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306节

“这位是我太太朱霖,是位演员。”

王局长看着朱霖好几眼,心里想:“这女人也太美了,比电影里的明星都漂亮,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白瞎了。”

仅仅就看了几眼,他就不敢多看,怕眼睛会不翼而飞。

“您好朱霖老师,你演的戏我可是都看过。先恭喜你得了今年大众百花影后,也欢迎你来我们平江拍戏。………”

王局长要不是受身材的限制,就凭这张嘴,那也早就平步青云了。

“王局长言重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拍出群众喜欢的影视作品,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随后骆涛也给他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儿子小十月。

反之王局长也为骆涛一家三口介绍了今天来的这几位平江文物系统的专家。

“这位老先生是我们平江资历最老,原平江大学副校长,如今的平江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专家陈长更,陈老。”

这位老先生身着一丝不皱的藏青色中山装,另戴着一副老花镜,净面长无须,柱一拐杖。

看年龄怎么也得有古稀之年。

“陈先生好,久仰大名。”骆涛也就是随嘴说,把平常与陌生人交往最常说的话说了一遍。

这要是一般人准是接着,您客气,久仰大名等云云之类的话。

今儿便遇到了怪人。

“不敢当,听王局长说,你是伯老的入室弟子?”

伯老一些亲近之人,学生等对张伯驹先生的敬称。

这陈老先生一开口就能闻到了火药味。

骆涛对此仅仅笑笑,还是非常客气道:“张先生抬爱,小辈我也是厚颜入门,当不得陈先生这句入室弟子。”

骆涛想着反正自己是了张先生认可的弟子,就不要管他真传,还是入室。

这位陈先生对骆涛的显然是不买账的。

“哼!今天咱们就不多过问你是不是伯公的入室弟子。听说小友在鉴定方面也是很有建树,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让我们涨涨见识。”

陈先生这是下战书了。

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骆涛对此也没有感觉到大惊小怪。

跟着来的朱霖倒是担心了起来,一进屋她也感觉到了这一屋子的火药,虽不明白其中只关键,但也知道不可小嘘。

她有点紧张,拉着小十月的手,默默做着丈夫的坚强后背。

“陈先生言过了,晚辈也是刚刚学艺不久。谈不上谁指教谁,今天就是咱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切磋、学习。”

骆涛是尽量表现出自己谦虚知礼的好形象。

任由他们猛拳呼啸而过,我自轻柔如水似棉。

骆涛表现的气度让他们这一帮斯文不好再咄咄逼人。

王局长在他们之间的交锋,宛如世外之人,一直在旁边旁观,不曾出言阻止。

现在见双方势头,逐渐趋于平和。

他笑着说:“几位都别站着,快请坐。”

又简单聊了一会,才进入今天的正题。

王局长让取来了那副疑似五代董源作《赏雪图》其中一部分他的画作雪竹寒林。

现在的字画鉴定专家,还是很少戴手套。但今天王局长倒是给准备了好几副。

“骆先生请。”

这画作还没有打开,骆涛就咯噔一下,看这装裱也太差劲了,怪不得会被人遗忘在角落里。

此画装裱用的是手卷的方法,手卷,手卷是比较复杂的一促装裱形式,也是最早的装裱形式。

骆涛把画拿在手里也没有客气,就平铺在桌案上,缓缓展开。

这雪竹寒林画的还真有点董源南派山水画的意思。

布局巧妙,着色轻淡,水墨绘烟云湿润的江南山水。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又时而有设色浓重、山石皴纹之笔。

不细看此笔无甚,细思就感觉不对。

骆涛心里对此画已有章程,但为了找到更好的依据,骆涛便进一步对纸张做起了鉴定。

这是他家的看家本事。

观看了良久,同时心里也打好了腹稿,合上画卷。

这些人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要不是他们看骆涛这么认真,早就喊停了。

王局长笑眯眯问道:“骆先生,这画?”

“段不是董北苑所作!”

骆涛此话一出,他们虽没有出言相讽,但已用表情表达了出来。

意思就是:废话,这是我们早就验证出来的事,用不着你来承认。

王局长也是一脸失望。

“今天劳骆先生您给掌眼。……小刘把画收起来吧!”

“慢着。王局长我说这画不是董北苑所作,是实话,但我没有说这画没有历史研究价值。”

骆涛说话就喜欢吊人胃口,众人都纳闷了,骆涛这话什么意思?

虽然说此画是后人所仿作,但是它的年头要是够了,那也是非常有收藏价值。

骆涛笑着问几位老先生,“不知道这画几位先生,认为是何时何代?何人所作?”

【月票推荐票】

求票同志们!!!

第409章 王局长很坏

——

面对骆涛的提问,他们也不敢拿大辈摆谱,都说人老成精,这话一点不假。

他们在骆涛的言语间,仿佛嗅到了落败的气味。

几位非常严隶认真地交换了一下意见。

由陈先生说:“我们几位都认为是明人之作,…………

纸张颜色黄,厚,韧性好,这都是黄麻纸与麻沙纸的特征。我们以此推断是明作。”

骆涛想想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他对他们的话并没有及时去反驳,而是再一次展开此画。

“我不认同几位先生的看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再一次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看来今天不分个谁强谁弱是不行了。

“骆先生,口说无凭,请赐教。”

“张先生说笑了,不敢言赐教。……我认为此画用纸应为北宋后期,出自咱们平江承天寺的金粟笺。”

金粟笺,全名为金粟山藏经纸,因浙省海盐县金粟山,山下有金粟寺,寺中藏有北宋质量优良的大藏经纸,纸上有朱印“金栗山藏经纸”而得名。

《金粟寺记》:“寺先有宋藏数千轴,皆硬黄复茧,后人剥取为装贉用,零落不存,世所传金粟山藏经纸是也。或云唐藏矣。”

其纸张纸厚重,纹理粗,精细莹滑,纸面仍然黄艳硬韧,墨色如初,黝泽似漆等特点。

此画虽然有破损,没了莹滑之感,但画作的墨色呈现,确如书所记一样。

《金粟笺说》载:“金粟,法喜造纸大小相同,度以宋三司布帛尺高一尺七寸有奇,长三尺三寸,质料用茧纸(皮纸)兼硬黄法也。”

此画所用纸张尺寸也完全符合要求。

还有一点就是此画所用纸张留有一个年号“元丰”,元丰为北宋神宗时年号。

这个年号共用了八年,但在北宋的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特殊性。

乌台诗案的发生,《资治通鉴》的完成,宋徽宗的出世,都出现在这八年间。

主张金粟笺是宋代纸的观点,是明、清学者从当时各寺庙所藏经藏中有宋代至和、治平、熙宁、元丰、元佑等年号而给出的鉴定依据。

当然也有人不认同。

骆涛把以上自己认为的观点说给他们听。

经骆涛把这个重要的证据拿出来,陈先生好像是想到了什么,赶紧睁大了眼睛,找那两个字。

他年老眼花,这还真不好找,骆涛也是好人做到给他指了出来。

“陈先生,您看这竹石之间是不是?”

他顺着骆涛手指的之处,在竹石留有的空隙之间。

快要贴着看,他才看清“元丰”两字。

待他确定之后,立身扶好眼镜,看了骆涛两眼,“呵呵呵!后生可畏,今天我输的心服口服。”

陈先生的肯定,其他几位就比较骚动了起来。争先恐后,拿着骆涛的依据进行鉴定。

这场面整整持续了半个钟。

王局长在文物鉴定上半吊子货,骆涛说是宋人所画时,又是引经据典,他已信了几分。

后又得到了陈先生的认可,他就内心狂乐,以不关心其它。

“骆先生,要是没您来给我们掌眼,我可要犯了大罪,……咱们国家可真又要遗失一件国宝,…………”

他夸骆涛不吝好词好句,对自己不查让国宝蒙尘,又是痛心疾首,几欲落泪。

“王局长太过抬爱,就算今天没有我,我想这国宝有几位在也不会蒙尘。……”

骆涛这话是没有说错,要是他们都不谨慎,鉴定时认为是明仿作,不存心疑。

此时这画有可能就在文物商店了。

首节 上一节 306/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