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136节
“咱们国家现在有多大?”
“960万平方公里!”
“老百姓过得幸福吗?”
“幸福!没有战乱,国家将我们保护得好好的。其他国家发生战乱时,国家还会派遣军舰将自家的人民带回国。”
“还有人卖儿卖女吗?”
“法律明文禁止,孩子都能上学!”
每个答案都引来一阵欢呼。
老兵们抽着旱烟,咧着嘴笑;年轻战士兴奋地手舞足蹈;就连重伤员也挣扎着坐起来,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字。
突然,耿团长站起身,全场立刻安静下来。
“同志们。”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咱们今天听到的,看到的,都要记在心里。等胜利了,咱们要亲眼去看看这好日子!”
“对!去看看!”
“一定要活到胜利那天!”
战士们群情激昂,篝火映照着他们坚毅的面庞。
江叶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了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爷爷为什么总说。
今天的幸福,是踩在先烈肩膀上得来的。
所有牺牲在战场上的人,才是真英雄。
我们不是英雄。
执笔的爷爷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而这最后三段话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执笔的七个大爷爷,都死在抗日战场上,一个都没有回来。
有人问为什么会恨日本,为什么讨厌大清?我为什么不恨,为什么不讨厌?!
我凭什么替他们原谅!
第190章 目送远行
夜渐深,但没人愿意离去。
篝火旁,两个时代的中国人就这样坐着,一个讲述着来之不易的盛世,一个聆听着梦寐以求的未来。
雪花飘落,却在靠近火焰时化作水滴,如同那些牺牲的英灵,终于看到了自己用生命换来的黎明。
篝火渐渐熄灭,营地陷入沉睡。
战士们在温暖的帐篷里翻着身,嘴角挂着甜蜜的笑意。
张小豆在睡梦中呢喃着‘航母’,老孙的皱纹舒展开来,仿佛看见了孙子背着书包上学的模样。
就连耿团长紧锁的眉头也松开了,粗糙的手掌无意识地抚摸着放在枕边的新军装。
而相隔不远的另一个帐篷里,江叶一行人却辗转难眠。
陈雪盯着帐篷顶,耳边还回荡着战士们欣喜的欢呼声。
那些纯朴的笑容像刀子一样刻在她心里。
他们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永远也看不到那个未来。
远处传来哨兵换岗的脚步声,雪地被踩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月光透过帐篷的缝隙,在地上画出一道银色的线,像一把出鞘的剑,将黑暗一分为二。
这一夜,有的人梦见了从未见过的盛世,有的人却睁眼到天明。
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雪地上时,那些甜美的梦境将如同晨露般蒸发,而这些知晓未来的守望者,却知道他们前路的艰辛,知晓有无数人会死在那条道路上,或许他们无法活到胜利的那一日。
晨光刺破云层时,营地已经忙碌起来。
江叶掀开帐篷帘子,迎面撞上张小豆灿烂的笑脸。
小战士穿着崭新的冲锋衣,背包里塞满高热量食物,腰间挂着多功能军刀,整个人精神得像棵小白杨。
“江同志!”他敬了一个军礼,青涩的脸上洋溢着笑,“你看我像不像现代军人?”
江叶露出一个笑容,肯定的点头,“像,特别像。”
营地四处都是整装待发的战士。
有人反复检查冰爪,有人笨拙地调整登山杖长度,更多人围在周军身边,学习使用新装备。
欢声笑语在雪地上回荡,仿佛这不是一次生死行军,而是一场期待已久的远足。
“同志们!”耿团长站在一块岩石上高喊,“有了这些来自未来的先进装备,咱们一定能平安翻过梦笔山,翻过长板山!”
回应他的是震耳欲聋的欢呼。
战士们脸上洋溢着希望的光芒,眼睛里跳动着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互相拍打着肩膀,讨论着昨晚听到的盛世。
航母、高铁、吃不完的白面馒头……
陈雪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医疗包的背带,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战士们纯真的笑容像锋利的冰锥,一下下刺痛她的心脏。
她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些朝她微笑的年轻面孔,有些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即便有专业的登山装备,也无法保证所有人都能顺通过这两座雪山。
或许,很多人依旧会被这座雪山永远留下,成为冰雪的一部分。
“都记住了吗?”周军正在做最后的叮嘱,“遇到雪檐一定要绕行,冰裂缝要用登山杖探路……”
“记住啦!”战士们异口同声,声音里满是未来的憧憬。
赵刚别过脸去。
他多希望这些来自未来的物资和经验,能改写所有曾牺牲在这片雪地里的战士的命运。
他多希望这些年轻的生命都能平安翻越那两座死亡雪山。
他多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胜利的未来。
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此刻却连回头再看他们一眼的勇气都没有,生怕一个对视就会泄露眼底汹涌的情绪。
随着耿团长一声令下,队伍像一条巨龙般缓缓蠕动起来。
战士们挨个与江叶他们握手告别,每个人的掌心都是滚烫的。
“等打完仗,俺要去北京看升旗!”
“那飞上天的客机,俺要坐一回!”
“江同志,到时候俺们去找你家人吃火锅!”
承诺像雪花般纷纷扬扬,落在江叶一行人肩头,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马小跳走到张小豆面前,将一包巧克力塞进他怀里,叮嘱道:“省着点吃!等、等到山那边再吃!你、你一定好好的,一定要看到胜利的那一日。”
说到最后,马小跳的声音变得哽咽。
张小豆冲着他认真而郑重的点头,“我一定会的!”
“嗯。”马小跳红着眼,跟着重重点头,“我相信你。”
队伍渐行渐远,橙红色的冲锋衣在雪地上连成一道醒目的线。
江叶静立雪中,望着那群朝气蓬勃的背影渐行渐远。
寒风卷起细碎的雪粒,模糊了他的视线,却让心底那个声音越发清晰。
明知前路凶险,他们仍选择一往无前。
林瑜的泪水已经结成了冰晶。
她看着战士们消失在雪线之上,仿佛看着无数流星划过夜空。
那么明亮,那么短暂。
他们能给的只有装备,却给不了第二条命。
风越来越大,吹散了队伍留下的足迹。
李连长注意到江叶一行人黯淡的神情。
这位年近四十的老兵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雪地上被风吹出的细痕。
“别愁眉苦脸的。”他声音沙哑却温和,“同志们都在走自己的路。”
陈雪猛地别过脸去,肩膀几不可察地颤抖着。
李连长的话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剜进每个人的心脏。
他根本不知道,那些意气风发踏上征途的战士里,有多少人永远走不出这座雪山。
“你们都是好孩子。”李连长挨个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要是没有这些装备,怕是大半同志都要留在雪山上。”
众人望着那一行远去的背影,沉默着,没有人出声。
“你们该高兴才是。”李连长乐呵呵地搓着手,“咱们红-军啊,最不怕的就是……”
他的话戛然而止。
江叶抬起头,发现这位铁打的汉子突然红了眼眶。
李连长迅速转身,假装整理物资箱,但所有人都看见了他用袖子抹脸的动作。
原来他知道。
这个经历过四次反围剿的老兵,太清楚雪山会带走什么。
他只是在用最温柔的方式,安慰这些来自未来的孩子。
第191章 雪山离别
后续部队陆续抵达营地时,迎接他们的是一场难以置信的奇迹。
“这、这是……”
黄团长瞪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物资,粗糙的手指悬在半空,迟迟不敢触碰那些崭新的装备。
他身后的战士们更是呆若木鸡。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