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170节
命令被飞快传达下去。
而江叶则对杨师长道:“师座,我先去医疗点。”
“好!我让人带你去!”杨师长立刻指派一名参谋为江叶带路。
临时医疗点设在一间相对完好的大屋里,但还未靠近,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和腐臭味就扑面而来。
刚走到门口,江叶的心就沉了下去。
屋里光线昏暗,地上铺满了稻草,伤员一个挨着一个躺着,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痛苦的呻吟、压抑的嘶吼、偶尔无法抑制的惨嚎此起彼伏。
几个满身血污的医护兵和医官穿梭其间,脸色疲惫而绝望,手中的工具简陋得令人心酸。
没有麻药,直接用锯子处理断肢;纱布反复清洗使用,甚至能看到上面的污渍;所谓的消毒,可能只是一盆浑浊的盐水。
江叶看到一个年轻士兵的整条小腿被炸得血肉模糊,白骨茬子露在外面,医官正准备用一把普通的木工锯进行截肢,而伤员嘴里死死咬着一根木棍,额头上青筋暴起,浑身被汗水浸透。
另一个伤员腹部中弹,肠子流出,气息奄奄,眼神已经开始涣散。
还有更多伤员躺在那里,伤口感染化脓,发着高烧,却得不到有效的药物治疗,只能硬生生扛着。
这里就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江叶深吸一口气,快步走了进去。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系统空间中取出大量急需的物资。
整箱的麻醉针剂、密封的无菌生理盐水、雪白的绷带和纱布、消炎药、退烧药、止痛药……
这些在现代医院再平常不过的东西,此刻却如同神迹般出现在这间充满痛苦与绝望的临时医疗所里。
正在忙碌的军医和医护兵们猛地停下手中的动作,难以置信地看着突然出现的药品。
一位头发花白、眼镜片后布满血丝的老军医颤抖着拿起一瓶麻醉剂,看着上面清晰的标签,又摸了摸冰凉的无菌盐水袋,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哽咽着连连说道:“来了,终于来了。好了,弟兄们有救了,来得太是时候了!”
其他医护兵也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拼命点头,赶紧接过药品,投入到紧张的救治中。
至于它们为何凭空出现,他们不在乎。
他们只在乎,这些药品是真的,能救人,便足矣。
第239章 家书(为读者老爷们加更)
江叶也卷起袖子,帮忙递送器械,协助按住因剧痛而挣扎的伤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走到角落一名重伤员身边。
这名战士腹部受了重伤,气息微弱,脸色惨白如纸,显然已到了最后时刻。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江叶胸前挂着的相机上时,浑浊的眼睛里忽然亮起一丝微弱的光彩。
他嘴唇翕动,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长、长官。那、那是照相机吗?”
江叶俯下身,凑近他:“是的。”
战士眼中流露出渴望,用尽力气断断续续地说:“俺、俺一辈子,还没照过相哩。能、能给俺照一张不?想、想看看自个儿是啥样……”
江叶鼻尖一酸,毫不犹豫地点头:“好!”
听到肯定的回答,战士灰败的脸上仿佛注入了一丝生气。
他极其艰难地、微微动了动头,似乎想整理一下自己散乱的头发和破烂的衣领,但实在没有力气。
最终,他只是努力地依靠在身后冰冷的砖墙上,扯动嘴角,对着江叶的镜头,露出了一个无比虚弱却又异常纯粹、满足的笑容。
那笑容里,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有一丝终于能留下点痕迹的欣慰。
江叶强忍着心中的酸楚,上前替他整理了仪容,随后将胸前的普通相机换成了一台拍立得。
他调整好角度,轻轻按下了快门。
“咔嚓”一声轻响后,相机缓缓吐出一张相纸。
那名战士努力聚焦,看着江叶递到他眼前的彩色照片,手指颤抖地抚摸着影像中自己的脸,喃喃道:“真好啊。要是、要是能捎给俺娘,捎给俺媳妇看看,就好了。以后、以后娃儿长大了,也能知道他爹,是啥模样……”
江叶问道:“前辈,你家的地址是哪里?告诉我,我保证,一定把照片和你的家书送到你家人手里。”
战士闻言,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但随即又黯淡下去,歉然地摇摇头:“长官,俺、俺不识字,不会写家书。”
“没关系!”江叶立刻从包里拿出纸笔,“你说,我帮你写。”
战士的眼睛再次亮了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连呼吸都似乎顺畅了一些。
他开心地反复地说:“好、好、真好。这下、这下俺就是死了,也、也不怕了。”
他努力地,一字一顿地开始口述,那不仅仅是一封家书,更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生命尽头,对家人最后的,全部的牵挂。
江叶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字都重逾千斤。
角落里,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左腿缠着肮脏绷带的少年兵,怯生生地、带着无比的羡慕看着这一切。
他腼腆地鼓起勇气,小声问道:“长官,能、能不能也给俺照一张?俺也想给俺娘捎一张。”
江叶转过头,看着少年因失血而苍白的脸,心中酸涩难当,用力点头:“好!当然可以!”
这一声“好”,仿佛打开了某个闸门。
“长官!俺也要!”
“给俺也照一张吧!”
“俺不会写字,长官能帮俺写几个字给屋里头不?”
请求声从病床的各个角落响起,虚弱却急切。
很快,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了医疗所,传遍了整个简陋的营地。
那些尚且能动的,只是轻伤的,甚至只是在休息的士兵们,都纷纷涌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将江叶围在中间,眼神里充满了同样的渴望。
他们不在乎江叶奇特的装扮,不在乎他神奇的手段,他们只在乎一件事。
这个长官,能帮他们把最后的念想送回家。
江叶来者不拒。
他从系统那儿买来一沓纸笔,坐在一个破旧的弹药箱上,身前排起了长长的、安静的队伍。
“长官,俺叫李二牛,河南信阳李家沟的,跟俺娘说,儿子没给她丢人,让她别哭,下辈子还给她当儿……”
“俺是王铁柱,俺娃刚满月。告诉俺媳妇,找个好人嫁了,把娃拉扯大,让娃读书……”
“跟俺爹说,地里的租子要是实在交不上……就算了……俺不孝了……”
“俺没啥说的,就把照片捎回去就行。让俺爹娘看看俺穿军装的样子。”
每一个声音都平静,甚至带着一点不好意思的憨厚,仿佛不是在交代遗言,只是在唠家常。
但每一句话背后,都藏着怎样的不舍与决绝。
相机一次次举起,咔嚓声不断响起。
拍立得相纸一张张吐出,显影出一个个年轻或不再年轻的面容。
他们有的努力挺直胸膛,有的整理着根本整理不好的破旧军装,有的露出羞涩的笑容,有的眼神坚毅地望着镜头。
每一个拿到照片和写好家书的战士,都会小心翼翼地、反复地看上好一会儿,用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上自己的脸,仿佛要将这一刻永远记住。
他们的眼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对死亡的释然,有对家人的眷恋,但更多的,是一种奇异的、心满意足的笑意。
仿佛这一张薄薄的照片,一封短短的家书,就成了他们在世上存在过的证明,成了他们生命的延续。
即便下一刻就倒在战场上,血肉融入这片焦土,他们也不怕了。
因为有一个承诺,会将他们的模样,他们的心意,带回他们日夜思念的故乡。
他们在这人世间,终究是留下了一点属于自己的痕迹。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悲壮与深深的伤感。
没有哭泣,没有嚎啕,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相机快门的轻响,和战士们低低的,带着乡音的思念。
江叶机械地写着、拍着,感觉手中的笔和相机有千钧重。
每一封信,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条鲜活生命的重量。
他看着这些明知赴死却坦然从容的战士,终于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阳光透过破窗,洒满这间充满伤痛与温情的屋子,将每一个人的身影都拉得很长,很长。
执笔找资料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封家书。
这章为所有的读-者老爷们加更!奇怪,感觉读-者老爷们不点催更了~
明天大概就结束了,回归现代了。
第240章 鬼子重创
日-军旗舰“出云号”指挥室
空气凝固,压得人喘不过气。
只有电台断断续续的滴答声和参谋官压抑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一份份战报被送进来,每一条都带着血腥和失败的气息。
“报告!第3师团第5联队攻击受挫,伤亡惨重,支那军火力异常凶猛,疑似大量装备自动火器……”
“报告!战车第5大队四辆九五式轻战车、二辆八九式中战车被敌方未知武器摧毁于大场镇外围……”
“报告!虹-口方向炮兵观测点发现,支那军阵地出现大量从未见过的重型火器,我方机枪阵地损失极其严重……”
“报告!今日伤亡统计初步完成,是、是开战以来单日最高;且、且支那军伤亡比例异常之低……”
一条比一条惨烈的消息,像一记记重锤砸在指挥室内所有日-军军官的心头。
他们的脸色越来越白,有些人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坐在正中央的那位最高指挥官。
松-井-石-根大将面沉似水,手指紧握着指挥刀的刀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部下,冰冷沉默的扫视比任何咆哮都令人恐惧。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
松井的拳头狠狠砸在铺着海图的桌面上,震得茶杯跳起。
“八嘎!”他低沉而暴怒的声音终于打破了死寂,“自动火器?未知武器?大量出现?!为什么直到他们把我们英勇的士兵像收割麦子一样打倒,把我们珍贵的战车变成废铁,你们才来报告?!”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