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780节

  让卫东却观察着这位约莫四十岁左右的女性,穿着颇为端庄时尚。

  不过哪怕太太各种热衷穿搭,让卫东也无从判断风格、价位,但他看到的是桌面上那块姓名牌,简简单单的“唐安琳”。

  这个把月让卫东频繁出没于各种商务场合,更基本都吃住在了电视台里。

  很熟悉这边的模式了,很多办公室就算是朝夕相处的熟悉环境,也会很正式的放个三角名牌在桌面,有的还带着职务。

  但基本上都是中英文模式。

  这位却只简简单单仨字。

  结合她对英语的重视,这不是显得不正常么。

  所以让卫东好整以暇的回应:“英语,您认为英语是HK连接全世界的重点,而不是其他?”

  唐处长很有女性风格的优雅撑住下巴:“譬如呢?”

  让卫东开始掰手指:“英语只是种基础工具,真正能够被人尊重的是科技、军事、艺术、体育这些真正具有感染力的东西,如果只把英语当成重点,最后培养一堆能说英语的HK人,有什么意义?就像阿三那么多人会说英语,他们能得到尊重吗?”

  唐处长马上反问:“这就是你搞篮球俱乐部的意图?”

  让卫东理解为对方代表港府在询问。

  所以顺便解释下:“资讯台可以说是进,让全港市民有机会看到全世界,尽可能了解全世界发生了什么,普通市民能怎么适应跟随这个资讯即将开始爆炸的时代,综艺台才是出,让港式娱乐文化可以从两岸三地开始推广蔓延,上至日韩,下到东南亚都能覆盖HK文化的影响力。”

  想想还补充:“等这两个台站稳脚跟,我更希望开通体育台,把各种世界顶级赛事能够跟HK联系起来,再开通音乐台,全面推动HK音乐传遍亚洲,文体不分家,文化娱乐跟体育运动两开花,才是HK的未来。”

  唐处长直言不讳:“这是大陆派你来做的事情?”

  秦羽烨紧张,亚洲电视的股权、资产转让买卖是一回事,电视牌照经营许可等还要广播处来管理审批更迭呢。

  随时可以否定这两亿多的投资不予通过,这十多天的经营肯定还在净投入。

  让卫东却松弛的纠正:“内地,无论HK、马坎还是右岸,两岸三地之间都是一体的关系,没有大陆离岛这种距离沟壑,HK现在不也跟内地连接在一起么,我不是什么官方派来做事的人,就是个商人,亚洲电视是德叔从体力和投资经营都支撑不住的转让项目,我纯粹是接手以后才开始琢磨改进。”

  女性式的追问马上抵达:“怎么琢磨的?”

  就男性官员很难这么咄咄逼人的问,但女性问来又没那么强硬。

  主要还是跟在内地的各级交流感受不同吧,让卫东毫不掩饰自己的“远见”。

  “广播电台被电视取代是历史的潮流,因为音画视频天然就能碾压纯听觉,TVB有多了不起吗,并没有,只是恰好站在了听觉向听视觉转型的风口上,等下个转型到来,迟早都得死,能够代表未来的只有亚洲电视这种模式。”

  单单这一句,让卫东说出来就能看到对方瞳孔放大,也就是眼睛亮了亮,他想的却是你能听国语啊。

  但还是等秦羽烨翻译后,唐处长才开口:“下个转型是什么?”

  让卫东直言不讳:“电脑,我在沪海有家年产过百万台电脑显示器的工厂,更会为苹果电脑提供百万台级别的代工生产,就在元朗对岸的鹏圳西区,我有亚洲最先进的芯片厂明年初就要全力开工爆产能,我才是最了解科技前沿的行家,您可以想象下,当电脑上可以看见所有电视上可以看见的画面,对,我们今年就是靠给电脑赋予了立体声这个科技点赚了几亿美金,一旦电脑的完全体形成,这种传播甚至不属于广播处了,您意识得到吗?”

  在内地都是跟什么级别的人物打交道了。

  眼前不过算一线城市局级干部,让卫东还是有种油然而生的碾压感。

  女处长偏偏就能坚韧的抵抗,可能女性思维就很难跟这种理工逻辑挂钩:“电脑怎么能替代电视,广播,是要广而告之的传播……”

  让卫东马上恐吓:“您不知道现在花旗已经开始出现互联网了吗?”

  其实他也是囫囵吞枣,只是听林望复说有网卡了。

  那就直接糊脸:“每台电脑可以通过电话线连接起来,当全世界的电脑都连成一张巨大的网,所有信息就是秒通,北美发生的新闻,瞬间传递到我的电脑上,甚至未来我能直接在电脑上看北美的电视节目,欧洲的体育赛事,东瀛的电影,这一切都是通过通讯电缆完成,而不是广播线路……嗯,好像广播线路也是其中一种方式吧。”

  作为税务大院保安,肯定要接待各种电信、电视维修工,记得有那么一段儿,的确出现过闭路电视也能上网的市场竞争,只是很快就输给宽带销声匿迹了。

  可女处长就不会什么广播线路的技术细节感兴趣,直接跳过:“你说的都是未来,眼前你的经营模式已经极大的影响到这片区域的正常秩序,必须搬迁!”

  HK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狭窄拥挤,城区街道……还真有点像商州、江州。

  都是依山傍水的弯来拐去,五台山都是很窄的双车道,这些天人山人海的观众来排队领奖、参观,的确是对街坊邻居造成一些影响。

  越是大城市,就越强调互不干扰。

  让卫东还是马上道歉了:“这可能是我们的工作刚开始有疏漏,但让电视台更加接近所有市民是我们的理念,今天也刚好在讨论譬如付费点播歌曲的事儿,难道还要专门跑到电视台来缴费?所以我们考虑在各区设个电视台的小办事厅,把很多扎堆儿在电视台的事情,疏散到各区。”

  这个点子还是来自于税务办事厅、好像还真出现过有线电视台办事厅,只是随着手机网络支付成为主流,这种办事厅肯定都消失了。

  很明显对方眼神都在剧变:“你在抢电台点播的市场?还要收费?”

  语气都恶狠狠了!

  没错,因为七八九十年代内地都还比较穷,最多听听村镇大喇叭广播,半导体收音机听的都是AM调幅波段,省级、国家级电台。

  对讲求音质的市级调频立体声广播没啥印象。

  所以除了大城市,很多小地方都没经历过FM立体声广播电台风光一时的阶段,反而是很多大学生记忆中的广播点歌成了青春记忆,就是因为这类电台和高校一样大多在省城。

  起码商州只昙花一现了很短时间,就被有线电视彻底打压掉。

  而HK的五六七八十年代都是满满的广播电台黄金时期,听众打电话要点播什么歌曲送给谁听,表达孝敬、爱意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基本都是免费,没什么成本嘛。

  但内地大多数地区直接跳过这个阶段,上了有线电视来点播歌曲,让卫东觉得是二十还是多少钱一首。

  那些年商州的老妈们过生,要是没儿女在电视上点歌打字幕,简直丢人!

  所以现在看了看TVB居然没做这种收费点歌的生意,让卫东怎么会放过。

  但他的解释真不是赚钱:“十港币、二十港币,三五分钟一首歌,你说电视台是为了赚这个钱吗,是要把点歌双方的名字公布给几百万市民,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个很……很……”

  他想说很牛逼,又觉得对着三位女士说不太礼貌,但文化又不够。

  这时处长秘书轻轻开口:“很浪漫的事。”

第881章 便宜无好货,殷勤无好事

  因为是粤语,让太太连忙翻译后,让卫东也没探头去感谢。

  只像用了开塞露那样舒畅的嗯嗯嗯:

  “就这个意思,普通人一辈子都很难这样公之于众,我希望通过这些事情,都是把电视台跟全港市民联系起来,可能现在短期内的确造成些拥堵,马上解决。”

  很多城里人嫌弃乡巴佬,主要就是讲话声音大,破坏日常秩序,没啥边界感。

  让卫东觉得都能理解。

  没想到女处长还是要求搬离:“不然等这次频段到期以后,就不予批复。”

  秦羽烨刚涌起的庆幸,都凝固了。

  还有这频段合约是十年一签,手里这份还有五六年。

  两亿买过来,投入这么大做几年就没了牌照,不是亏到姥姥家?

  让卫东还是不慌不忙:“理由呢?就因为我们占道经营?那就打官司?”

  女人真的很能胡搅蛮缠:“我有理由怀疑你是在搞意识形态影响!”

  让卫东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普惠于民才是王道,可以,我不会搬的,也不会改变造福HK民众的决心,到时候打官司摆出来讲道理,我还是很相信HK是个讲道理的地方,而且十年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件事会被历史上怎么书写。”

  对方可能都没马上联想到十年后是什么节点:“那如果我给你们另外划拨一块地皮呢?”

  让卫东愣了下,你特么驱离亚视就这么坚定吗?

  “划拨?要钱不,在哪里?”

  女处长的语气其实并不强硬:“新界,具体说在沙田,如果你把电视台全都搬迁过去,我可以给你免费增开两条频道,地价也按照现在最低的200港币每尺给你,五万尺地块够不够?”

  沙田啊?

  让卫东已经是半个HK人,那是乡下啊。

  HK的地块准确的说,就是港岛、九龙油尖旺和新界三部分。

  港岛不用说,九龙油尖旺就是跟港岛隔着维多利亚港湾的这边,然后其他90%的HK面积,都统称新界。

  据说是当年签署租约的时候,港岛和九龙先租就巴掌大那一点点港区面积,后来才租了整个现有HK的绝大部分地块,外加两百多个大大小小岛屿,所以叫新的租界区域。

  元朗、屯门、西贡这些东南西北的边角地方,全都属于新界。

  别说篮球仔们看不起乡下人,连古惑仔不是也嘲讽各种屯门、元朗、西贡的土鳖么。

  河沙文就是标准的元朗难民风,现在麾下上千人了,还是穿得穷哈哈。

  “我们的确是想扩大面积……但不是想去乡下啊,我们又不是TVB那种搞片场的模式需要大量外景地搭建场地,要的是那种标准的演播大楼,我更想把现在这栋楼扩大面积再建高些。”

  谁知这时候秦羽烨已经激动得有点不受控了:“200港币吗?!”

  转头给让卫东比划:“很便宜很便宜啊,住宅楼地价都在两千左右,商业中心更是三四千,最便宜的工业用地也要四五百,沙田偏点也不会低于这个价!”

  她最近一直在跟着报审那些码头用地改商业用地,哪怕地块属于亨氏集团,改用地性质还是要掏钱的。

  所以算是行家。

  五台山这一带属于广播影视行业的高端地段,住宅地价已经在四千左右了,这什么郊区只要两百?!

  让卫东皱眉算了算:“五万尺?那就是五千平米……差不多是个足球场,一千万港币?我要十倍行不行?”

  当初江州经开区给他建厂的地块就是十万平米!

  不要钱的!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政策改变,随时能把地收回去。

  也就让卫东知道这种事除非自己作死,基本不会发生,才敢于去接手投建现在价值已经约两三亿的厂房公共区域,约值一亿多的高层住宅校区。

  可HK是掏钱买了,这块地就属于个人了!

  哪怕有性质变化需要增补费用,这是永久地权啊!

  既然便宜那就多买点。

  秦羽烨连忙劝住想当地主的男人:“不是这么算,HK买地算法是按照买去做什么还有个系数,你也不是买去建一层楼平房吧,住宅乘5,工业用地乘3,商业乘8,请问安琳姐姐,这算什么用地?”

  女处长不吃她这套亲密劲儿:“这是划拨给电视节目制作、广播和技术运营为核心功能的特殊设施用地,乘2用5,不能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秦羽烨更喜不自禁:“乘几就是只能在地块面积上的几倍建筑面积,地价是按这个算的,特殊用地那就是可以按两倍给钱,五倍建楼,可以的可以的!”

  五千平米的地块,可以建两万五千平米的楼,但交钱是两千万港币地价,算下来每尺房价里的地价只有八十港币!!

  沙田这会儿的每尺房价已经在八百到一千港币了,虽然不能跟港岛这边几千上万的比,已经算是很便宜了。

  但住宅地价还占了四五百港币,总之HK高昂房价的大头就在地价上。

  建筑本身成本并不会因为在HK,或者在鹏圳就有房价体现那么大差异,哪怕内地有用工成本超低的特点,但HK在新技术、设备运用上又能弥补些。

  让卫东已经感觉到什么,还故意再得寸进尺:“两千万港币啊,我不是说了再加十倍的用地面积?”

  果然,女处长终于没忍住,秦羽烨还没翻译呢,对方就用带点口音但很标准的国语回应:“你不要贪得无厌!最多两倍,不能再多了!”

首节 上一节 780/8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