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12节

骆涛一看就知道气消了,可以谈别的了。

道:“今夜真加班吗?要不请个假,周末还加班多没有意思”

朱霖心平气和的说:“下班了去哪?”

骆涛很不要脸的说:“老莫怎么样?我还没去过呢”

“那好,你先回去吧!我下了班就去”

“得嘞”

朱霖便回去继续工作了。

大爷这时出来:“兄弟,看不出来啊,真人不透相,啥时有空给老哥哥我传授几招”

骆涛听到这话,甚是鄙视他了,这么大岁数了,想什么好事呢?

真想和他说大爷保重身体,不出意外二十年后就可以了。

装逼的回道:“这有什么的,主要是咱长的人见人爱,追我的人都到五棵松了。

谈不上指教不指教的,有时间咱兄弟互相探讨”

临走之前把那包牡丹扔给了他,这画面太t嘛感人了。

……

老莫西餐厅,是指位于西直门外大街135号的莫斯科餐厅。

看了看时间感觉差不多了,便点了俩份西餐,今天咱也来个,老大爷找洋妞——开开洋荤。

不一会,朱霖便来了,骆涛就递了一张手帕给她擦擦汗。

见她坐下,便问道:“今儿怎么来的”

她回道:“骑车,等公交太慢,怕你等急了”

骆涛一笑:“还是媳妇知道疼人”

朱霖佯装生气道:“谁是你媳妇,别自作多情”

自顾自的吃起了牛排。

说“今儿,怎么想吃这洋东西,你可是不怎么爱吃这的”

骆涛回道:“嗨,洋人弄的东西,你别说就有那种调调——浪漫”

“嘁,你还懂浪漫呢?”

“小看人了不是,以后你想来,咱天天来,不差钱”

“就吹牛吧你!这阵子你忙什么呢?不会又是去扶老奶奶过马路吧!”

骆涛笑着说:“扶了几个,后来那片就没有老太太过马路了”

朱霖好奇道:“怎么了”

“嗐,我也是好心办错事,人家刚过去,我又给扶过来了”

朱霖笑骂:“你这是好心办错事吗?你这是缺德”

骆涛笑笑也不接这话,本来就是说给她逗闷子的。笑话一说,大家一乐,聊天的气氛就有了。

便给她说这阵子发生的事,没有说写小说的事,还不知道能不能过呢?

“啥?一万块!你可不要再做了,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骆涛宽慰道:“就干了一次,那老外也是傻大方,再说了也没有坑他,再怎么说也是古董,现在不值钱以后就说不准,他不过提前投资了”

朱霖正色着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骆涛笑着连连称是。

有一个关心自己的女人真好。

伸出手抓着她的手说:“有你真好”

她害羞着说:“你才知道啊!下周未你要陪我香山拍照”

骆涛疑惑道:“去那拍什么,颐和园不好吗”

有点质问道:“我想去,你去不去?”

“去啊,我也感觉下香山风景”

……

饭后结算好账便离去了,两人走到了没人的地方,又亲亲抱抱了一下,把她送回家,骆涛便也回了家。

第15章 过稿

天气是一天盛过一天的热,穿着白色背心的骆涛,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这该死的天气,真的要热死人。

上班上的心烦气燥,还时不时的搬弄东西,全是大笨蛋,那么重,死沉死沉的。

恨恨的说:“有条件了,我非得劈几个这么沉的小叶紫檀过过瘾”

玩归玩,闹归闹,正事还要做的,东搬西挪,累的跟孙子似的。

……

带着一身臭汗回家了,车子骑起来风吹着是真的解乏。

骑着骑着就听人叫住了骆涛。

“小涛,你的信”

骆涛回头一看,原来是开油盐店的王大爷。

油盐店还没进入二十世纪就没有了,好像在九十年代就很少见到,七八十年代最多,有大有小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里面卖的很杂,也很丰富,后来改为副食店了。

骆涛便调头回来,一间不大的店铺,里面装满了东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店门的正面和侧面是柜台;柜台后面置一橱柜,柜上就是架,架上放着若干的瓷盆和内装酱菜。

靠墙的货架,摆列了许多货品。

靠窗处是菜床子。

菜床子一般都是用竹板搭成的架子,后高前低靠在墙上,上边码着各式鲜美蔬菜,地上大筐里也装着菜。

另外,柜台下面有几个大抽屉,抽屉下面摆满了坛坛罐罐、小箱、木桶等各种容器,盛放着各种咸菜。

骆涛接过信,一看是《收获》杂志寄来的。

只是一个小信封,里面应该不会是稿费吧?

便道了一声:“谢了王大爷,回见”

王大爷回着:“回见”

现在形容骆涛用翻江倒海也不为过,一路上忐忑不安,就这么推着车子往家走。

进家放好车子,也顾不了身上的臭汗了。

便径直走到书房,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看有一封信和一张汇款单。

汇款单赫然是写着九百二十四块,这是按千字六元算的啊!这对一个新人作家来说真的很高了。

按下激动的心,打开那封来信,稿子已经通过,同时还发出了约稿,如果还有如此作品一定投他们杂志社。

看来他们很看好这部小说,文笔可能没路遥先生好,强在故事好,应该还没人写这样的事。

对不起路遥大大了,《平凡的世界》我就不抄了。

收拾了一下,便去了卧室,找出换洗的衣服,然后到水池边接一了一盆水就往身上浇,一盆接着一盆,浇个舒服。

换好衣服,出去用扫帚把积水清理一下。

然后坐在葡萄架下,看着越来越成熟的葡萄。

感慨着一转眼的时间,都重生三年了,三年来一直老老实实的上班打卡,没出过一点问题。

中间除了去大北窑挣外块和上次跟黄援朝坑老外,再加上这次写小说,再也没有干啥?

对比其它重生者真的是弱爆了,这条重生路不知道被人走过了多少遍,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创新花样。

改革的号角也已吹响,未来的路还是像现在一样吗?是小打小闹的过着小日子,还是乘风扶摇直上九万里。

现在必须要去思考这事了,相信不久“渔夫”这个名字就会出现在大众面前,还要不要继续写小说。

继续写小说有点难,自己是什么情况心里还是有数的。

知识缺乏,文笔只能算是中等偏上。

……

父母相继回来,骆涛便把写小说而且过稿的事,说给了他们听,又把那张汇款单交给老娘苏桂兰。

苏桂兰接过来一看,也是吓一跳,“写小说这么挣钱吗?我和你爸辛苦那么多年才攒了一千多块,你这才多长时间就挣了小千把块”

骆少逸有点嫌她大惊小怪:“你懂啥?老年间那些大家,有哪个是穷光蛋,随随便便就买一处院子,这才几个钱。”

转身又拍了一下骆涛:“一定不要傲娇自大,还要努力的写啊,争取当个大作家,让你爹我也跟着沾沾光”

这话说的不是要我的命吗?这也是要机缘的,如果没张家的事,也不可能想到《人生》。

然后有个框架,知道来龙去脉,写的时候也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

故事的走向也只是相似,可能还是《人生》,不是《山遥路远》。

对那个抛妻弃子的人,也没有太过批判。

看来自己必须要充充电了,再说了现在购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

要想点办法多买些书籍,好好学习学习,争取做个有文化的人,努力吧骚年!

骆涛应道:“必须让您成为大作家他爹”

老娘苏桂兰不乐意的说:“还有我呢?你个小没良心的”

钱自然被老娘没收了,理由就很伟大了,给你娶媳妇用,您老真敢说,三转一响才几个钱,再加三十六腿都多。

再过几年,政策更松点的时候“三转一响”就显的没有那么有档次了。

首节 上一节 12/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