农民,沦为了佃农,除了向朝廷缴纳沉重的赋税之外,还要将种地收成中的绝大多数,交给地主充作地租。

  相比于江南,东南沿海的佃农,承担的税赋尤其沉重。

  一年到头,种地收成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交给地主的地租。

  然后,还要向朝廷上缴百分之十左右的赋税。

  也就是说,佃农辛辛苦苦一整年,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收成,都不属于自己。

  剩下那可怜的两成,怎么可能养得活一家老小?

  广大佃农辛苦劳作,却养肥了躺在土地上食利的地主阶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贫富差距,以及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

  就算广东新政府,采用各种办法,努力提高亩产量,但大头仍然落在地主阶级手里,广大佃农获得的收益增长,微乎其微!

  这天下,不患贫而患不均!!!

  昔日,石达开加入拜上帝会,主要原因就是这个。

  但今天,眼界更开阔的石达开,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了什么是贫富差距,什么是阶级矛盾!

  ……

  元宵节,月夜下,难得忙里偷闲的石达开,正在居所中,和冯云山月下对酌。

  “冯先生,以你之见,什么时候,才是时机?”

  石达开猛地灌下一杯酒之后,忍不住长叹道:“当初老板提出的时候,我还没有切身体会。”

  “等到我真正掌握广东,深入了解人地矛盾现状后,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尽快落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石达开抬头望着皎洁的夜空:“不彻底消灭地主阶级……这天下,永无宁日!”

  冯云山虽然没有亲耳听到,阿祖那一番上中下三策的高谈阔论。

  但这些日子,石达开完整的向他转述了阿祖的政见。

  冯云山虽然早就对那位,佩服的五体投地。

  但当听到石达开转述的上中下三策之后,仍然忍不住击节惊叹。

  “我家老板,高明若斯,超凡入圣,已近乎道……!”

  冯云山亲手拉起来的拜上帝会和太平军,同样对“均贫富”孜孜以求。

  但在黑暗中探索漫长岁月,冯云山自问也根本没有找到正确的解法。

  陡然听得自家老板这番高见,无疑是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自己苦求半生不得的真义,原来在自家老板那里,只是手到擒来、顺手为之!

  人与人的差距,真的就这样大吗?

  不过,现在冯云山的心态,早就放平和了!

  在他眼里,自家老板已经不是人……早已超凡入圣!!!

  冯云山没有急着回答,只是静静陪了一杯酒,之后,才沉声道:“敢当,你我都清楚必要性和紧迫性。”

  “但是,老板的方针是对的!”

  “老板的本意,是将广东打造成人间天国的样板,一来,是借此收拢天下人心;二来,也可以试行各种施政方针,降低试错的成本;三来,更是为了将来夺取天下,打造一个最坚实的基地。”

  冯云山继续道:“既然要收拢天下人心,就急不得……!”

  “就算你我在广东强行推动,那等到将来夺取天下的时候,必定会面临天下地主阶级、士人阶级和自耕农阶级的巨大阻力和拼死反抗。”

  “老板高瞻远瞩,看得极深、看得极远。我们只需要依计而行,不出三五年,天下必在我手,届时再推行不迟!”

  “呵呵……!”石达开摇头苦笑道:“我自然知道老板的良苦用心,只是……唉,如此就是苦了广东百姓!”

  “每每我出巡乡间,看到那么多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甚至卖儿卖女……我的心啊,就像针扎一样疼!”

  冯云山郑重点头:“既然暂时不可行,那就只有尽你我的力量,尽量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石达开答道:“广东地主收的地租如此之高,比之江南鱼米之乡,甚至还高出两三成。”

  冯云山道:“是的!江南佃农的地租,最高也不过五成,四成的居多。所以,江南老百姓的日子,勉强还过得下去。”

  “像广东这样,收足足七八成地租,那根本就不让人活了!”

  石达开道:“根本原因,还是广东人多地少的情况,实在是太严重了。”

  “佃户太多,土地太少,你不租,有的是人租!地主的定价权,实在是太强了。而广大佃户,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就像租房子,出租屋太少,而租房子的人太多,那房租自然就水涨船高、一涨再涨!

  “为今之计,首先是继续大力向加州移民,缓解人地矛盾。”

  “冯先生,今年,我们就算拼上性命,广东至少也要输出八十万人以上!”

  “八十万人……啧啧!”冯云山忍不住惊叹道:“单单广东就是八十万人,那东南各省,今年岂不是要一百五十万人以上?”

  “对!”石达开重重点头:“老板虽然没有明确给我下达人数目标,但必定是越多越好。”

  “加州中央谷地那六千万亩肥沃良田,就能轻松养活一两千万人。短期内,移民再多都填不满。”

  “等到老板亲自出手,夺取整个美利坚西部之后……呵呵,那恐怕至少能养活五千万人以上!”

  石达开继续道:“如果我们广东一年能移民出去八十万人,五年就能有四百万,那就能极大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再加上,我们正在广兴基建、大建各种工厂和实业,能够吸纳大量农民。无论是在工地上务工,还是进厂当工人,也同样是在缓解人地矛盾。”

  “我估计,到今年年底,各种工程陆陆续续开工,以及那些工厂陆陆续续建成之后,至少能解决十多万人的生计问题。”

  “推动十多万人就业,那无疑就是大大改善了数万个家庭的生活啊。”

  石达开又道:“等到今年年底,我预计,人多地少的矛盾,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地主们的地租定价权,恐怕就没有那么不可动摇了吧。”

  冯云山略微沉思之后,道:“确实有此可能!”

  石达开咧嘴一笑:“那等到年底,咱们是不是可以推动‘减租减息’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为广东穷苦老百姓,争取一点实际利益?”

  “减租减息……我觉得可行!”冯云山郑重点头:“但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激起反弹,甚至是动乱。”

  “那是自然……依我之见,统一将地租降低到四成,冯先生以为如何?”

  冯云山再次沉吟片刻,道:“合理!但如果有人阳奉阴违,该如何惩处?”

  “呵呵……!”石达开冷笑道:“阳奉阴违?我的光复军,还有各级政府、各级司法机构,可是吃素的?!”

  “敢于阳奉阴违、为富不仁的地主,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没收全部土地、统统充公的由头!”

  “至于敢于造反作乱的,呵呵……!”石达开又是一声冷笑:“阿拉斯加和巴拿马,都在准备大规模开发搞基建,正愁没人挖矿刨地呢……!”

  “哈哈哈!”冯云山大笑道:“敢当,你的手段和气魄,还是一如既往的豪迈,敢想敢干啊!”

  石达开也哈哈一笑:“多少要给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们,一点颜色瞧瞧,不能对他们太仁善了!”

  “除了地租之外,农民向地主借贷的粮食和钱款,也必须大幅度减息。”

  “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农民向地主借贷,九出十三归是正常水平,年利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甚至年息百分之二三百的,也是平常事。”

  “无数佃户,甚至是自耕农,都因为还不上这样的高利贷,不得不卖田卖屋,甚至卖儿卖女、卖身为奴。”

  “这样的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石达开沉声道:“减租可以今年年底实行,但减息的政策,必须尽快推进落实。”

  “依我之见,一切年利息都不能超过百分之十五,否则就为非法高利贷,政府和司法部门,有权利宣告一切高利贷均为无效。”

  “我们的华美银行,目前在广东已经开了二十七家分行,开年之后,很快就能遍布所有的州县。”

  “作为配套措施,华美银行可以向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年利息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不求在农民身上赚取利息,只要不亏本就行。”

  石达开又道:“等到农民习惯了向银行借贷之后,现在盛行的向地主借高利贷的情况,就能得到极大的遏制。”

  冯云山沉吟道:“这倒是利民惠民的良政!不过,农民大多都是非常小额的借贷,往往就是三五斗米、一二百钱而已,如果银行亲自操作这样的小额贷款,人力成本太高,可行性太低了。”

  “冯先生,你说得很对!”石达开沉吟片刻后,才道:“那是不是以合作社的方式,三五十户为一个合作社,银行向合作社发放贷款,由合作社分配给农户。”

  “合作社既是贷款人,也是放款人和担保人。就算个别农户还不上贷款,也由合作社的所有农户均摊损失。”

  “如此一来,避免了向单个农户的贷款金额太小,难以操作。同时,也避免了个别农户还不上贷款的情况。”

  石达开继续道:“我们现在的政府机构,已经下设到了乡镇。合作社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乡镇政府去建设和监管。”

  冯云山思索片刻:“我觉得相当可行!可以先在广东周边,选一个州县,先试行一段时间。”

  “如果切实可行的话,再推广到全广东。”

  “好……!”石达开重重一锤石桌:“那就这样定了,开年后立刻安排试行。”

  “减息和合作社的事情,同步推进。相信很快就能将发放给农民的利息,给彻底压下来。”

  ……

  两人讨论完农业和农村的事情,冯云山突然从怀中,抽出了一封信来。

  冯云山将这封信,摆在了桌上,笑道:“敢当,你不妨猜猜,这是谁的来信?”

首节 上一节 364/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下一篇:长子:兄妹模拟我人生,泪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