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578节

看手感:自然成熟的西红柿手感柔软,即使柄处有点绿,但红晕处仍然还是十分软。

在万和的指导下,骆涛摘了一个他个人非常满意的西红柿,拿在手里端详了一会儿,还掂量了一下。

“这一个西红柿得有一百多克重吧?”

“这个差不多。”

骆涛一面手擦着西红柿,一面问他:“这个重量是大还是小?”

他对蔬菜的产量还是十分在意的,最为主要的是现在的老百姓对冬季蔬菜的口感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没有毒,他们是不会考虑到这一点。

从实际情况出发,他们现在也是不会考虑这一点,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让老百姓冬季吃上新鲜的瓜果蔬菜。

然后再谈口感是好,还是差这个问题。

现在的最大的任务就是“量”要大于“口感”。

“这属于是正常的果儿,在采摘初我们做了一个测试,冬季大棚西红柿最大果儿重是两百克左右,最小果儿重是七十几克,平均果儿重一百四十克……”

“哦,那和夏季果儿相比,有多少差?”

骆涛也是第一次关心这一个果儿的重量,平时就顾着吃了,那还会在意这个。

今儿个正好有专家在,问清楚了自己心里面也好有个底。

万和没一丝由犹豫,这些数据早就印到了他的脑子里了,脱口而出:“冬、夏季结出的果儿平均重量有着几十克的落差。”

一个就是几十克的落差,这上百亩那得亏多少钱啊?骆涛在心里盘算了一下。

也来不及吃手里已经擦干净的西红柿,问:“这个能不能想法子改变一下?”

“理论上是可以是做到和夏季果儿一样,但是由于现在各方面的技术原因,一时恐怕做不到。”

“不要告诉我做不到。”又瞅向田浩,“你们有没有针对性的这个问题研究过?”

田浩不慌不忙,这就叫心里无鬼,人不慌。

“问题出来之后,我们就立马会同各组专家讨论了这个问题,……同农科院的崔教授研究种子问题,又联合了市塑料工业学校的几位老师攻克大棚塑料布……现在还在研究中。”

他讲的还是十分全面,也是把冬季果儿产量过低的原因说了出来,一是种子本身问题,二就是气温低的问题。

这就跟塑料布有很大的关系,塑料布保不保温,……同时他们也拿出了一套解决的方案。

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骆涛还没有来得及了解。

在知道他们对此事是关注的,骆涛也不再深究这个问题。

不过还是嘱托了一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要拖,也不能不管。”

又指着侯明说:“你们回去开会,在种子研发和大棚其他设施研发上,还要加大投资力度。

既要产量,也要质量。”

【月票推荐票】

第619章 谁让咱干这个的!

在他们的陪同下,骆涛先后视察了西红柿、黄瓜、茄子、菠菜、沪海青等蔬菜区。

一圈走下来,他本人对于他们这一年来的工作还是非常认可,他们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拉起一支专业化的农业队伍,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如今西昌菜篮子工程在管理和技术上虽还不能跟发达国家相比较,但现在也算是初具规模。

其所欠缺的无外乎就是时间,只要再给西昌菜篮子工程一些时间去研究。“既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好!”这决不是一句空白的口号,而是一句实实在在的承诺。

加上现在上面对这项工程的重视,相信要不久中国人一定实现这个宏伟且又十分质朴的愿望。

当然这有了上面的介入,今后西昌菜篮子的布局就要有所改变,不能再一尘不变的继续走老路子。

………………………………

西昌菜篮子驻双各桥村办公室。

骆涛同大家在这里开了一个临时的小会。

小小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门外也被围个里三层外三层。

大家伙这是都想听骆涛讲话。

先是肯定了同志们这一年来辛勤付出,接着就是部署今年冬季蔬菜的配给问题。

他们一个个都拿着小本本,会精聚神准备记。

看着他们这架势,骆涛一下子就想到隔壁那个国度,也仿佛想到了那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小胖子。

个个都犹如史官一样,不苟言笑。

“今年不同往年,西昌菜篮子再也不像之前那样小打小闹,以小作坊模式存活,而是要迎战极其残酷的市场。

从这个月初起儿,我们就已经在小心谨慎地做了一些试探性的销售,反响也都十分不错。

但是我们也要记住这只是一次试探,只有参考价值,除此再也没有别的价值可利用,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真正的战斗还没有打响……

眼瞅着金秋的十月就要结束,寒冷的冬季就要到来。

打今儿个起决战的冲锋号就已吹响,我希望大家提前做好迎战的准备工作,……

大家要拿出百倍的信心,来面对西昌菜篮子这第一次来自市场的挑战。

你们要合理科学的组织好乡亲们采摘过冬蔬菜,调配、研究好京城各大菜市场的供给量,还有就是运输这个方面,虽然密云到市区距离不是太远,但你们要考虑一下京城冬季存在的恶劣天气等因素……

另外一个也是最为实际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价钱,一定要尽量做到物美价廉,让我们西昌菜篮子的蔬菜能走进千家万户的饭桌上。

……接下来的日子必将十分忙碌,在这里我提前给大家道一句:辛苦了。”

骆涛话音刚落地,会议室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他们这帮年轻人为接下来的挑战而兴奋,同时,也为骆涛这句“辛苦了”而感到高兴。

看着面前这么一群小伙子,他们现在都是西昌菜篮子的临时工,也大都是京城农业学校或者是农科院的学生以及从业人员,看着他们骆涛还是忍不住想夸一夸他们。

“这两年大家伙一直在跟土地打交道,严寒酷暑都在蔬菜地里穿梭,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的罪……一句辛苦了,道不出你们这两年来艰难、寂寞的岁月。

……我也没有听到谁怨过,谁发一句牢骚,我听到最为让我难忘的一句话就是:谁让咱干这个的!

这话说的太好了,也太对了。

学农就要吃苦,不是享福。

你们的福是老百姓吃的饱,穿的暖,……”

在这里骆涛不得不佩服这些二十岁出头,刚从学校毕业就来到田间地头工作这帮农业小伙。

看到他们,骆涛才越来越明白,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是由一小撮人领着大部分来完成的。

国家进步真正要靠的是一帮埋头苦干的实干家,而不是一群搽油抹粉,只会夸夸其谈的人。

学农是人类目前列出的学科里最为辛苦的一个专业之一,也是二十一世纪最为出名的冷门专业之一,学习这个专业,然后从事这个专业,除了热爱恐怕就没别的了。

就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农业学家,除了袁老,恐怕再也不知道别的。

你不知道千万不要怨宣传的不够,要怪就怪当下的生活节奏太快,你没有时间去了解这些。

农业看似“土”,没有搞汽车、飞机、手机那么高端;看似不挣钱,没有搞金融来钱快;可她却用占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养活了近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口。

地球上的国家大体上是进入到了工业阶段,但是农业仍然肩负着一个国家是否能稳定的基础(内部稳定)。

这次讲话结束,会场再一次爆发雷鸣般的掌声,骆涛很肯定的感受到这次的掌声要高过上次,不论是在力度上,还是在时间上都远超上一次。

而且,他们看向骆涛的眼神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一开始见面的敬畏,到现在的认同,他们这是把骆涛当作自己人来看待。

大话,客气话,场面话也都说的差不多了,骆涛也不多赘述别的,相信他们在没有耳提面命下,也能做好交代给他们的任务。

唠了几句家常话,散了会,骆涛一行人趁着天色还没有黑,又去了村里的职工宿舍,真正做到嘘寒问暖。

骆涛这是他第二次来职工宿舍考察,十分认真的参观,看到什么都要问一问。

吃喝拉撒睡,就没有骆涛不关心的问题。

在他看来只要先解决了这五个最基础的五点,其他的问题都可以慢慢来。

“吃的好就好。”

“睡的好就好。”

“……”

虽然生活的十分俭朴,但同大家聊的时候是能感受到他们个个都非常地幸福。

至于这个幸福感到底来自于哪里?他一会半刻也说不清。

待天色落下帷幕,骆涛在临走前留下一句:明儿个请你们吃个饭。

一行人就趁着夜色回到了城里,来这边应付酒局。

对于这种酒局骆涛是打心眼里不喜,可这为了大局,自己的小脾气也要收一收。

“张县长,那这运输车队的事我就拜托给县里了。”举杯言道。

西昌现在虽然家大业大,但是至今也没有组建一支强有力的运输车队。

现在还保持着一个地区二三辆小卡车的配制。

这也不是骆涛不想组建运输车队,实在是因为有一大堆错综复杂的问题摆在眼前。

如今的小卡车不好买,这都改革十年了汽车行业还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就算骆涛有门路,再加上有上面照顾,也不过是一个地区弄几辆小卡车解决基本的运输问题。

还有就是运输车队这一块儿,现在还牢牢掌握在国字号手里面,西昌真想要现在组织属于自己的运输车队,那就必须跟国字号扯牛皮,或者等待时机。

要是今年儿就以这种运输模式来迎战市场,结局都不用想就知道会是怎么样。

在公司或者是说公司在法律规定不具备运输条件下,只能借助地方组织的力量。

“骆先生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西昌菜篮子如今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事,这不光是西昌公司的事,也是我们密云政府的事,……

这也是我们县组织工作做的不到位,是要批评的……”

张东风举杯圆滑的说了一大堆客套话。

在他讲完话,“张县长言重了!”然后笑盈盈举杯与之相碰。

在人前两人都互称对方的官衔,私底下则“老弟长老哥短”的互相称呼。

这里面有避嫌的因素,也有远避的原因。

首节 上一节 578/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