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977节

整整一年,朱祁镇就没有在京师的意思。

比起上一次南巡之事,时间都要长上不少。

项忠自然不能认可的。

朱祁镇说道:“朕老了。想看一看大明将江山怎么了?放心不用户部出钱,一切开销都从内库出。”

项忠说道:“陛下,臣------”

朱祁镇说道:“怀恩,将另外一分出巡图,拿给首辅看。”

怀恩答应一声,立即将手中另外一封图纸递给项忠。

项忠看了之后,更是绝对头晕目眩。

无他,朱祁镇路线前半部分大抵一般,只是到了江南之后,并不回南京过冬,而是出海,沿着海岸线南下,从宁波到福建,从福建到广州。在广东过冬之后,再海上北上京师。

这是项忠万万不能答应的。

无他,就是海运。

虽然大明已经开始大规模海运了,甚至太子这一次出征就是海运,但是项忠依然不能让皇帝出海。

在汉代的时候,皇帝乘船就有很多人死谏,就是因为乘船危险系数大,而今也是一样,虽然海运已经证明很安全了,但是海运的事故率远远没有到万无一失的地步,每年都还能听到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沉没在海上的船只。

皇帝身系天下之重,一旦有失,项忠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置,他怎么肯让朱祁镇出海啊?

朱祁镇也明白这一点,淡淡的说道:“首辅,这两分出巡路线,你选一份吧。”

朱祁镇看上去给了项忠选择的机会,其实根本没得选。

第六十五章 约法三章

第六十五章 约法三章

项忠说道:“陛下,出巡之事,臣答应了。只求陛下依臣三事。”

朱祁镇说道:“首辅请讲。”

朱祁镇也知道适可而止,毕竟皇帝与内阁,其实相互对抗,相互依存的。他还需要首辅来治理国家,不能不留出余地来。而且朱祁镇内心之中,底气也不是太足的。

原因很简单,朱祁镇上一次出巡,本质上是因公。他去江南是为了处理商税事宜,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今却不一样,他这一次出巡却是为了朱祁镇自己。虽然说,名义上这一次出巡所造成的花费,由内库出。

不用国库一分钱。

毕竟,朱祁镇现在的内库之中,积累了三千多万两白银,已经超过了当初太皇太后留给他的了。

而且这些钱并不是从户部剥削过来的,户部的存银比不上内库,但是库底最少有一千万两压仓的银子。也是有这一笔银子,才是朝廷在很多事情上,敢于大手大脚的原因所在。

内库的银子更多是来源于积累,与商业经营。

商业经营之中,大明银行超过了遵化铁厂,成为少府最赚钱的产业。每年单单这产业经营,供给给少府的,就有一千多万两。

朱祁镇努力将每年的花销压下来,每年都有结余,数百万两不等。

其实朝廷的收入被朱祁镇多,但是朝廷很多事情都留不住钱,即便能留住钱,朱祁镇也不想朝廷户部压着很多钱,这不利于货币流通。反正大明工程从来不少,不管是一直修建从来没有停止过的驰道建设,水利建设,铁路建设,等等。

反正有的是钱的去处。

只是少府的钱,真的是皇帝的私财吗?

朱祁镇从来不觉得。

不仅仅是天子无私财的想法。在朱祁镇心中,少府的钱与其说时候皇帝的私财,不如说皇帝专项资金与国家总储备金。

朱祁镇一辈子,很少用少府的钱办私事,一年除却二百多万两放维持紫禁城宫人员与宫殿修缮之外,其他的钱都是放在对国家有用,在朝廷很难拿出钱来的事情,比如铁厂,比如还水师第一批船,如是等等。

总有一些事情,在朱祁镇看来是必须走的,而朝廷户部内阁未必觉得有必要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少府之所以存下来这么多钱,未必不是朱祁镇这些年很多少花钱的原因。

这一次出巡,最少动用万余精锐士卒,还有仪仗,百官,地方接待费用如是等等,数百万两未必能下了。

这还是朱祁镇第一次在自己身上花这么多钱。

项忠说道:“陛下此去,万万不能入海,否则臣即便撞死阶下,也不会让陛下出巡。”

朱祁镇说道:“可以。”

朱祁镇是想看看他各地情况,看看他一辈子施政情况如何,没有与文官闹别扭的事情,朱祁镇本身也觉得乘坐海船未必保险。倒不是朱祁镇怕船沉,他怕遇见风暴之后,不知道被吹到什么地方。当与大明失去联系之后。即便他还活着,也很有可能被人当成死了。

这个风险,朱祁镇也不想冒。

项忠心中暗道:“希望陛下不要食言。”但是他不能多说,毕竟说出来好像是诋毁皇帝,随即继续说道:“陛下,京城重地,不能无主,臣请太孙监国。”

这是为了稳定朝廷上下之心。

朱祁镇说道:“请首辅放心,这事情,即便你不说,我也是会做的。我会留一封圣旨给皇后,一旦有事,就让皇后开启吧。”

虽然对死亡本身,朱祁镇还是有一些不能接受,但是朱祁镇出于政治家的未雨绸缪,也为了最坏的情况作出了准备,如果一旦有事,这一封圣旨,就等于是遗诏了。

项忠说道:“臣请有陛下去除一地的行程。”

朱祁镇回想之前的路线图,不觉得有什么地方不能去,说道:“什么地方?”

项忠说道:“臣以为陛下不应当去西域。亦不当让后妃皇子随行。”

聪明人说话,不需要说得太明白,点到为止即可。项忠话说到这份上,朱祁镇又怎么能不明白项忠的用意。

项忠话里的意思,并不是朱祁镇与西域有什么妨碍的地方,而是不想让庄妃与伊王两个人与这一次出巡有什么相干的。这让朱祁镇听的很不舒服,却不得不接受。

当初朱祁镇病稍稍好一点,就立即将伊王赶出京师。

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很多时间官场都流传的一种说法,那就是朱祁镇不将太子留在京师,就是因为伊王。

朱祁镇身强力壮的时候,他并不担心这个说法,毕竟是无稽之谈,朱祁镇不想太子回京的原因,别人不知道,朱祁镇还不知道吗?但是而今,朱祁镇不得不想自己去世之后的事情。想将自己几个孩子都保全。

项忠所指的皇子或许有几个,毕竟朱祁镇还有几个小儿子没有封国,但是后妃就一个人,那就是庄妃了。

这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的举动,却是为了防止胡亥之事重现。

甚至不想让朱祁镇去西域,因为西域临近伊王的封地,伊王当初与瓦刺大战之中,表现不错,在西域军中,还是有一批拥护者的,这也是伊王仅有的一点拥护者。而且伊王乃是皇帝爱子,又长久封在伊犁,西域的地方官员也给伊王一点面子。

项忠不让朱祁镇去西域,就是为了防止伊王有不测之心。

朱祁镇虽然觉得不可能。但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说道:“好。”

约法三章,就此敲定了。

大框架搞定之后,下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朱祁镇首先安排大臣将领随行,朱祁镇点名让丘浚带着一票中书舍人跟随,也就是搭建一个临时的内阁班子。并商议从京营之中抽调万余精锐骑兵护卫朱祁镇。

有万余精锐骑兵在,即便是出了什么事情,也足以护着朱祁镇杀出重围。

只是在领兵将领上面,朱祁镇出乎意料的并没有 选择什么成名将领,而是选择了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将领马永。

朱祁镇之所以选马永有好几重意思。

首先马永乃是大明军中后起之秀,相当有能力,拿过武学第一的名头,而起马永不单单是在兵法上有所造诣,博学多闻,颇有建树。按照朱祁镇的规定,武学优秀学员都会在乾清宫当侍卫。

马永自然在其中之一。

朱祁镇有一次遇见了马永,与他谈论一番,发现马永回答虽然稚嫩,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是能说得上话的。

这让朱祁镇微微吃惊。

不是朱祁镇自夸,朱祁镇在儒家学问之中,见识不多,但是他前世的见识与今生做皇帝的见识,结合起来,大部分人都不能跟上朱祁镇的节奏。而马永却能。

在朱祁镇看来马永有名将之姿。

或许将来能在军中争锋的人,就是马永了。

其次,就是马永的出身。

马永乃是世袭金乌卫指挥使。

金乌卫是什么?乃是皇帝的亲兵卫之一,是与锦衣卫并列在一起的卫所。当然了,这些卫所在权力上,并不如锦衣卫位,但是这些卫所之前是太宗皇帝亲兵,世代相承。可以说是皇帝的自己人。

也是朱祁镇信得过的人。

当然了,以朱祁镇疑心,绝对不会因为这一个原因,而相信马永。

他查过马永履历,乃至于马永父祖的履历,严格的说,他祖上算是太监刘永诚的部下。但是刘永诚已经死去多年了,连刘聚也退出一线,开始养老生活。马永与这边的关系,也就断了不少。

这种身世清白,资历浅薄的人,不会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因为对他来说,利益最大化的办法,就是抱紧皇帝的大腿。

这一切都安排下去了,也确定了出发的时间。

朱祁镇当夜就去了坤宁宫,安息在坤宁宫,第二天一早,朱祁镇就亲手写了一封圣旨,并令人取了玉玺,自己盖上去,用火漆封好。并留下言语,必须要皇后与内阁大臣一起才能大开。

将这圣旨郑重其事的交给了皇后,轻轻一笑,说道:“你放心,我回来之后,就将老大叫回来,这江山还是要交给他的。”

皇后本来脸色并不是多好,但是听了朱祁镇的话,立即问道:“陛下不骗我?”

朱祁镇轻轻一笑,说道:“你我一辈子夫妻,可曾骗过你,即便我骗你,又真能骗过你不成,老大满腹怨气,我岂能不知道,只是我毕竟要将祖宗江山社稷交给他的,否则其他几个小子,我何曾为难过?”

“不过现在看来,差不多了。不过,这话不要告诉他。”

皇后轻轻一笑,说道:“放心,我知道轻重。”

皇后对太子想念的很,一想到太子回京有日,脸上就带出一丝期盼的光芒,似乎连皱纹都变得年轻了许多。

朱祁镇有嘱咐道:“我不在的时候,京师你多盯着点,毕竟太孙我不放心。”

皇后跟随朱祁镇这么多年,看似不显山不漏水,只是收敛锋芒而已。在朱祁镇眼中,自己这位皇后不逊于太皇太后。

只是皇后此刻一心放在太子身上,对自己老头子有几分不耐烦,说道:“知道了,知道了。”

第六十六章 汽笛声声

第六十六章 汽笛声声

正统五十二年,暮春时节。

无数京营士卒进入了京师维持秩序。

朱祁镇告庙之后,在锦衣卫,金吾卫等中军依仗护卫之下,已经京营之中挑选出来的三个营的骑兵护卫之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的有数万之多。整个北京东站都被封锁的严严实实的。

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首节 上一节 977/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