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585节

………………………………………………………………

之后的半个月内,西昌和复兴共向灾区运送十二批物资。

之后,由于有全国人民无私的支援,如今的灾区也不再十分缺乏物资,如无余震的威胁,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救援、救援、再救援。

然后是重新建设家园。

西昌和复兴的工作也是要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做出一些相对应的变化。

由原来的物资支援,转变为基础建设支援,帮助澜沧、耿马、沧源、双江四个重灾区和受到波及的十几个县市区重建学校和医院。

由于现在还处于全面搜救阶段,不可能立马转身投入重建工作中来。

再加上这半个多月来,西昌旗下的大象方便面厂和枫叶制衣几乎全部投入进来。

以前接的订单,全部都违约,虽然很多合作方没有提出什么过份的违约条款,但一些最基本的赔偿还是要付给人家的。

现在前方灾情稍有缓解,这腾出了手自然要解决一下此事。

几大工厂继续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加班加点为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货源。

。。。。。。

“乐子,让你查的事,你最近查的怎么样了?”

筹备救灾物资公司是把权利交给各地区的负责人,但老实的说他个人还不是十分信任他们,便从总部组织了一批有工作经验,又十分热血的年轻人到南方以总筹的名义,变相的监督他们工作。

“算是摸清了,现在还没有发现有谁从中捣鬼,大家伙在这次筹备救灾物资上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

如果这里面真没有人捣鬼,他们那还真算一批有为青年。

在好无经验,毫无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他们如此快速把灾区急需的物资送达,这一点确实值得表扬。

“对了哥,还有一件事要告诉您,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筑城地区有六位西昌员工直接到一线参与了救援工作。”

“什么?我们的人去了一线参与救援工作,都是谁?”

当骆涛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感觉就是十分震惊,第二感觉就是钦佩他们英雄般的行为。

要知道地震是过去了,但时常还会伴随着大大小小的余震发生,一些大的余震带来的伤害一点不弱与先前发生的地震。

更会大大阻碍同志们救援工作,也会给埋在废墟下的同胞以及生灵带来二次威胁。

他们能在这个时候到灾区参与救援工作,这绝对值得我们去尊敬。

骆涛通过了解了这几位的信息之后。

立马便给侯明打了一个电话,询问他知不知道这事。

“嗯,好,你们这么做是对的,今后公司应该大力宣传这样值得学习的榜样。”

在得到公司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英雄事迹,也早已准备好灾后对这几位进行嘉奖的决定。

由于,这段时间事情较多,他们也就没有告诉骆涛,而是由他们做了决定。

“另外,你们代我向他们表示慰问,希望他们在救灾一线一定要保重身体,一定要注意安全。”

对于这样的热血男儿,骆涛不管前世今生都是佩服的。

有道是自古渣男也慕英雄,武侠小说中那些大坏蛋他们也十分崇尚关公这类大英雄。

“好的,我一定向他们转达您对他们的关心。”

挂了电话,骆涛对着徐乐道:“没有想到这事居然让西昌凝聚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太难得了。”

徐乐跟着迎合了几句。

骆涛笑笑,走到书案前铺纸,提笔写下几个大字:人间大爱。

……………………………………………………………………

十一月下旬,灾区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搜救,转而投入到重建工作。

这眼瞅着就要步入寒冬腊月,再加上由于受孟加拉风暴的影响,从,澜沧时而大雨倾盆,时而细雨霏霏,正值初冬季节,气温骤降,寒风伴着细雨,纷纷而来。

就是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同志们靠着顽强的斗志下,每日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在接受来自国内外的援助下,灾区在保暖这一块还是做的比较到位,唯一不足就是灾区的老百姓大多数还居住在地震棚内。

地震棚虽能遮风挡雨,但却不能抵挡冬季带来的严寒。

现在急切要做的就是在完全地带,修建冬季临时安置点,好让大家度过这个带着伤痛的冬季

为此,骆涛特地让复兴他们给予云省一些资金上支持,希望灾区的老百姓早一日住进去。

至于西昌除了捐赠一些过冬需要的衣物和食物,别的也帮助不了什么,实在是因为如今西昌在财政的支出上十分捉肘见襟。

现在是不能同先前那样大手大脚,而是要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毕竟,西昌现在手上还有几项十分烧钱的项目要做,第一就是西昌菜篮子的研究工作,第二就数正在建设的西昌大楼……

西昌不像复兴那样在国际上深度参与金融和股市,这没有来快钱的途径,西昌挣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钱。

在前面一阵操作下,西昌现在最需要的是修养,缓缓劲儿。

“这阵子你太累了,救灾物资的事情现在也算是完成了,你也该好好休息一下。”朱霖先是给骆涛泡一壶茶,之后就搭手给骆涛按肩,一边还劝说他。

此时眯着眼,正在享受的骆涛,很熟练的歪着脖子示意朱霖换个地方按,“知道了老婆大人,从明儿个开始我就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天天躺在家里,等你来伺候,我就负责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德行。”她说这话,手上还略为加上几分气力。

“到时候,咱闺女又该说你才是猪。”

“呵呵呵!这丫头天一冷就赖床,她也好意思说我,今儿个这个小丫头好像就没有出屋吧?”

小丫头和她哥哥一样也怕冷,冬天一来,她也变的老实了起来,只要天儿微微变个脸,她就不愿出屋。

就算是这样,这小家伙的嘴还是那么厉害。

“你知道还问我,不愿出屋就不出屋,也省得她调皮捣蛋到处惹祸。”

这话说的在理,小丫头的调皮捣蛋那是一点不输给胡同里的男孩子,她待在家里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嗯,有时间你还是该管管她,让她一天天别太皮了,这要是不看长相,还都以为她是男孩呢?”

朱霖闻言捶了一下他的肩膀,带着愠色道:“你这人,之前不要我管的人是你,现在要我来管还是你,我现在发现你比你闺女还难侍候。”

骆涛听后也不再言语,笑着……

【月票推荐票】

第625章 西昌这回才真是民营企业的领头羊

十二月三号京城首批私营企业获准营业执照,标志着从此后私营模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凡雇工8人以上,企业资产为私人所有者,愿意遵守《中华……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均可申请成立私营企业。

这也是改革路上值得铭记的一件大事。

在这次政策照顾下,私营企业获得营业执照的一共有九家,这九家私营企业都是京城有名的个体大户。

这里面有做冰糖葫芦出身的魏希望,八十年代京城的牛人,他公司的雇员超过二十人,在京城明面上的个体户,除了骆涛这个特殊的存在,就数他了。

他的雇员里就有一位教授和两名工程师,就这员工阵容,不知道还以为搞什么高科技的呢。

还有京城第一家私人涉外饭店的老板郑宝玲,在餐饮业她绝对是骆涛的前辈,今年的她已经50岁了,真可谓宝刀不老,巾帼不让须眉。

听说其公司注册资金将近八十万,只能说有钱。

最年轻的只有二十岁。

这九家私营企业公司除了经营食品之外,还有从事百货、装潢设计等领域。

九家私营企业这里面自然要有西昌的一席之地。西昌虽然这些年发展的过于庞大,但头上还是一直挂着个体户。

这也是之前新闻媒体报道他为什么没有称呼他是企业家的原因,没有官方的背书,谁敢乱说话。

媒体界真正公开称为他企业家,还是前不久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如此定性称呼他。

当时的他们应该也是得到了某种信号,不然他们是不敢这么做。

……………………………………………………………………

十二月七日上面向云省灾区派出一支恢复重建规划专家组。

由于西昌在此次救灾上出了大力,再加上之前骆涛也曾表达出西昌会参与澜沧等县的灾后重建工作,因此,上面在派派遣专家组也给了西昌名额。

这种露脸的事,怎么说也该由骆涛这个西昌的决策人参与,但是考虑到西昌也在恢复正常生产,还有西昌菜篮子要面对京城冬季蔬菜供应。

此时的骆涛是万万不能离开京城,南下参与澜沧等县灾后重建工作,现在的京城更需要由他来坐镇中枢。

这西昌的决策者不能轻离,这事就只能交给二把手的侯明,毕竟这是上面派遣的专家组,西昌也不能不知好歹随随便便就派几个员工。

“你们到了灾区一定要注意安全,别以为地震过后就没有什么事了,就可以掉以轻心,余震也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

其次就是少说话,多听听专家组其他人的意见,还有看问题不要只看表面,有时候还是要多想想本质。

……多了解一下灾区老百姓实际的生活情况和学校和医院受损情况……”

在他们临行前一天,骆涛把几人招到后海的西昌楼,给他们摆了一桌送行宴。

酒水还没有喝,骆涛就先讲了几句,有关心,也有提醒……总之是为他们好。

“你们此去任务还是非常的重,我敬诸位一杯。”

除了侯明之外,西昌还遴选出三位随同人员,随他前往灾区参与重建规划工作,这相当于是公司给侯明配的智囊团。

他们各个都是年轻人,各个也都是人才,是西昌好不容易栽培出来的未来的管理候选人员。

他们大学一毕业就放弃了铁饭碗的待遇,来到西昌跟着一帮泥腿子混,他们这批人也没有经历过上下,刚出校门就立马步入社会,二十多岁还是缺乏一些社会上的经验。

他们来到西昌几同是一张白纸,再加上他们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骆涛对待他们也是比较看重,抑或者是厚待。

只要有锻炼的机会,骆涛一定会想着他们这批人。

“还请骆先生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协助侯总经理办好此事。”

众人起身端杯。

骆涛笑着跟每一个人碰杯。

杯中酒饮尽,“大家都坐。吃菜,吃菜。”

看着颇为拘谨的他们,骆涛也不打算长篇大论同他们讲些什么大道理,俗话说大道至简,喝酒吃菜才是正经事。

这刚喝一杯浓香白酒,现在正好需要吃几口菜来压压惊。

首节 上一节 585/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