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77节
但此刻堂屋里却静得可怕,所有人都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攫住了心脏。
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那孩子裹着被子出来,那不是懒得穿衣服,而是活下去的唯一法子。
王老汉送完热水,便离开。随着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堂屋里只剩下木柴燃烧的噼啪声。
李智盯着盆里渐渐冷却的热水,声音压得极低,“卢沟桥村这样,居然还算是好的。那其他地方……”
他的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未尽之意。
徐钊忍不住轻叹一声,“史书上轻飘飘一句‘崇祯年间大旱’,背后却是藏着累累白骨。”
“我们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改变大明的命运。”D大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不是让大明走向夕阳,而是让它迎接朝阳。”
苏敏冷不丁来了一句,“我们真的能改变吗?”
没有人敢给出肯定的答案,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江导,你说我们能行吗?”苏敏转头看向江叶。
众人齐刷刷的目光看向江叶,眼中带着期冀。
在他们眼里,江叶已经凌驾于所有人,他掌握着未知的力量,他说的话,必然会更有信服度。
面对众人投射而来的目光,江叶声音平静而低沉,淡淡吐出四个字,“尽力而为!”
简简单单四个字。
李智刚说出一个字,江叶便继续道:“想要挽救大明,关键在于‘上下一心’。”
“大明之亡,祸起萧墙。”江叶的目光扫过众人,“就像《红楼梦》里探春说的——‘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屋内陷入短暂的静默。
这席话犹如一柄利剑,剖开了大明覆灭的真相。
朝堂之上,东林、阉党厮杀不休;
庙堂之外,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闯王振臂一呼,义军烽火四起。
“内里千疮百孔之时……”江叶的声音陡然转冷,“关外的豺狼自然能一口咬住咽喉,生生吸尽我汉家血脉三百年。”
(注:我这么写清朝,会不会被人喷死?要喷,也轻点喷。在秦始皇和清朝这块,作者我有点个人主观在。我写的秦始皇,已经让很多人喷了,说把秦始皇写得太好,一群人在喷我,书评区也有不少。惭愧~~虽惭愧,但不改!(*^▽^*))
当江叶提到‘上下一心'时,苏敏和徐钊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他们脑海里同时闪过一个计划,只是此刻不便明说。
江叶瞥了眼腕表,“时候不早了,都歇着吧。”
丁高、王信然、谢明达、张茂,四名军人和江叶主动在堂屋打地铺,权当守夜。
其余人挤在隔壁的土炕上,这一夜谁都睡不踏实。
硬邦邦的土炕硌得人腰酸背痛不说,一群挤作一团,呼噜声、磨牙声此起彼伏。
最惨的是靠墙那位,半夜还被冻醒了两回。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婆婆走进堂屋时,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娘?怎么了?”李娘子跟出来,话刚出口就倒抽一口冷气。
堂屋里整整齐齐码着一人高的棉被堆,崭新的青布被面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最上头那床还摊开着,厚实的棉花蓬松饱满,怕是塞了十斤新棉都不止。
“贵、贵人们……”李婆婆看向江叶。
江叶笑着道:“劳烦嫂子去请里正过来一趟。”
王老汉急匆匆赶来,一进门就愣在了原地,眼睛死死盯着那些崭新的棉被。
“这、这是……”
“烦请老丈把这些分给村民。”江叶指了指被褥堆,“每家两床。”
王老汉的嘴唇剧烈哆嗦起来,突然扑通跪下了,“恩公啊!这、这够全村人过个好冬了!村里人再也不会有人冻死。”
“快起来。”江叶连忙扶住他,“趁着天早,赶紧分下去吧。”
王老汉踉跄着冲出门去,沙哑的嗓音响彻整个村落。
“领被子喽!每家来个人!贵人给咱们送棉被了!”
不过半刻钟功夫,李家院子里就挤满了人。
打头的赵三刚跨过门槛就愣住了,这个平日最硬气的猎户,此刻盯着棉被堆,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身后跟着的汉子们更是鸦雀无声,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在晨雾中此起彼伏。
“排好队!”王老汉维持着秩序,“这些都是公子、小姐们的恩典,每家两床!”
铁匠张第一个接过棉被,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江叶等人重重磕了两个响头。
冻得硬邦邦的地面上,顿时传来沉闷的‘咚咚’声。
后面排队的人见状,纷纷效仿。
每个领到棉被的百姓都要跪下磕头道谢,任凭丁高他们怎么搀扶都拦不住。
王老汉在一旁劝道:“恩公们就成全他们吧。这头要是不磕,怕是要惦记一辈子啊。咱们穷苦人,也就这点心意能表了。”
晨光中,那些常年被生活压弯的脊梁此刻挺得笔直,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都淌着热泪。
王老汉抱着被子,对江叶深深作揖,“老汉代全村一百三十七口,谢过诸位再生之德!”
第109章 京师
江叶一行人的马车渐渐消失在官道尽头,卢沟桥村的村民们仍站在村头的雪地里久久不愿散去。
不知过了多久,铁匠张突然挠了挠头,“他们两辆马车坐了十一个人,那些棉被是咋运来的?”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李二狗瞪大了眼睛,“对啊!昨儿他们来时就带个小包袱,哪装得下这许多?”
“该、该不会是遇上鬼了吧?”赵三突然哆嗦着说道。
霎时间,所有人只觉得一阵刺骨的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天灵盖。
“胡吣什么!”铁匠张最先回过神,粗声粗气道,“哪有鬼大白天出来送棉被的?”
“就是!”孙老头不满的瞪了一眼赵三,但嘴上却说道:“就算是鬼,给咱们送棉被的也是好鬼!”
又有人出声道:“莫不是神仙下凡?神仙见不得百姓受苦,来拯救咱们的?”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李二狗突然想起什么,“那、那些棉被该不会是天上的云彩变的吧?等会儿就没了吧?”
“快回家看看!”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村民们顿时作鸟兽散。
当各家各户掀开炕上的新棉被,摸到厚实温暖的棉花时,所有人都把心放回到肚子里,心中越发确定,他们可能遇到了救苦救难的‘菩萨’。
王老汉站在自家院门口,望着官道尽头早已消失的车辙印,突然对着远方深深一揖。
“神仙也好,贵人也罢。”老人喃喃自语,“这世道,总算还有人记得咱们这些草民的死活。”
李娘子收拾西屋时,就见着炕上整整齐齐码着六套崭新的棉衣。
最上头是两套深褐色的老人款式,针脚细密厚实;中间两套靛青色的女装,领口还绣着素雅的缠枝纹;最下面则是两套小巧的童装,袖口特意加长了寸许,显然是为了让孩子能多穿两年。
“娘!娘快来!”李娘子的声音都变了调。
李婆婆匆匆忙忙赶来时,正看见媳妇拖着两个鼓囊囊的麻袋。
解开绳结,白花花的大米和白面晃得人眼花。
米袋底下还压着个蓝布包,一打开,十两一锭的官银排得整整齐齐,少说也有百两。
“这、这……”李婆婆惊得说不出话儿。
去岁时,儿子尸骨未寒,她们婆媳抱着发烧的狗儿,三个人盖一床破被瑟瑟发抖。
那时她以为,他们孤儿寡母熬不过来年的冬天。
没想到,她们竟遇见了这等好的贵人。
李婆婆的眼泪落在银锭上,她突然拉着媳妇就往门外走。
婆媳俩朝着官道方向‘扑通’跪下。
李婆婆布满老茧的手抓起一把雪,在额前擦了擦,然后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贵人长命百岁!贵人公侯万代!”
呼啸的北风卷着雪花掠过村庄,但此刻每户人家的窗缝里,都透出了久违的暖意。
两辆马车碾过积雪覆盖的官道,终于在天色将晚时抵达了广宁门(注:今广安门)外。
远远望见那巍峨的城门楼时,车厢里顿时爆发出一阵骚动。
“快看!那是箭楼!”李智半个身子都探出了车窗,寒风把他的脸吹得通红,“我在老照片上见过,原来实物这么壮观!”
“都别急,一个个下。”
车刚停稳,一群人已经争先恐后地跳了下去。
老鹰仰头望着高耸的城墙,喉结上下滚动,“这高度,怕是得有七八米吧?”
孙琦已经悄悄摸出了手机,借着斗篷的遮掩,对着城门连按了几下快门。
李智拿着手机,准备镜头对准城楼上巡逻的明军。
“收起来!”江叶压低声音提醒,“现在特殊时期,稍有不慎,会被当做后金的细作。你们都给我悠着点。”
他可不想再去牢里一日游了!
在江叶的再三叮嘱下,众人收敛动作,不敢再明目张胆的拍摄,而是改成偷偷摸摸的拍摄,等所有人都拍得差不多后,一行人这才排到入城队伍的末尾。
排队时,张茂注意到守城兵丁正在严查每个入城者的路引,时不时还有人被拖到一旁搜身。
“查得这么严?”老鹰皱眉。
前面一个挑柴的老汉回头道:“客官是外地来的吧?自打鞑子破了蓟镇,京师就戒严了。听说前两天还抓了几个奸细呢!”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