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22节

“这个是挺麻烦的,哥,那咱卖多少钱一个呢?”

骆涛低头沉思了片刻,便问老张头:“你们厂有做这个吗?”

“那倒没有,那么大的家具厂做这个干嘛”

骆涛撇撇嘴,想说那么大不还是倒闭了。

老张头是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这,不然必须怼他,倒不倒闭心里没点数吗?

“呃,那咱们要商量一下,五毛怎么样?”

骆涛主持了一下这个影响后世几十年的商业会议,被史学界称为“马扎价格统一会”,又建议了一个价格。

“屁吧!就不说这木料,就凭我做的就不值一块钱吗?”

老张头很生气,这是对他艺术的轻视啊!

这年头你和谁说木料啊!有几个人认,你?还是算了吧!现在充其量还是个不干木匠活改拉板车的脚夫。

“我看老爷子说的挺合理,反正是试试水,不行我们自己留着用”

侯明很有见解的说了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

想想也是,反正明天就不做这个了,主要看看春风吹了快一年。

京城下乡的知青不敢说回来完了,那也差不多,也不知道现在的京城人民对家具的需要是多少。

伟人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自己真要去办家具厂,那必须先了解市场需求,争取在还没饱和前吃上一块肉,最好在市场最饥饿前的时候进入。

需求来临之前入手,你便具备了迎接的能力。

“那好,我们都出去溜溜,看看怎么个情况。”

三个人就拉着板车往煤市去,街上人很少可以数得过来。

骆涛暗骂自己是不是脑子瓦特了,这都几点了还出来出摊。

你说说这两位,就没一个知道的吗?

我想不起来了,你们也想不到吗?

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难道干木匠掉智商吗?

出来了就不能轻意的说回去,开弓哪有回头箭,回来的也是对方射过来的。

这街上的人都是啥意思?这眼神是嫉妒啊!

不行,得离开这是非之地。

骆涛便和老张头和侯明快速的离开,他们也感觉了异样。

很快便到了和煤市街相接的大栅栏。

嗯!

这边的人明明感觉多了不少,现在出来买东西的都是清尾的货,便宜也有点损坏,这个时候的人,不太挑这个,能吃就中啊!

还有一些应该下了班,自己回家开小灶的人。

街上也不那么冷清,也没有多少人注意他们,谁都有谁的事。

待了一会也没有人过来问话,三个人目光对视了一下。

“过来看看,过来瞧瞧了。

真正的清仓,真正的甩卖,你不用问价,我也不用讲价,随便挑,随便选。

全场卖一块,买啥都一块?”

最后一句就算了,凑个韵,那板车和三个大男人还是值不少钱的。

看看他们俩什么眼神,羡慕嫉妒,怎么就把他们两个给带出来了,和黄援朝差了太多。

这二位就别提了,脑子反应太慢,顶多是个只有两句词的大龙套,“嗯……,啊……”这都是照顾了。

骆涛抬脚就给侯明一下,不给点提示是不行,嗯!还行知道接话了。

“叔叔大爷,大姐奶奶们可怜可怜我们吧!三天没吃上一口热乎饭了”

抹了一下脸,这货真没法救了。

不过还真来了一个中年大婶过来问:“你们这怎么卖的”

“这个便宜,用的料子都是上好的槐木,没有一块是以次充好,就一块,婶子您看看这做工这手艺,这可大的四九城少见了”

“做这的老师傅都八十多了,纯手工,做一件都很不容易,一块不算多”

骆涛也不看老张头的脸,就说大了几岁怕什么,还有炸弹没说呢?

你鼓着腮帮子不累啊!笑眯眯的对这大婶倾心推销。

“你这太贵了,供销社才几毛钱一个”

“婶子,咱不比价格,比质量,您拿一个看看怎么样”

她随意拿了一个,在手来回的看,收放,“啪”啥意思?怎么掉地上了。

“对不起,对不起啊大兄弟,实在不是有意,手有点不稳,你看看有损坏吗?如果有我买了”大婶子很诚恳的道了歉。

骆涛也没和她发火自己拿过来看了一下,还好没有太大事就擦点皮毛。

“唉!算了,东西也没多大点事”

大婶子感觉有点歉意,想把这个马扎买回去:“大兄弟,这个我要了,嗯,这是一块钱”

看了一下那几张毛票,唉!爷们什么时候穷成这样了。

一分钱也是钱,蚊子腿也是肉,现在一碗豆汁才几个钱。

接过钱“好,好,您有需要再来”

这番事故也引了不少人看热闹,你们不能光看不买啊,几个人凑凑也行,那怕推荐票也行啊!

大多数人都嫌太贵,七嘴八舌的说话又扯了一会,最终以七毛一个全部出售了。

这生意做的太没有低线了,对不起那个帮忙开张的大婶了,有缘再见必须补尝。

看着手里一把钱,一算才八块。

嘿嘿!够吃一顿了,看看这腹黑的嘴脸,在这个别人家还为下顿着想的年代,他一顿就要干掉八块钱,腐败了。

消息还是探听到了一些,大批知青回城,老三届和新五届的知青年龄都不小了,也都到了适婚年龄。

回了城户口和工作办好之后,就剩结婚了,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插队的地方找个,也多有张家那样的事。

又多问了些,了解到现在大多都在跑户口和工作,结婚的也有,但也不是很多。

看来明年会有个结婚的小浪潮,如果没记错大批知青回城是在一九八零年底结束的。

还好吧!明年的事还不少呢!

***作者有话说***

知青的户口问题太严重,新五届有的随人走的,大部份是没有跟着走,老三届的就不知道了。望诸君有时间校正下。

终于寄出去了

第28章 宴请

从那天之后,马扎也不做了,没事就骑车逛逛附近的旧货站。

家具是不买了,太多没地方放,买了几件瓷器、笔洗和几幅近代大家的画。

最喜欢的是一只雍正青花寿字碗,洁白中又透着淡雅,素静自然。

此碗共有九行,每行有五个寿字组成,显示出他地位的崇高,九五之尊,寿比天齐,寓意好啊!

骆涛敢断定这肯定是雍正吃饭的,应该不怎么常用,没有一点损伤,看来碗是比后宫女人要多。

这是在早市买的,这个早市有点太早,天没亮之前,就有一群人聚集在一块,卖些见不到光的,天刚发白人就都全不见了。

骆涛原打算来这换些粮油布糖工业票的,没有想到就看一个大爷带了一只碗来卖,还有一些菜。

这个早市过后还有一个见光的早市,不要说是什么黑市,我年龄小不懂。

骆涛借着马灯看了一眼,心里很喜欢,反复的看闻,认为是个老东西,抱着这年头假货少的想法。

便用五斤粗粮和五块钱买了下来,然后又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换各种票,全是用钱和粗粮。

介绍一下正经儿的早市,早市,夜市等集市兴起于南北朝,隋唐时期得到发展,入宋以后如雨后春笋般成批涌现。

各地称谓繁杂,大致可分店、步、墟、市几类。北方多称“集”,而南方多称“墟”。

乾隆时期的东西可以说是五彩缤纷,显的雍容华贵,涌现了大量西方元素,比如珐琅彩。

不喜欢是不喜欢,人活着没必要和钱过不去。

也收了一件底部有点小缺的乾隆官窑窑变釉双耳瓶。

此瓶颈处有十数条灰白色呈雨滴落下之式的彩绘,看着很俗,但不得不佩服工匠技艺之高绝。

以上便是这阵子收获了,也有好多好东西,可惜没什么好地方能保存它们。

从前阵子收旧家具时就开始注意了,最好是在百花深处,再好点隔壁就成,盯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就问你怕不怕。

如果远点也行,最好在西城这片,可以让老张头去看家。

如果买了让他去,我想他肯定屁颠屁颠的去,他现在住的地方,真施展不开他的本事。

也让他们都没事多打听,打听,不需要太大了,钱也没有那么多,如果能用一千块钱买一处三进的大宅子也不是不可以哈。

事先说好咱的头硬,不怕馅饼大砸烂头。

好事就不想了,干正事要紧。

中秋快要临近,上次朱霖来家里玩,骆涛和父母商量了一下,中秋能不能一块过。

两边太巧了,一边男孩独子,一边是女孩是独女,父母的年岁都差不多大,文化撇一边,谈亲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带进来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然就变味了。

这事也和朱霖商量了一下,她也认为可行。

骆家做为好几代老京城人,自然就成了东道主,来宴请解放前后才成为新京城人的朱家三口,八月十二送去了请柬,中秋之夜相约西单同春园。

前几天光顾着送请柬了,东西忘了,要说什么呢?不过是五斤亲手酿的葡萄酒,还有两张亲手打磨的逍遥椅。

首节 上一节 22/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