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第320节

  面前有几个人一边谈论一边走过,他们的话语冲过夜风传入了山姆·怀特的耳中,让他暂时忽略了话筒里烦人的聒噪。

  “要我说,一个俗套的故事。”

  “是的,让我想起了《第六感》。”

  “还有《搏击俱乐部》。”

  “包括《致命ID》,对吧?”

  “.都是一个类型。但是.没有达到它们的高度。”

  “是的,他.很勉强.”

  “除了演员.要是没有我会很惊讶它能够进入主竞赛单元。”

  “那你觉得.谁更好?”

  “haha,你在希望什么,我不会给你惊喜的”

  “哈哈哈,我只是”

  “是的,然后嘲笑我.”

  几个男人渐渐走远了,话语也听不到了,不过山姆·怀特作为资深影评人,加这次好莱坞报道的特约作家,十分清楚他们聊的是什么。

  听筒里的噪音结束了,山姆·怀特认真说道:“哈维,你错了,我没有。虽然我刚经历了一场漫长的鼓掌,从那个比《无耻混蛋》还要长三分之一的致敬仪式里走出来。”

  “我也刚看到苏菲·玛索和贝鲁奇像是今晚就想爬上那个中国小子的床一样,迫不及待的去向他示好。”

  “哪怕我亲眼目睹昆汀、马丁斯科赛斯还有AngLi看上去都恨不得向世界宣布,第62届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非他莫属。”

  “哈维,我也没有丧失斗志。”

  “我依旧像是珍珠港炮舰上的水手,哪怕脚下的轮船都在冒火,我也敢对着那些该死的太阳旗开枪。”

  山姆·怀特顾不得话筒对面的男人是自己长期的金主,以及好莱坞的大人物,口中的话语就像连珠炮一样,一口气把想说的全都说了出来,

  “你根本不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韩国人的整部电影的确就像我们之前所想,那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片。他根本不懂什么叫艺术性。”

  “但是……但是可惜你不在现场,否则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我敢说,2000个人里面,无论是谁,都没有想过,在100分钟的平庸之后,在影片的最后,奇迹发生了。”

  “两分钟,仅仅过了两分钟。两分钟之前,这部电影还只是一段朽木,两分钟之后,它就被注入了圣灵一般的灵魂。”

  “虽然这部电影可能还是只值60分,但是,它的60分,和别人不同,它镶嵌了一层金边!”

  “到散场的时候,你知道谁才像中途岛上的日本猴子吗?是那些跟他一起角逐戛纳最佳男主角的男演员们!真可惜你没有在这儿目睹他们的脸色,否则你绝对不会把你精妙的比喻用在我的头上!”

  对方一下子被他的长篇大论干得再度沉默下去,这次沉默的时间尤其的久。以至于轮到山姆·怀特怀疑自己的诺基亚了。

  他看了看诺基亚N97那360x640的高清屏幕,确认手机仍在通话中之后,问道:“哈喽,哈维,你还在吗?”

  “是的我在。”

  “唔,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怎么办。山姆,很多年来,我一直很相信你的判断。我们也达成过很多成功的合作,对吧?所以你能不能更加冷静客观的评价一下这部电影,并建议我应该怎么做。”

  山姆·怀特站的有点累了,往租来的那辆雷诺轿车走去,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哈维,你能换个赌注吗?比如金棕榈、最佳导演或者最佳女主角也行。”

  “我想不行。”

  山姆·怀特耸耸肩,说道:“好吧。那我这么说吧。假如赌金棕榈,我愿意压上自己全部的身家。最佳导演?也差不多。女主角?大概一大半。男主角?我不知道。”

  话筒里的声音很诧异:“不知道?”

  “是的,不知道。有可能我一个子儿也不会压,也有可能我会去搏一搏,因为那至少是1:100的赔率。相当于你在拉斯维加斯,在轮盘上用一万美元压一个单数13。虽然这个数字看上去就不吉利,很像魔鬼的召唤。但是,如果我妻离子散,还负债累累,我发誓我会的。反正都是一颗子弹的事。”

  “.shit,山姆,难怪你能当影评人,你这个比喻可真他妈的……好吧,非常显而易懂。我知道了。”

  “哈维,那我明天”

  “该怎么写就怎么写,保留你的权威性,别让别人认为山姆·怀特已经成了一个不分好坏的另类……不管怎么样,还有伊莎贝尔·于佩尔,看看这个女人会不会给我们惊喜。反正,等到他和华纳的新片,那个时候才是关键。”

  “OK,我明白了哈维。只是那栋棕榈滩的房子怎么办?”

  “没关系。”

  “但是,那可是棕榈滩!”

  “我知道,但房子不是我的。”

  奉俊昊并不知道自己居然有一天会为语言的事情困扰。

  中韩英法四种语言的感谢,好像还不足以应付他所遇到的热情。

  在首映礼的这个晚上,奉胖子听到了各色各样的恭维,整个人就像飞上天的气球,在云端飘飘荡荡。

  首映礼结束之后,理所当然的又和自己的韩国同胞一起去喝了一场酒。

  不过这次是痛快的酒,酒宴上赞郁哥的眼神让他忍不住比平时起码多喝了三成,到了最后真是人事不省,也完全不知道宋康昊他们一共动用了多少人马,才把他这个200多斤的大胖子给抬回了酒店。

  第2天醒来的时候,已经天色大亮,看着外面的明艳的阳光,哪怕头痛得想把它割下来,但奉俊昊的心情依旧好得出奇。

  他没有太过着急,因为他一贯认为,享用美食最美妙的时刻不在于吃的那一刻,而是在之前等待的那些时间。

  那些心情和情绪才是真正的美味佳肴。

  他躺在床上眯起眼睛,细细的回忆起了昨天晚上发生的一点一滴。眼前仿佛又浮现了那些操着不同语言,笑容可掬的可爱的人们围着自己的场景。

  虽然很多时候都听不懂,不过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说的话一定比蜜糖还甜。

  用了差不多15分钟来享受期待,

  之后奉俊昊拿起不知道谁帮他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就给他助理打了过去:“东洙,醒了吗?”

  “醒了,哥。”

  电话里传来的声音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兴奋,不过,奉胖子并没有在意,“《screen》买来了吗?”

  “买来了,哥。”

  “好,现在给我拿过来。”

  “好的,哥。”

  更奇怪了,他的这个助理平时话都多得不得了,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有些言简意赅的意思。

  估计是昨晚喝的太多,可能有些头疼吧。

  奉俊昊起了床,

  185的大胖子,嘴哼着当今超火的“gee gee gee,babybaby”,双手叉腰,跳着狗腿舞,一摇一晃的进了卫生间,

  和十五分钟之后,坐在沙发上,那个揉着眼睛,一脸呆滞的痴肥男子完全是两个人。

  在他面前摊开的杂志内页上,有一张印出来的母亲海报。

  海报一如既往的充满了奉俊昊喜欢的故事性,尤其是陈诺那双眼睛,让他从设计当初,就拒绝多余的元素,认为就这么放上一母一子,已经足够了。

  而后出来之后的效果也很好,昨天都有几个阿拉伯导演夸他的海报像沙漠里的金沙,看上去十分漂亮。

  但是,在这么漂亮的海报旁,明晃晃的2.6分,却是那么的丑陋。

  “怎么可能?”奉俊昊喃喃道,“2.6,怎么可能?东洙,你说,这怎么可能?”

  助理东洙眼睛都不敢看他,而是一直盯着杂志上面的分数,“是这些人他们不懂电影,你完全无需放在心上,哥。就像昨天晚上朴导演说的,生活就像一盘夹心巧克力”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东洙啊,你多看点电影吧,这不是朴导演说的。好了,我没事,我只是有些惊讶。”

  “让我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奉俊昊摇了摇头,从天堂到地狱的眩晕和沮丧中打起了精神,拿起来杂志。

  “这是一部奇怪的电影。

  从电影题材上看,是一部悬疑犯罪为外壳,深度挖掘人性与社会问题的电影。

  而无论是悬疑性,还是对人性的挖掘深度,在戛纳电影节众多优秀作品中都不算特别突出。

  甚至剧情逻辑性也有所欠缺。

  影片里部分情节的发展和转折过于突兀,在很多关键时刻,都缺乏足够的铺垫和合理的解释,使它的连贯性和可信度都受到一定影响。

  我可以说,假如仅仅就影片本身来说,它平庸得让人提不起劲头,充其量能够入选一种关注单元,绝对摸不到主竞赛单元的门槛。”

  奉俊昊看到这儿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昨天的宿醉像是死而复生的杀人魔王,开始用电锯锯他的脑袋,整个耳膜都感觉嗡嗡的。

  他闭上眼,靠在沙发上有气无力的说道:“东洙啊,我不想看英文了,你翻译成韩语给我听吧。”

  “好的,哥。”延世大学毕业的助理,精通韩法英三种语言,翻译一篇小小的影评自然不在话下。

  只用了十分钟不到,就把整篇影评翻译出来并且念完了。

  “.影片中母亲的形象过于强势和极端,演员金惠子的表演也有点生硬,对人物性格和心理转变不够细腻深入,让我只看到了一个偏执的,有些恋子情节的单亲母亲。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奉俊昊这个商业导演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但这毫无疑问的让我对整个故事的情感共鸣大打折扣。

  更不用说导演在其中的某些桥段故意引人遐想,实在是有些令人作呕。

  哪怕电影结构上的一点点闪光也不能压盖它在整体上的失败。

  这部电影的确是一部佳作。

  但它又不是那么好。它就像是一块腐朽的木头,闻着就让人难受,但同时它上面开出的花,又可能是最美丽的。

  你想要赏花,那就必须忍受恶臭,这就是让人无奈的地方。”

  说来也巧,首尔人东洙刚用一口标准的韩语念完了影评,另一个发音不太标准的人就打来了电话。

  “哥,你看今天的《screen》了吗?他们怎么能这样,简直太过分了。”电话里的声音听上去十分愤愤不平。

  以至于奉俊昊忍不住重新看了看手机屏幕,没错啊,屏幕上的的确确写的名字是“陈诺我的弟弟”。

  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语气?

  难道他看的《screen》跟刚才东洙这个老实的狗崽子念的不是同一本。

  难道刚才自己听到的,所谓“那两分三十二秒,可能是卢米埃播放过的数千部佳作中,最为美丽的两分三十二秒”是东洙编造的?

  还是说,“从三年前的纽约到今年的韩国乡下,可以让全体戛纳电影人放下心来的是,他的灵性还在。”

  “顺便说一句,去年12月份以来,在无数报刊杂志上,大肆宣告,陈已经沦为好莱坞又一牺牲品的那些人里,并不包括本人。”

  “我历来认为陈绝不是那种昙花一现的天才。否则,在柏林将这颗山里的原钻吹拂去面上的尘灰之后,他也不会最终在三年前的戛纳被打磨成钻石。”

  “作为被戛纳首先发现的一名天才,22岁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年轻演员,又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在暮光中沉沦如此,不会演戏?”

首节 上一节 320/1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再少年

下一篇: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