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第180节
“敬胜利!敬老板!”众人齐声低应,声音压抑却坚定,随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两个小时后,林致远看了眼腕表,已近晚上十点,他与周慕云还需赶回日租界。
见他起身,客厅内的谈笑声也随之安静下来。
林致远看向赵天明,“天明,那些孩子,都安置妥当了吧?”
赵天明立刻收敛了笑容,正色回应:“老板放心,都安排好了,我也给他们准备了红包,钱不多,但够那帮小子高兴好一阵子了。”
林致远点了点头,没再多言。他与每个人用力地拥抱了一下,便与周慕云一同悄然离去。
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纽约曼哈顿唐人街,正是早上八点多钟。
街巷里大红灯笼高悬,沿街店铺的门楣上都贴着崭新的春联,锣鼓声与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
虽远隔重洋,此地的年节气氛却比沪市要浓郁十倍不止。
顾晚秋身着一袭绛紫色旗袍,外搭一件精纺羊毛开衫,乌发在脑后挽成优雅的发髻。
她站在客厅中央,从绣花手袋中取出早已备好的一叠红包,含着笑意,一一分发给李振彪、苏曼卿以及几位由顾志雄派来护卫她安全的手下。
行至苏曼卿面前时,她特意多握了握对方的手,温声问道:“今晚年夜饭的食材,可都备齐了?”
“都按您的吩咐准备妥当了。”苏曼卿笑着回应,“除了传统的年菜,还特意买了些波士顿龙虾,让大家都尝尝鲜。”
顾晚秋闻言调侃道:“是给我们大家尝尝鲜,还是专给某人补身子?”
满屋顿时响起善意的哄笑,苏曼卿也不扭捏,落落大方地拢了拢鬓发:“他这段时间,人都瘦了一圈,工作强度又大,自然需要好好补一补。”
听她这么说,顾晚秋也收敛了笑意,理解地点了点头。
林致远安排给詹台明的任务,她自然是知晓的。况且,公司的账目一直由她亲自打理,看着账上飞速积累的资金,她在欣慰之余,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她轻轻拉过苏曼卿的手,“等忙过这阵,我亲自为你做主。女人青春有限,总不能一直等着。”
苏曼卿脸颊蓦地飞上两抹红云,难得地显露出小女儿般的娇羞态,但她眼神依旧坚定:“姐姐的心意我明白,只是眼下,还是国家大事要紧。只要他心中有我,我便知足了,等多久都愿意。”
顾晚秋微微一愣,随即也笑了起来,心中百感交集。
她与林致远,若非在战前便已成家立业,恐怕今日也会如同苏曼卿这般。
此时,十几里外的哈克尼斯教会医院里。
于凤至轻轻放下手中的《华尔街日报》,她的左手正输着液,便用尚能活动的右手拿起话筒,拨通了股票经纪人的电话,下达了几项交易指令。
1940年,她因乳腺癌来到美国治疗,起初是为了多挣点生活费,好支付医药费和子女学费,才开始涉足股市。
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的股市,她甚至请自己的主治医师为她讲解美国的经济周期与行业兴衰。
去年,她用手术费余款购入美国铝业股票,该股在半年内涨幅高达170%,为她赢得了第一桶金—— 3.2 万美元。
挂断电话后,她望着窗外出神。今日是除夕,不知他此刻在国内境况如何?
“蒋妈,”她轻声问道,“给汉卿的支票,确定寄到了吧?”
蒋妈自张大帅在世时就在府中侍奉,后又跟随于凤至远赴美国,两人多年相依,情谊早已超越主仆。
蒋妈闻言,轻声宽慰:“夫人放心,半个月前就已经通过港岛的商行转汇过去了,想必早已到了老爷手上。”
言罢,她却忍不住低叹一声,“只是,您自己还病着呢……”
于凤至只是淡淡笑了笑,缓缓躺回枕上。尽管治疗已持续一年有余,但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仍让她深感疲惫与不适。
她闭目养神片刻,心中已有了新的盘算。待身体稍有好转,她要亲自去纽约证券交易所看一看。
她需要钱,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为了让在软禁中的张汉卿能过上较好的生活,她定期都会寄去大笔钱财。
在她去世时,更是将高达六亿美元的遗产留给了张汉卿。
第326章 交易
利来公司成立于1876年,其推出的首款产品便是用于治疗疟疾的奎宁。
经过数十年发展,公司早已从单一药品生产商,成长为产品线覆盖多个领域的知名药企。
为适应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创始人很早就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并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区域代理授权体系。
此时的远东,虽人口众多,但大部分区域经济落后,医疗资源匮乏。
基于此,利来公司便将整个远东地区的奎宁销售代理权,独家授予了港岛的一家英资医药公司。
日本军方在认识到奎宁对热带作战的重要性后,曾多次试图通过间谍接触利来公司高层,希望绕过正规渠道大量获取奎宁,但都遭到了拒绝。
一方面,美国对代理制度的法律约束极为严格,一旦违规,公司将面临天价赔偿及信誉损失。
另一方面,奎宁作为战时战略物资供不应求,而公司由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理,他们没必要为短期利益冒巨大风险。
此外,日本在亚洲的军事扩张已严重损害英国在远东的利益,港岛的医药公司,自然更不可能把药卖给日方。
因此,林致远在派人接触三井物产在纽约的办事处时,用的借口便是‘公司股东想要私下捞外快’,也只有公司股东才敢做这种私下的交易。
这恰好利用了日方希望绕过正规渠道的心理,即便对方心存疑虑,也不便直接向利来公司高层求证。
这类敏感交易一旦曝光,不仅可能导致交易终止,更会引发商业纠纷和FDA的巨额罚款。
为减轻对方的顾虑,吉米在竹内一行人抵达纽约后,精心安排了一场看似正式的会面。
他以“接待重要客户”为由,向公司申请了一间会客室。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提前在大楼门口等候,亲自将竹内一行人引至会议室。
待双方落座,吉米将几份预先备好的协议推向桌对面。
“我们将通过一家第三方公司与你们签署协议,并且,你们安排的葡萄牙商船必须先开往港岛,然后才能转运到其他地方。”
竹内接过文件,递给身旁随行的法务人员审阅。
片刻后,他才开口道:“我们要求对药品进行随机抽检,货款将在离港时支付。”
吉米摇头,态度明确:“必须要先支付一半,剩余部分,可以在你们验货确认无误后结清。”
竹内沉默良久,他知道这些美国佬就是故意拿捏,但他根本没得选。
最终,他缓缓点头:“可以,何时能够验货?”
吉米指了指协议,“把协议签了,两天后,我带你们去仓库验货。”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加重道:“在美期间,你们必须保持低调。这次交易一旦泄露,不仅合作立即终止,未来也绝无再次合作的可能。”
竹内神情一凛,郑重应下:“我明白。”
双方随即签署了协议。
两天后,在确认由第三方空壳公司设立的账户已收到一半货款后。
吉米带着竹内及其随行人员,驱车前往位于纽约港外约两公里处的一处独立仓库。
吉米打开仓库门锁,侧身催促道:“抓紧时间。”
竹内立刻示意随行的两名化验员进入仓库,为求稳妥,他们不仅检查外围货箱,更特意搬开表层的纸箱,从内部深处随机抽样。
前后共开启二十箱药品,逐一清点数量后,从每箱中各取出一粒胶囊进行检验。
这个时代的药品检验手段极为有限,缺乏精密的仪器分析,很大程度上依赖官方的有限监督与检验人员基础的感官判断。
并且,吉米也不可能让竹内在美国寻找一些疟疾患者进行临床试药。
日方化验员只能将胶囊逐一打开,通过比对药粉的颜色、细腻程度、气味,以及味觉尝试,验证其是否与先前获得的样品一致。
通常化验员会尽量避免直接口服,但竹内为求稳妥,严令两名化验员对每一份样品都进行尝味确认。
两人只能小心翼翼地用镊子蘸取微量药粉置于舌上,一股强烈的苦杏仁味立刻在口中弥漫开来,这与他们记忆中的样品特征相符。
每完成一份样品检验,他们便立即用清水漱口,再继续下一份。
全部检验完成后,两名化验员起身向竹内复命。
只是起身时,二人均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脚步略显虚浮,扶着货箱才慢慢站稳。
竹内急忙问道:“怎么样?药品有没有问题?”
两人晃了晃仍有些发沉的脑袋,其中一人回道:“成分和性状与样品一致,应该没有问题。”
一旁的吉米抱着手臂,语带讥讽,“利来公司的产品怎么可能出问题?我看他们是蹲久了突然站起来,脑部供血不足。”
“再说了,药品是能这样随便尝的?出现些微不适反应,再正常不过。”
竹内凝视着两名化验员,数分钟后,见他们除了最初眩晕外再无其他异常,脸色也渐渐恢复,他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吉米适时指向仓库办公桌上的电话,“请支付剩余款项。”
竹内拿起电话,迅速接通了三井物产在纽约办事处的电话。
约半小时后,电话铃声响起。
吉米一把接起电话,确认款项到账后,朝竹内点头示意:“你们可以装货了。”
几个小时后,待竹内一行人彻底离开仓库区,吉米立即驱车赶往曼哈顿城区的一咖啡厅。
推开店门,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詹台明。只见对方正慢条斯理地搅动着杯中的咖啡,显然已等候多时。
吉米在他对面坐下,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压低声音道:“你要我做的,我都已经照办了。现在可以放过我了吧?”
第327章 后续安排
詹台明抬起眼,将一个牛皮纸袋缓缓推过桌面:“我一向信守承诺,这是你想要的东西。”
吉米迫不及待地接过牛皮纸袋,开始翻阅里面的东西。
当初,詹台明在选择合作目标时,借着采购药品为由,对利来公司的多名医药代表都进行了接触和试探。
虽然医药行业索取回扣已成潜规则,但吉米的贪婪尤为突出。他不仅报价虚高,索要的回扣比例也远超他人。
于是,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詹台明眼中最合适的突破口。
这个时期的美国私家侦探行业已相当成熟,詹台明精心伪装后,来到一家稍有名气的侦探事务所,委托对吉米展开调查。
由于吉米平时生活挥霍、私生活混乱,侦探很快便收集到他倒卖药品、伪造票据、甚至与竞争对手私下交易等多项证据。
这些材料一旦交给利来公司管理层或者执法部门,足够让吉米在联邦监狱里待上好几个年头。
不过,詹台明在要挟的同时,还许以重利,事先给了吉米五千美元作为定金,让他踏实为自己办事。
上一篇: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下一篇:无限:开局捡到一个春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