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第206节
“是,王爷。”
玄冥二老,顿时便向前压去。
宋供奉两人,正要上前迎敌。
只听李弈剑说道:“还请两位供奉,保护陛下,区区跳梁小丑,便交给我来解决吧。”
宋供奉两人点头应允,然后退到镇国公主身边。
他们心里清楚,他们两人,断然不是玄冥二老的对手。
不过玄冥二老想要击败他们,也不是易事,最起码需要百招,才有可能做到。
而李供奉要击杀他们,只需要一招就够了。
玄冥二老在李供奉面前,完全不够看。
因而,他们自然十分放心。
况且,他们如此积极站出来,也全都是因为李供奉的缘故。
此时,玄冥二老则是对上了手持长剑的李弈剑。
玄冥二老老大说道:“天下第一的李供奉,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气可嘉!”
“只是再妖孽的天才,在没有成长起来之前,也只是天才而已!死了的天才,便一文不值。”
“老朽惜你之才,何不弃暗投明,效忠于王爷?老朽也能在王爷面前,替你美言几句!”
而李弈剑,却是没什么和他们啰嗦的心思。
他不由说道:“我不喜欢和将死之人说话,看剑!”
说罢,拔剑一剑向两人斩去!
玄冥二老见状,不由勃然大怒。
“好胆!”
“找死!”
然而下一刻,两人心里,便是生出了无限惊恐来。
实在是,这道剑气,实在是太凌厉了。
凌厉到,让他们感觉到无可匹敌的地步。
他们本能感受到,这道剑气,他们接不住。
若要硬挡,则必死无疑!
两人不敢怠慢,忙迅速向后躲避而去。
只是,却哪里来得及。
他们只好用尽浑身力气,奋力格挡。
只是,他的直觉是对的,完全格挡不住。
剑意如同清风吹拂过他们身躯,下一瞬,玄冥二老身体一僵。
“好快的剑!”
“好厉害的剑意!”
此时,百官心里,也都紧张起来。
若玄冥二老获胜,那么忠顺亲王,必定登临大宝,成为新帝。
若李供奉胜,则镇国公主将成为大夏第一位女帝。
他们只看到李供奉只出了一剑,双方便站立在原地不动。
实在看不出谁胜谁败来。
而片刻之后,玄冥二老身体中间,却是出现了一道血线。
然后缓缓有鲜血渗出,半晌之后,两人哗啦一下,竟是变成了四片。
这一幕,让众人不由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想到,最终竟是李供奉获胜了。
并且,只用了一剑,便斩杀了两位宗师高手!
李供奉实在之强,已是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
有李供奉支持,镇国公主这个皇位,将稳若泰山。
此时,别说是文武百官。
就连宋供奉两人,也都被吓了一跳。
他们昨儿,就亲自见识过李供奉的厉害的。
但也断没料到,李供奉竟是如此厉害。
幸好昨儿李供奉昨儿没用全力,若是不然,只怕他们也变成四片了。
此刻,他们心里,对李弈剑越发敬畏起来。
李弈剑命令道:“来人,将逆贼拿下!”
“是!”
第五分部武者,顿时如狼似虎,上前拿下了失魂落魄的忠顺亲王。
第197章 北蛮大宗师南下,两界山迎敌
李弈剑剑斩两个宗师,并且拿下忠顺亲王之后,百官顿时便老老实实起来。
他们都被李弈剑的实力惊到了,有他守护,试问谁能伤的了镇国公主?
既然镇国公主注定要登基为帝,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如何才能在新帝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因而,接下来,所有人,全部都跪拜了下去。
而接下来,整个朝廷,便是陷入到忙碌之中。
他们一边要准备永隆帝的丧礼,一边要准备新皇登基典礼,同时还要昭告天下。
还要维持京城秩序,每个人都忙的不可开交。
而李弈剑,却是清闲下来。
不过这段时间,他却也不能回府,一直留在镇国公主身边,保护她的安全。
并且,这段时间,李弈剑开始在养心殿中,布置阵法。
并且不止在养心殿,御书房甚至金銮殿上,都有李弈剑布置下的阵法。
他虽然暂时不会离开世俗界,进入到修仙界。
但是早晚他是要进修仙界的。
到时候,失去自己的保护,他也要给镇国公主,留下自保的手段,他才能放心离开。
却说等镇国公主登基为帝的诏令,昭告天下之后,整个大夏,顿时沸腾起来。
女子为帝,世所罕见,此前,惟有武则天一人而已。
如今,却是又多出了一个镇国公主来。
于是,士林之中,开始沸沸扬扬起来,多有士子撰文,抨击新皇。
不过,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更何况,各地的镇武司也不是吃素的。
若跳的低的,也就罢了。
那些跳的高的,通通被抓了起来。
在抓捕了一部分人之后,渐渐的,也就无人敢于随意评论了。
而在镇国公主登基之后,大赦天下。
贾政、贾琏,都得到赦免。
甚至镇国公主,还赐给他们一套五进的宅子。
至于贾赦和贾珍父子,因为罪大恶极,因而遇赦不赦。
而这,也是镇国公主在询问过李弈剑之后的结果。
贾政是他名誉上的义子,如今镇国公主登基为帝,没有理由不赦免贾政和贾琏的。
这叔侄两个,算是贾府之中,难得的两个好人。
至于贾赦和贾珍父子,李弈剑可不愿意饶过他们。
而等贾政和贾琏被赦免之后,也是寻到李弈剑,感激不已。
而有了镇国公主赏赐的宅子,他们便也从大观园里搬了出来,将大观园还给了李弈剑。
伺候,李弈剑倒是偶尔带着林黛玉等诸女,去大观园逛逛,散散心。
一月之后,镇国公主登基大典,正式开始。
镇国公主,成功登基为帝,国号定为昭宁。
昭,取自诗经、大雅,昭明有周之意。
象征新帝如日月昭彰,开创新朝气象。
宁,取自尚书、洪范,万邦咸宁之典。
国号既定,自此,新帝临朝。
刚开始的时候,百官还担忧。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会不会贬斥老臣,抬举后进,建立自己的班底。
又怕新帝上朝,野心勃勃,穷兵黩武。
而很快他们便是发现,昭宁帝登基之后,轻徭薄赋,降低了百姓徭役。
上一篇:反派专业户?不,是港岛无冕之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