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196节

  御书房内的一众大臣们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也纷纷露出大喜过望的神情,互相交换着激动眼神。

  江导的神奇,他们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崇祯急切地追问道:“快说!江导现在何处?”

  那随从老实回答:“回陛下,江导他们是乘坐一个从未见过的、银光闪闪的巨大铁车厢,从天而降,直接就落在了,落在了城外鞑子的大军之中!”

  “什么?!”

  崇祯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御书房内刚刚升起的喜悦气氛也瞬间凝固,所有大臣的脸都绿了。

  落在敌军正中心?!

  这、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万一江导有个三长两短……

  首辅周延儒赶忙上前宽慰,声音都有些发颤:“陛下切勿过于忧心!江导乃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法!既能从天而降,定然有自保之策!定然无事的!”

  他这话既是在安慰皇帝,也是在安慰自己。

  周围的大臣也纷纷附和,但语气都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

  那随从见皇帝和众位阁老吓得脸都白了,想起城下所见,大着胆子插嘴道:“陛下、各位大人!小的离城时看得真切,有鞑子兵挥刀去砍那铁车厢,结果非但没砍动,那刀当场就断了,砍人的鞑子更是直接被震飞了出去,摔得半死!那铁车厢纹丝不动,鞑子根本奈何不得它!”

  “果真?!”

  崇祯和一众大臣们闻言,那如同过山车般的心情再次从谷底猛地飙升上来!

  “好!好!太好了!”崇祯抚着胸口,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朕就知道!江导岂是凡夫俗子所能伤!”

  这消息,比听到十万援军更让他们安心!

  崇祯帝心情激荡,再也坐不住了,当即起身,对着御书房内一众大臣道:“诸位爱卿,随朕一同出宫,迎接江导!”

  众大臣自然无不应允,纷纷躬身称是,簇拥着崇祯,就要往外走。

  刚走出御书房大门,正好撞见英国公派来的第二名随从气喘吁吁地赶到。

  那随从见圣驾在此,连忙跪地行礼。

  崇祯此刻心中记挂江叶安危和战局,见他来得匆忙,心头不由得又是一紧,先一步开口问道:“可是城外又有何变故?快说!”

  那随从喘匀了气,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喜悦,高声回禀道:“启奏陛下!天大的喜讯!英国公命小的急报:江导于万军之中,远隔千步之遥,接连狙杀鞑子贝勒、额真等头领十余人。鞑子大纛亦被击倒。如今敌军群龙无首,已彻底溃败,正仓惶退走。京师之围已解!英国公正在收拾残局,命小的速来禀告陛下。”

  这消息如同甘霖,彻底浇灭了崇祯心中最后一丝担忧,巨大的喜悦瞬间将他淹没。

  “好!好!好!”崇祯连说三个好字,激动得抚掌大笑,“江导真乃神人也!一至便解朕京师之危。此乃天佑大明。天佑朕躬!”

  周围的大臣们也是喜形于色,纷纷躬身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京师转危为安,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首辅周延儒更是笑着上前,说着吉祥话:“陛下洪福齐天,自有百灵护佑。江导此番前来,恰似天降神兵,实乃我大明之福星啊!”

  “福星!周爱卿说得对,江导就是我大明的福星。”崇祯对这话深以为然,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多日来的焦虑、恐惧、绝望在此刻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绝处逢生的狂喜和对江叶无尽的感激。

  “走!快走!”崇祯再也按捺不住,也顾不上什么帝王仪态了,急匆匆地迈开步子,就要亲自出宫去迎接他的“福星”。

  一众大臣们见状,也连忙跟上,簇拥着心情大好的皇帝,朝着宫外走去。

  整个皇宫的气氛,都因这突如其来的大胜而变得轻松和喜悦起来。

第283章 皇帝亲迎

  与此同时,随着后金军队的仓惶溃退,偌大的北京城外,除了满地狼藉的战场和零星倒毙的战马尸体,就只剩下那辆孤零零的银白色大巴车,显得格外突兀。

  江叶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叮!外部威胁已解除,大巴车防御系统关闭。】

  他站起身,对着车内的众人说道:“危机解除,可以下车了。”

  车门缓缓打开,江叶第一个走下车,冰冷的空气夹杂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硝烟味扑面而来,让他微微蹙眉。

  王正青、王刚、张明辉三人也紧跟着从车顶的紧急出口爬了下来,手中还紧握着那几把立下大功的狙击步枪。

  江叶看向他们,眼中带着赞许,“干得漂亮!干净利落。”

  三人虽然刚才在车顶表现得极为冷静专业,但此刻下了车,呼吸到古代的战场空气,手心其实也有些冒汗。

  听到江叶的夸奖,王正青谦虚道:“江导过奖了。要是你出手,哪还有我们表现的机会?估计敌人指挥部都没反应过来就团灭了。”

  几人都是老熟人,都清楚江叶那一手,可不比他们逊色半分。

  在他们四人简短交流时,车上的其他游客也陆续下了车。

  当一行人站在这片土地上,如此近距离的看着城外的景象时,每个人的神情变得肃穆。

  残破的旗帜、散落的兵器、深深浅浅的弹坑、以及那横七竖八、姿态各异的尸体,层层叠叠,蔓延开去……

  许多游客,胃里顿时一阵翻江倒海,脸色变得苍白,甚至有人忍不住跑到一边干呕起来,心中的兴奋早已被巨大的不适所取代。

  就在这时,北京城的德胜门缓缓打开,英国公张维贤亲自率领一队精锐骑兵,疾驰而出,朝着大巴车的方向赶来。

  江叶一行人,则开始深一脚浅一脚地跨过这片刚刚经历生死搏杀的战场。

  每一步,都可能踩到凝固的鲜血或冰冷的尸体。

  每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无比沉重。

  这些躺在地上的,无论是后金兵还是明军,在不久之前,都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或许是谁家倚门盼归的儿子,是谁家苦苦等待的丈夫,是谁家稚子仰望的父亲……

  战争的残酷,就在于它毫无道理地碾碎这一切。

  无论古今中外,动荡与战乱,最终承受最深重苦难的,永远是最底层的百姓。

  这个道理,作为华国人,大家心里都清楚。

  但“清楚”和“亲眼所见、亲身所处”带来的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

  冰冷的文字记载,远不及这尸山血海带来的视觉与心灵震撼的万分之一。

  原本因为来到大明而产生的些许新奇与兴奋,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窒息感和对这段历史的深切悲悯。

  江叶感受到了队伍中弥漫的低落情绪,他停下脚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历史的车轮或许沉重,但既然我们站在了这里,一切就都有了改变的可能。或许在这个世界,这将不是明末,而是……中兴之始。”

  他的话像是一道微光,稍稍驱散了众人心头的阴霾。

  此时,英国公一行人已然赶到近前。

  老国公利落地翻身下马,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无比的热情,大步走向江叶:“江导!一别数月,可想死老夫了!此次多亏了你力挽狂澜!请受老夫一拜!”

  说着,英国公竟真的要躬身行礼。

  他身后的明军士兵们,也都用无比好奇、敬畏、甚至带着一丝崇拜的目光,打量着这群衣着奇特、却如同神兵天降的“仙人”。

  江叶连忙上前扶住英国公:“国公爷言重了,不必如此。”

  英国公也不再客套,激动地拉着江叶的手:“走!快随老夫进城!”

  江叶一行人刚进入城内,正准备在英国公的引领下前往紫禁城,远远便看到前方街道上出现了一支规模浩大、旌旗招展的皇家仪仗队,正朝着他们这边而来。

  英国公张维贤一见那阵仗,脸上立刻露出了然的笑容,对江叶低声道:“江导你看,陛下这是听闻你回来了,龙心大悦,亲自出宫来迎你了!”

  江叶看着那越来越近的仪仗,忙笑着谦逊道:“陛下真是太客气了。如今城外方才经历战事,城内想必也尚未完全安定,陛下此时出宫,未免太过冒险了。”

  英国公捋须笑道:“哎,江导你是不知。自你上次离去后,陛下是日日念叨,就盼着你何时能再临大明。如今得知你不仅归来,更是一举解了京师之围,陛下心中的喜悦与激动,可想而知!这点风险,在陛下看来,只怕远不及见到你重要。”

  二人说话间,那庞大的仪仗队已然行至近前。

  队伍停下,护卫们肃立两旁,明黄色的华盖之下,车辇帘幕被太监恭敬地掀开。

  只见崇祯皇帝朱由检竟等不及王承恩搀扶,自己便迫不及待地从车辇上一步跨了下来。

  他的目光急切地在人群中扫过,瞬间就精准地锁定了站在英国公身旁、气质卓然的江叶。

  崇祯甚至顾不上维持帝王的威仪,几乎是快步朝着江叶走去。

  周围的英国公、随行官员、侍卫等人见状,纷纷跪倒在地行礼:“参见陛下!”

  崇祯却像是根本没看见他们,也毫不在意这些礼节,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目光始终紧紧盯着江叶。

  江叶见皇帝亲自迎来,也正准备上前几步,依照礼数开口寒暄。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崇祯皇帝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崇祯竟突然伸出双臂,一把将江叶紧紧抱住,双手还用力地在他后背上拍了几下,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几乎是哽咽的激动和依赖。

  “江叶!你可算来了!!”

  这一声呼喊,不像是一位帝王对臣属或客人的问候,反倒像是一个在无尽黑暗中艰难跋涉,终于看到了唯一曙光的孩子,充满了找到主心骨般的如释重负和委屈。

  只有崇祯自己知道,自从知晓了那“国破山河碎”、自己将成为亡国之君的未来后,他的内心一直处于何种惴惴不安、恐惧煎熬的状态。

  他害怕自己无力改变命运,害怕无法扭转大明的国运,更害怕辜负列祖列宗和天下百姓。

第284章 邪性的游览任务

  虽然江叶上次离开时曾说,只要君臣齐心,或许能改变王朝的命运,这给了他一丝希望。

  但随着后金不按历史轨迹,再次兵临城下,崇祯在惊恐之余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历史确实改变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未知的,可能更加危险的风暴正在向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袭来。

  这段日子,他过得极其煎熬,日夜忧虑,夜不能寐,巨大的压力几乎要将他压垮。

  而在得知江叶归来的那一刻,所有的焦虑、恐惧和压力,仿佛瞬间找到了宣泄口和寄托。

  崇祯仿佛看到了真正的希望,看到了再次扭转乾坤的可能。

  江叶的到来,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支援军,更是一根救命的稻草,一个能带领大明走出泥潭的指引者。

  所以,他才会有如此失态却又情真意切的举动。

  江叶身后的一众新老游客,看着大明皇帝崇祯竟然亲自出宫相迎,并且对江叶表现出如此毫不掩饰的依赖、感激甚至近乎崇拜的态度,心中都是惊讶不已。

  曾玄忍不住压低声音对身旁的同伴嘀咕道:“好家伙,我知道江导牛,没想到这么牛!看崇祯皇帝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江导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哥呢!”

  郭帅闻言,轻笑一声,用更小的声音回道:“这很正常。你想想,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爷可是要在十四年后上吊殉国的。现在江导出现了,对于他而言,那可是救命稻草,是能彻底改写他和大明国运的唯一希望!你说,他能不重视江导吗?”

  李林听着他们的议论,也不由得感叹道:“这么一说,还真是……说起来,咱们在座的好多人,年纪好像都比崇祯帝大吧?”

  一旁的李佳佳,作为团队里年纪最小的在校大学生,闻言腼腆地小声接话:“嗯,史料记载,崇祯皇帝是1611年生的,今年是崇祯三年,也就是1630年,他刚好19岁。比、比我还小两岁呢。”

  听到这个具体的年龄差,众人一时都有些沉默。

首节 上一节 196/2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