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774节

  秦羽烨端着女总裁的范儿,新奇又傲娇的站在旁边,其实也有点跃跃欲试。

  主要是纳闷:“你平时又不好色,甚至都不怎么关注美女,怎么突然对美女这么擅长了,真不是看上了哪个?”

  要不是当着这么多人,还需要个中英粤的翻译,让卫东能把她一脚踹开。

  接下来就是要求资讯台、综艺台都尽量做到字幕翻译。

  基本都是粤语播报、粤语台词的电视节目,那就加上中英文字幕,这种字幕机技术在内地还很罕见,HK已经稳定运行了好几年。

  毕竟这里中英文混杂的情况已经困扰好多年,这种需求很正常。

  所以让卫东要求故意搞几个栏目做英文,然后对应中文字幕也很正常吧:“这样就不用专门搞中英文台来区分,才能节约出频道去搞更多内容。”

  到这时候,让卫东已经不太掩饰了:“我们这家电视台,总体应该就是提供了个平台,让各位优秀的电视编导、摄影、演员自己来做节目,然后播出,利润平分……”

  所有电视从业人员肯定震惊不已,连忙问这个利润怎么来,美女展示的广告时段还好理解,这些新闻节目、财经消息怎么体现利润?

  让卫东随手扒拉:“一样可以做广告啊,某某饮品是不是可以放块牌子在演播台上,节目开始前后各给三十秒广告时间,整个播报背景可以是广告位,主持人要穿着什么牌子的服装,都可以给钱!”

  至于钱:“广告部门找来的、你们栏目组自己拉到的都行,反正台里面分一半,其他都是你们的收入……”

  到这时候,聪明的业内人士已经看到了金光闪闪!

  彻底开始全面骚动!

  让卫东为什么敢推翻模式运营,他啥都不懂,但就是要把电视台看做是未来的视频网站。

  反正你们都来争取成为网红主播,然后我平台旱涝保收的拿一半。

  这就彻底变成了劳动责任承包制啊!

  资讯类节目组从业人员,别看主播光鲜亮丽的坐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收入并不高。

  起码在平均薪资比较高的HK,也就是个中上水平,并没有超越暴富的明星水准。

  让卫东这下很有点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释放!

  也不亚于是从吃大锅饭的大队工分干活,改革到包产到户!

  不管成不成,所有电视台中低层人员的积极性猛然一下就被调动起来。

  这跟高层要算计改革之后我得利多少,我能不能从新局面里面掌握话语权,能不能比以前更有好处不同。

  中低层是立刻就能看到好处的。

  他们看不到长远有什么隐患,要的就是眼前,那就干!

  让卫东也没想到这么干,会给HK电视产业带来什么。

  莽就是了。

第874章 捞过界了

  老板甚至都没回家,彻底驻扎在电视台里。

  立刻派了一组人手去新马泰找发哥,跟拍记录HK篮球代表队在各处的画面;

  再建立体育部、音乐部、影视部、财经部、新闻部、综艺部等一系列分类“版块”部门;

  派人去洛杉矶的功夫软件公司、声卡公司办公楼分个空间驻花旗办事处,招募人手开始做全面的欧美新闻收集;

  派人到沪海、鹏圳建立内地办事处,组建新闻、财经信息团队;

  新坡加、东瀛、南丽乃至欧洲、非洲、中东都以留学生、亲朋好友的模式做信息员设点;

  把原本的所有技术人员集中起来成立后台技术维护公司;

  清理所有电视台资产、拍摄外景地,收缩所有拍摄电视剧的开支,把福利加大给电视台技术部门;

  有位默默保证了电视台转型期所有原本节目能坚持播出的技术高层,被提拔成总经理,反而不是之前大家以为的姜佳玲或者蓉姑;

  ……

  总之就伴随《龙的传人》如台风过境般,突然崛起的每天四百万上下票房横扫港岛,亚洲电视台的全员上下都看见新老板精力十足的24小时全面参与改版!

  HK的特点就是国际化。

  所以能非常开放的接收世界各地讯息,市民能不能接收或者喜欢那是另一回事。

  反正白天是亚洲时间,晚上是花旗时间。

  大量金融、期货、外贸从业人员,都是夜里上班。

  亚洲电视也全面覆盖24小时!

  于是所有人也都能看见老板在演播室跟着一起紧盯午夜、凌晨、清晨的花旗新闻,甚至为了实时掌控挑选信息就在演播厅里打地铺!

  HK能收到部分卫星的国际台,但那就意味着信息渠道单一不够翔实,别人想给看什么才能看到什么。

  现在花旗办事处全面收集几大电视网所有新闻、资讯录像带,然后用航空邮件每天两班一大摞发回来。

  保证最新消息也就晚个一天左右,但绝对内容详尽丰富,可以从中筛选出大量画面。

  其他欧洲五六个台,非洲、中东一两个台就行了。

  内地目前主要是组建采访团队,申请官方许可手续,连电视台节目录像、报纸新闻收集这类都不要干。

  免得被当成情报收集的特务。

  其实在HK是能收到砖儿台节目覆盖的。

  于是让卫东立刻有种回到互联网时代的感觉。

  真正的资讯爆炸。

  他亲自带队手把手检索培养,哪些新闻可以马上摘下来加字幕改成自家新闻用,哪些可以添油加醋的再加以评论震惊体吸引眼球,哪些可以当成谈话节目的争论话题。

  他只是后来作为网友看得多,论深度、专业性、职业水准都为零,但能够给目前的亚洲电视相关编导指引方向。

  每条新闻十五到二十秒,跟自媒体短视频似的,字幕加画外音再加内容配合,主打个生猛真实又新奇!

  无论财经、政治、民生、科技、商业新闻,都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那种。

  温吞吞的白开水就算了,哪怕是欧洲的什么新闻都要能跟HK扯上关系,才能算是合格内容。

  电视台成员立刻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还能这么做?

  立马开始举一反三的扩展使用。

  还潜移默化的在当前新闻节目中尝试播出……

  果然开始激起市民话题!

  毕竟就这么几天,亚洲电视震荡收购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港。

  各家媒体都在围观。

  从台风天的女总裁身姿,到电视台内部的男老板讲话风采,还有各种离职高层的采访评论,内部员工流出消息。

  都能轻易引起全港电影、电视、电台从业人员关注。

  市民就更像看商战剧的八卦。

  貌似电视频道没什么变化,但股价已经暴跌,据说有各种资产大鳄都在撺掇出手想要抄底,只是绝大部分股权和所有经营投票权都握在年轻夫妇的手中,不接受任何收购。

  波仔东到目前,在HK除了码头篮球馆,还没有其他正式开展的本地生意,投资了几部电影也是有赚有赔,然后接手电视台,难道是要把这里染上红色吗?

  诸如此类的言论,在各种媒体上渲染得很厉害。

  现在好像看出来新闻节目有点变化,那就更好奇会变成什么样。

  HK相关管理部门却在这时候保持了沉默。

  因为除了HK电台算是官方机构,其他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是商业机构,需要向港府租用频段、接受内容审查,但在谁当老板的商业事务里无从插手。

  不过亚视递交上去的各种变更材料也不批复,以观后效的味道很重。

  那就紧锣密鼓的抓紧投入到全面改版!

  在HK搞这种改变,敢于响应的人还是比在内地多。

  思想开放,顾忌几乎为零。

  全台上下每天都在忙碌进出各种外景拍摄,女总裁又买了十辆道奇商务面包车,都来不及刷上名号,直接派给所有团队奔波使用。

  两天时间,让卫东带起了从国外掐新闻的路子以后,又坐在会议室开始看各种拍出来的“小视频”,然后不停做修改!

  拍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拍出几十秒内就要抓住人眼球的风格。

  其实只要他点明这个要旨,HK电视人这时候的能力强得很。

  主要是惊叹老板明摆着看起来是个啥都不懂的外行,但对最后的成品判断的确有独到之处。

  天晓得让卫东看了十来年的小视频,早就已经修炼到随便看一段哪里不对劲都会感到不舒服的地步。

  也许具体是什么,要怎么改他说不出来,但光是指指那里,电视编导们就能恍然大悟,佩服万分的马上去重新搞。

  又是两三天,所有人几乎都开始进入疯魔状态,成天挤在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居然有上千人!

  不少综艺节目、访谈节目都开始拉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隔壁TVB、HK电台、商业电台的同行来参与协助。

  很多文人、演艺行业人员都好奇的闻讯参与这种“自由”的创作参与模式。

  让卫东也几乎完全吃住在会议室了,跟越来越熟悉的节目总监、内容总监、审核部主管等一大堆人瘫躺在靠背转椅里面很没有坐像的24小时开会。

  累了就滚到旁边的睡袋、被窝毯子里打个盹,醒了洗把脸又爬到座位上继续。

  审核永不停!

  旁边墙上两块白板上布满时间段的各栏目名单也越来越密集,空隙越来越少。

  让卫东正在身体懒洋洋,眼神犀利的看着内容总监又放进一盘新录像带:“哎哟,这这这……”

  没等他把名字想起来,就嘭的一下有助理匆忙撞开会议室门:“一辆工作车被撞翻,三名演员、编导和司机受伤,肇事人员把他们和幸运没受伤的其他人拖出车就跑了!”

  玛德!

  整个会议室的人员都在大骂,都忙成这样了,还要出这种幺蛾子。

  可又目光明亮的看着老板,立刻爬起来要去现场看受伤员工。

  身先士卒的这样跟着所有人熬了几天,的确很容易让所有部下产生同条战壕的亲近,对主公尤其认同。

  现在又不顾疲惫的要去前线,那就更让人有归属感了。

  总经理、人事总监都跟着起身说要和老板去。

首节 上一节 774/8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