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61节
池可可和陈默两人则是与负责后勤的将领,一起统计安西军缺少的生活物品,方便后续众人购买相对应的物品。
邹美霞则被王大夫请去了伤兵营。
而李立诚和刘浩则负责记载安西军的一切。
夜色渐深,月影西斜。
当安西军将领们再三催促众人休息时,江叶看了看时间,已是凌晨三点多。
“各位先睡几个小时吧。”江叶揉了揉太阳穴,“明天还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继续。”
晚睡真的容易折寿。
郭昕亲自领着他们来到一间收拾得格外整洁的院落。
推开房门,崭新的被褥整齐地铺在床榻上,在油灯下泛着柔软的光。
“这是……”池可可摸了摸被面,突然愣住,“这料子怎么这么眼熟?”
李立诚推了推眼镜,仔细端详,“这是现代工艺的纯棉布料。”
一个年轻兵卒端着热水进来,闻言顺口道:“这是江郎君上回带来的,本来要拿去跟西域商人换……”
话没说完,旁边一个老兵卒猛地拍了下他的后脑勺,“多嘴!”
“哎哟!”年轻兵卒吃痛,却不敢躲闪,只是缩着脖子认错,“我错了班头。”
老兵卒作势又要打,被郭帅一把拦住,“别别别!”
乔仁治快步上前,按住老兵卒的手,“是我们冒昧了。”
十一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同样的决心。
江叶对着郭昕开口道:“郭将军,给我们换普通的就行。”
郭昕摇头,“这怎么行?你们跨越千年而来,怎可怠慢。”
“将军。”苏小小轻声却坚定地说,“我们睡惯了硬板床,这些新被褥反倒不适应。”
其余人跟着点头应和。
那个说错话的年轻兵卒红着脸站在角落,不安地搓着手。
江叶走过去拍拍他的肩,“没事,去帮我们拿些旧被褥来吧。”
郭昕还想说什么,但在众人的坚持下,终于妥协。
当散发着淡淡皂角味的粗布被褥送来时,十人反倒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陈默甚至直接躺了上去,“这才对味儿!”
院外,那个年轻兵卒垂着头,闷声说道:“班头,我真不是故意的。”
“闭嘴吧你!”老兵卒又给了他一下,这次力道却轻了许多,“去收拾仓库去。”
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十人躺在简陋的床榻上,却比任何时候都睡得踏实。
第88章 以物易物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众人就被操练声唤醒。
推门而出,早有安西军士兵端着铜盆在院中等候。
“诸位贵客,请洗漱。”
老兵卒恭敬地递上崭新的毛巾,盆中清水还飘着几片从大食商人换来的稀有薄荷叶。
洗漱完毕,他们被引至一间收拾整洁的厅堂。
木桌上整齐摆放着十一份餐食。
晶莹的白米饭,几碟时令野菜,还有切得整齐的肉干。
郭帅眼前一亮,“哟,没想到一千两百年前的伙食这么丰盛?跟现代也差不多嘛。”
乔仁治和李立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然。
陈默挠了挠头,下意识的脱口,“这米,该不会是江导上次带来的吧?”
带路的老兵卒闻言,古铜色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
池可可敏锐的捕捉到了,微笑着询问老兵卒,“丈人(注:唐朝对陌生长者的称呼),你们平时都吃什么?”
“回小娘子的话。”老兵卒搓着手,“咱们吃的都一样。”
“那我们想和将士们一起用膳。”苏小小突然开口。
“这……”老兵卒犹豫了。
老兵卒哪能抵挡住这十一人,在他们的坚持下,认命的带着他们往军营的食堂走。(注:敦煌文书《唐天宝年间豆卢军残卷》载“兵士每日食堂领食”,食堂一词自古有之。)
众人穿过校场,步行一段路后,抵达军营的食堂门口。
老兵卒掀开粗布门帘,一股混杂着粗粮和柴火的气息扑面而来。
宽敞的厅堂里,数十名安西军将士正围坐在长条木桌旁。
每人面前摆着一碗灰褐色的粗粮粥,粥水稀薄,隐约能看到碗中漂浮着为数不多的颗粒。
配菜只有一小碟腌菜,颜色发暗,看起来已经存放多日。
郭帅的脚步顿住了。
他低头看了眼自己手中端着的白瓷碗,里面是粒粒分明的白米饭,旁边还配着金黄酥脆的肉干和新鲜时蔬。
两相对比,胸口突然像压了块石头般发闷。
苏小小这个见惯了山珍海味的千金大小姐,垂眸看着手中这一份对她而言寒酸的早餐,如今却变得异常的沉重。
就连过得苦哈哈的陈默,在看到安西军的吃食,再看自己手中的那一碗白米饭,莫名得觉得眼前这碗白米饭格外刺眼。
气氛在这一瞬间变得沉闷。
正在这时,江叶突然朗声笑道:“来来来,大家一起吃才热闹!”
说着,他率先把自己的餐盘推到桌子中央。
李立诚立即会意,将金黄酥脆的肉干分到临近几个老兵的粥碗里:“尝尝这个,应该比你们的腌菜下饭。”
“使不得!”一个缺了门牙的老兵慌忙摆手,“这是贵客的,我怎可食之。”
“什么贵客不贵客。”陈默直接把自己那碗白米饭换给旁边的兵卒,“我小时候最爱吃粗粮粥了,养胃!”
苏小小将自己的餐盘推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校尉:“前辈帮我一个忙,这么多米饭,我吃不了。我最近在节食。”
厅堂里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整个团队的人,都把自己的吃食分给安西老兵,而自己抢着吃粗粮。
若他们不同意,几个合力去抢。
“江小友。”郭昕不知何时站在了江叶身旁,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你们不必如此。安西军受之有愧。”
江叶笑了笑,目光扫过正在给老兵们讲笑话的郭帅,还有耍宝的陈默,以及讲述大唐在历史上何等风光的李立诚教授与刘浩。
他轻轻摇了摇头,“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晨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原本泾渭分明的两种餐食,此刻已经在说说笑笑中混作一桌。
那些粗瓷碗里的稀粥,不知何时变得浓稠了许多。
清晨的阳光洒在都护府前院的青石板上,十一人用完早膳来到前院时,都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庭院中央,整整齐齐摆放着两口红木大箱,箱盖敞开,里面堆满了泛着青灰色光泽的铜钱。
正是安西军现在通用的大历元宝。
铜钱旁摞着十几卷竹简和线装书册,书页已经泛黄卷边。
更旁边还摆放着各式器物。
有青铜烛台、雕花木匣、几件带着明显异域风格的银器,甚至还有几块色泽温润的玉佩。
“这是……”李立诚快步上前,手指悬在一卷竹简上方,想碰又不敢碰。
张虔上前解释道:“这些铜钱是连夜从各营凑的。书籍是都护府藏书,器物多是将士们这些年的私藏。”
他指了指那几件西域银器,“这些是从前商队换的,绝对是真品。”
乔仁治蹲下身,拾起一枚铜钱细看。
钱币上‘大历元宝’四个字清晰可辨,边缘还带着流通使用的磨损痕迹。
这是正在使用的货币,而非现代的出土文物。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文书官抱着几卷账册匆匆赶来,气喘吁吁道:“将军,又从藏书阁找出些……”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自己绊了一跤,书册散落一地。
刘浩眼疾手快地扶住老人,目光却被地上摊开的账册吸引。
那上面赫然记载着贞元六年龟兹军械清单。
“将军。”刘浩突然开口,声音有些发紧,“这些可都是……”
“知道。”郭昕满是风霜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轻声打断他的话,“但比起铠甲粮草,这些物件对我们无用。若能换来将士们一口饱饭,能换来龟兹城孩童一件冬衣,这些死物才算物尽其用!”
刘浩正小心翼翼地翻看一卷《西域记》,“这书籍在后世敦煌藏经洞都没发现,若带回去价值千金。”
“不,是无价之宝。”李立诚纠正道。
“小友喜欢。”郭昕爽朗一笑,“送你便是。”
李立诚摆手,“将军无需如此,我们用粮食换。”
另一边,池可可正捧着一枚波斯风格的银发簪欣喜的把玩着,“校尉大人,这个多少?”
被问及的校尉笑着道:“这个是我们从大食商人那边换来。小娘子要是喜欢,将军说了,换两斤糖即可。”
“这也太便宜了!”
两斤白糖才几块钱啊!
“便宜?”旁边一个老兵挠头,“不便宜了,两斤糖可以换三十多斤粟米。”【注】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