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726节
只能勉强推脱:“我……这地儿不好停车吧,实在是没法停留。”
这就在皇城边的河畔,胡同间的双向两车道,绝对停了就影响交通,更没车库、停车位之类。
这么局促的地儿,能有什么大单位呢。
人已经越来越多,全都热情洋溢:“没事儿,您停这是给他们面子,没人敢说三道四,我们给您看着,来来来,来看看嘛,您早该来了……”
让卫东瞟眼那边车门外的尤启立,内心还是有虚荣心飘过的暗爽。
把车朝着旁边路牙子上骑压着别挡道。
就这都一堆人帮他看,称赞压得倍儿漂亮,这车也就您开,没治了!
让卫东现在很熟悉平京人这种亦正亦邪,娴熟横跳的语气了,你们不是在损人吧。
停好还得把后座皱巴巴的汪志文放出来。
更得了一叠声赞扬:“一看就是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穿得都这么朴素大方!”
“AUV,这不是那谁,哈哈哈,真是你的兵啊,怪不得,怪不得!”
“真的是嘿!电视剧我看了,真牛逼!”
让卫东都啼笑皆非了:“别这么贫,有事儿说事,待会儿遇见领导我都不知道重点是什么!”
就他确实是这种走到哪都打成一片的风格,可能关键还是年轻吧。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些人都哈哈笑。
赶紧簇拥着进屋:“您看看我们这房,我们这办公楼,我们住的地儿就不用说了,您这住房改革什么时候跟我们二副局联系上,那就阿弥陀佛了!”
二副局?
啥玩意儿?
在商州都没听过有这单位。
让卫东完全懵逼,但能回头给尤启立递眼色,还顺便瞟了下汪志文。
尤启立反应还是快,汪志文都主动来接过他的包了,连忙腾出手凑上扮演让卫东的随从助手身份跟紧。
这会儿哪怕护城河边的街道建筑,都是破破烂烂的各种乱七八糟。
但外面看着两层小楼,里面倒是宽敞的带着大四合院,全都是办公场地。
还得听尤启立不动声色的介绍,才知道这也就是个市级单位,专门针对副食品、饮食、服务、摊贩等商业部分。
让卫东刚想表达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众人立刻七嘴八舌,现在平京汽车制造厂那个夜市,理论上就归第二副食品局管!
但他们更当成是平级单位之间的活动。
在场各位都去夜市做过相关工作,这里到夜市不就几公里的距离么。
当时夜市裹带了整个平京所有商业单位来参观、学习、调研……打球,赛歌,吃烧烤。
这里面还有人跟让卫东打过球呢,真正带着体液的皮肉撞击关系!
听着很普通的机关单位是不是?
可二副局长期承担平京所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食品供应服务保障任务,然后平京数得着的豆腐乳、酱腌菜、酱油、糕点,反正所有跟食品有关的品牌都归这家所有。
真正的平京无小事。
就御膳房嘛。
所以让卫东怎么都想不到国字号的研究中心什么,居然属于这单位。
他还以为有个食品部之类的。
一堆下属单位,方便食品不过是其中一项,肉类食品、禽类食品、蛋奶、腌制品,嗯,江州之前希望送到大会堂的可乐,也归这里的饮料研究中心管。
可能这单位自己现在都还没意识到,这些看似没有行政管理权的单位,含金量有多高。
因为在充分市场化,尤其是信息透明化以后,这种单位发布的点赞、批评,都能决定一家食品企业的生死。
于是到这时候,让卫东反而不会帮尤启立说什么了。
他充分理解当初的商州老领导为什么要把这家伙给关起来。
你敢支持他从长江取水,他能把长江截流。
这御膳房的事能是小事吗。
只端着表情听人家热情介绍,直到领导也抵达上班。
热情不改。
让卫东是平京汽车制造厂的合资副总,那不都是平京市的单位领导么,况且这位一来就说你们那个机场工业园区规模太大了吧,听说市里面开会在讨论是不是要配备区级领导!
哪怕是机场边郊区农村的一个新工业开发园区。
但现在为了表达对各种经开区的重视,一般都是高配。
江州经开区的唐主任就是平级市中区、江南区的级别。
这尼玛工业园区要是按这个标准来,也跟朝阳区平级了!
而那个工业区法人是让卫东。
这么换算过来换算过去,就问让卫东是不是领导。
尤启立跟在旁边,已经肝胆俱碎了。
让卫东还是那件皱巴巴的T恤牛仔裤运动鞋,所有人都说他是平易近人。
然后这才说到正题上:“市里面点名传达了好几次,平汽的房地产改革是做得最好的,卫东同志领导的这部分工作得到各方赞扬,能不能也帮我们把把脉,马上市里面各单位开个会怎么样?”
而且是那种毋庸置疑的压着坐下,喝杯茶嘛,旁边已经开始各种打电话摇人!
让卫东都感觉出来了,不是他有多了不起,而是可以借着他开这个口。
偏偏他还不好翻脸走人。
眼睁睁看着接二连三的经理、厂长之类蹬着自行车抵达。
不少还带着汗,见面就湿漉漉的握手说早就盼着你来……
不带这么酱菜加身的吧!
第819章 但老过头就是领导了
因为就坐在四合院会议室里这么会儿,让卫东也看到人家铺开的首都地图上勾画。
的确算是独属于平京等仅有的几个城市才有,非常特殊的单位,其他地方也没这个情况。
没这么散布的房产铺面,且面积也说不上多大。
自古以来皇城根儿下肯定会荟萃全国各地进献的美食,都想成为贡品。
古时候只要闯出名号上了规模,就没有不想进宫的。
然后从宫里又能流出各种高手、御膳老字号。
诸如老佛爷都好这口儿,顺治爷独爱这口儿之类的口碑特别多。
所以平京确实集中了国内最好的所有食品品牌。
没来的,都是不够上档次。
于是解放后肯定都公私合营了归这里管。
特色就来了。
沪海也有很多老字号,但沪海那边的风格是一旦成名就做大做强,朝着企业化发展。
要么朝着全国卖,要么赚洋人的钱去。
所以最早的民族企业家大多出现在江浙沪,规模都不小,是沪海成为全国工业最强的底子所在。
人称沪爷就这么来的。
这边则一直都是以能供御膳房为最高荣誉,不在乎做大,也懒得费那个劲儿。
京爷得拿住这个劲儿才地道。
那么解放后这些老字号,几乎全都是作坊级别。
还散布在市区各处。
限于早期交通水平、商业流动限制,主要还是供应平京地区周边。
差不多就是让卫东那胡同卫生巾厂的规模。
现在搞得管理单位烦死了,这些老旧作坊很难在原地扩大规模,福利分房都没有余地了!
想搬迁又意味着原有人员不愿到郊区乡下。
就是把平京汽车厂的同类问题,分拆成无数个小单位散布在市区各处。
改制难度也大了无数倍。
让卫东也慢慢忽略了尤启立在旁边复杂的眼神。
把注意力放到实际工作中:“首先是要成立个房地产公司,把所有房产管理起来……”
真的,现在让卫东开口已经有非常清晰的领导气质。
不是他拿腔拿调,而是已经习惯了掷地有声,甚至说出话习惯性要有回应、看反应。
从眼神到语气,那就是主公级。
周围齐刷刷的一片做记录,汪志文都娴熟的从兜里摸出小本写写画画。
甚至光这一句,周围好些人眼里都有种名不虚传的卧槽感。
寻常食品公司、酱菜园经理能这么想吗。
但一点就明,甚至能成为他们转头对谁表达的点子思路。
“只有把所有房产统一管理,才能梳理出哪些可以置换、合并、搬迁、拆除,完成这一步工作再考虑重建,扩大,使用性质的调整,最终把散布各处的小地产,逐渐合并成大房产。”
然后一叠声的:“请问要怎么合并成大房产呢?”
所以说让卫东真是被一步步逼上地产之路:“两步走啊,先跟上级部门要政策要支持,到近郊征地批地建厂扩产,现在还能尽量近点不是,然后地块大点不就能在经营生产用地外建宿舍小区,去参观下我们在机场路那个工业园区就知道了。”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