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唯我独法:我在都市修奥法

唯我独法:我在都市修奥法 第620节

  舒建峰沉默的点了点头,随后叹了口气:“能让我们获得救赎的,只有自己。”

  沈丽君眼神一阵恍惚。

  沈舒窈不明所以的看着父母,眨了眨眼。

  什么情况?怎么两人苏醒后都是神神叨叨的?

  不过,已经有多久,自己没看到父母这么和谐的相处了?

  之前还担心母亲苏醒后,看到父亲会再次失控,现在看来,这场意外让两个人都有很大变化。

  “舒窈,能不能把手机拿给我?”沈丽君艰难地从病床上支起身。

  沈舒窈抿了抿嘴唇,拿起自己的手机,解锁后递了过去。

  “妈你的手机没在身上,可能还在我爸家,先用我的吧。”

  沈丽君接过手机,对着女儿艰难的笑了笑,随后按开拨号键盘,拨了三个号码。

  电话接通后,沈丽君沉默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喂,你好,我要自首……”

  沈舒窈一把夺过母亲手中的手机,按断了通话,瞠目结舌的看着母亲。

  “妈!你这是做什么?”

  “把手机给我。”沈丽君严肃的看着女儿。

  “不给!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沈舒窈气愤的拿着手机向后挪了两步。

  沈丽君目光平和:“你爸爸是我害的,我应该付出代价。”

  旁边的舒建峰闻言腾一下站起来:“丽君,你别冲动,我没怪过你。”

  “不是你怪不怪的问题。”沈丽君深吸了一口气,“这是我对自己的救赎。”

  听到沈丽君这么说,舒建峰沉默了一下,坐在沈丽君旁边,握住了她的左手。

  沈丽君的视线转向女儿,眼神温柔:“原本我考虑如果有案底,会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但你未来也没想要考编,现在的事业也很成功,妈妈就放心了。”

  “人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也就在这时候,110的电话给沈舒窈打回来了。

  “把电话给妈妈吧,妈妈不会有事的。”

  沈丽君伸出右手,目光坚定。

第550章 这种瓜还是要吃一吃的

  沈丽君去自首了?

  而且两口子都没有复婚的意思?

  方豫听到沈舒窈哽咽着告诉他这件事的时候,也有点惊讶。

  没想到沈丽君这种偏执和边缘型人格障碍,也居然能有悔改的一天。

  更没想到舒建峰这种怂比,居然也能硬气起来。

  果然啊,一辈子想不明白的事情,多活几辈子,终归能够想明白。

  哪怕这几辈子是在梦里。

  能有这种效果,不愧是自己创造出的最强四环复合法术!

  “十世轮回”复合法术经反复验证,成功取得了让偏执边缘型患者从“我没错”过渡到“我有病”的阶段性成果。

  实现了由他律到自律、由否认到接纳、由控制他人到自我检视的转型路径闭环。

  该法术在受术人身上成功实现人格重构与伦理认知重塑,填补了中度人格障碍精神矫正领域的奥术空白。

  这个法术的诞生,不但标志着本土奥术在精神建设方面走在了主位面前列,更标志着“奥术自主化”的道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实现了以最低环数达成深度意识改写的突破性进展。

  连见多识广的柚子都对这个法术模型的设计之精巧赞不绝口。

  绝对不是拍方豫马屁!

  遥遥领先!

  舒建峰和沈丽君出院那天,方豫也去了,跟着忙前忙后,看到女儿和方豫之间的交往状况,沈丽君更是唏嘘不已。

  总感觉面一直笑嘻嘻的小伙子有点眼熟,就是不知道哪里见过。

  舒建峰的妹夫张伟更是在两人面前神秘兮兮口沫横飞的说了好几次。

  事实上,两人入院当天,张伟来到病房,就彻底惊了。

  有过陪护经历的都知道医院病房是什么待遇,能有个折叠床就不错了,最多再有个几人共用的柜子。

  而这里,比大多数人家的家里都舒服。

  能把人安排进这里住院,自己这个准侄女婿到底是什么来历?

  事实上,也没他感觉得那么夸张,特需病房相比普通病房虽然更豪华更舒服,但家庭条件稍好一些的人家,舒适程度也只能算半斤八两。

  人的羡慕情绪并不完全来自于纯粹的物质,而是来自于对比和稀缺性。

  稀缺性资源可能本身价值并不一定有多大,但能拿到稀缺性资源,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对于张伟的试探和艳羡,沈丽君并没有太往心里去。

  十世轮回的后劲儿有点大,她现在还没缓过神来,满脑子都是看破世情。

  唯一挂念的也就是沈舒窈。

  沈舒窈是她现在唯一的亲人,即使自己要去蹲监狱,女儿能有一个好归宿,也就放心了。

  方豫没有插手沈丽君的自首,在他看来,沈丽君这个自首也就是给她自己一个交代,象征着她彻底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仪式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有自首情节,被害人舒建峰肯定也会出谅解书,再加上版本加持,最多判三缓三。

  说不准检方直接就定个不起诉,连案底都不一定会留。

  陪沈舒窈在医院的这些日子,两人也算共患难了,沈舒窈能感觉得到,自己对方豫的依赖似乎越来越强。

  “这些天你不多陪陪叔叔阿姨,来公司做什么?”

  方豫轻轻拍了拍沈舒窈的后背。

  “你说的倒轻巧,柚米那边和大米的人头会还要不要开?柚果游戏校招要不要搞?四个公司每个月的服务端需求落实进度要不要跟踪?”

  “还有,特殊人才发展计划还要不要推进?你给出的那份380人招聘名单到现在只谈妥了42个,其他的至少有一半都要当面沟通,每个人选都有竞争对手在接触。”

  “我倒是想休息,要不然你让表妹替我顶几天?”

  沈舒窈对着方豫翻了个白眼。

  她现在也看出来了,方豫偏心的很。

  在强大的AI财务管控系统支持下,陆嘉言这个财务总现在几乎只需要监管系统反馈的异常报表,顺带批一批大额付款审批。

  成本核算、月底关账、季度预估、税务审计全都由大模型自动执行。

  整个财务部门一共才十来个人不说,月底关账日都不用加班。

  搞财务的都知道,每个月其实二十天都在摸鱼,但关账日前几天的工作几乎堪称魔鬼强度。

  现在连魔鬼关账日都没了,陆嘉言每天都在公司里混吃混喝,外加偷偷摸摸拿着手机追更小说。

  但沈舒窈就不行了,她这部分工作大部分都是和人打交道,虽然AI能帮助他们达成更好的工作效果,但工作量却一点没少。

  因为财务的工作总量是有上限的,每月就那么多事情,但负责人事+后勤的服务团队工作量是没有上限的。

  不止没上限,而且活儿又特别杂,虽然TeamPulse的不断进化极大的提高了内部流程效率,但效率越高,服务部门就越忙。

  TeamPulse的AI系统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的管理内耗不假,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管理工作,事实上,AI的介入,更多起到的是管理质量的提升,而不是管理工作量的减少。

  因为管理的根本仍旧是“人”。

  AI是一把双刃剑,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更容易把公司中的员工变为原子化状态。

  可能某些喜欢利用人性之恶赚钱的公司更喜欢这样的管理模式,譬如“砍一刀”。

  但这种管理方式对柚子系公司来说是完全不适合的。

  柚子系的公司全部都是“创新驱动”型的公司,对于这种公司来说,组织的“原子化”是大忌。

  因为创新的灵感不是自己“憋”出来的,而是天才们在喝酒、聊天、打牌、玩桌游、思想交流、甚至是相亲中碰撞出来的。

  每个季度柚子系的公司都要开一个管理会,一般来说是三天时间。

  但和其他公司管理会不同的是,除了第一天是关键项目和公司运营OKR的汇报,其他两天都是头脑风暴和聚会派对。

  而且,这个管理会不止有管理层,想参与的基层员工也可以在系统中申请参加,在会上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如果得到采用,现场的管理层会直接拍板,所有部门老大都在的情况下,一个新项目组十几分钟就能组建完毕。

  除此之外,柚子系的所有公司员工都可以在TeamPulse上无障碍交流,并且无论是谁,只要有一个好的想法,都可以在TeamPulse上建立一个项目组并通过AI分解工作,然后把分解后的工作当做“任务”发布出去。

  符合任务要求的柚子系的员工可以接单,接单的,能够获得这个项目的收益分成。

  如果一个工作同时接单的人太多,项目发布人可以自行面试或让AI辅助指定接单人。

  当然,如果项目没成功,那也就没有收益。

  这也就反过来倒逼发起人尽可能的完善方案来吸引接单者。

  其实这也不算是方豫的独创,几年前海而就在内部实行过这种模式。

  只不过一来海而内部的管理惯性和阻力太大,二来行业也不适合,创新无法转化为收益,最终管理创新变成一地鸡毛。

  最主要的是,海而的推进方式有问题。

  类似海而这种老牌企业,想要管理创新,最好是搞出一个在管辖权上与既有管理层完全隔离的副厂,新建一套“小班子”,副厂搞起来后,再动主干。

  柚子科技显然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说什么“创新驱动”这种大词都是故作高深的胡扯,最主要原因就是公司新、人少、方豫的管理措施能一杆子捅到底,从一开始就搭建起这个管理模式。

  任何一个组织的制度,哪怕一开始很粗糙,但只要建立在一致信任与执行力基础上,就会在实践中逐步“自我强化、自我修补”。

  方豫从0到1设定的制度,天然不会有内部阻力,这是创业公司的最大红利。

首节 上一节 620/6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紫袍天师尸变?这谁顶得住啊

下一篇: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