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815节

因为,后来的苏州知府一算,如果要将苏州城万万包裹在内,城墙要近百里,花费白银小几十万两,甚至百万两之多。

他们立即放弃了。

苏州地方财政是比较富。且不说其他的每年罚脏银都是好大一笔。但是这样大的财政支出,也是一口气拿不出来的。

除非朝廷拨款。

但是朝廷而今的局面,户部尚书怕是一个傻子,才会给苏州拨款几十万,让他们去修城墙。

与此同时,苏州城之中打行特别兴旺发达,甚至商业斗争打着打着,就变成了双方的械斗。

毕竟大明乡下,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为了水源,为了土地,为了这样那样的宗族利益。彼此之间拼命厮杀。这种情况,也随着很多人入城。从而带到了城市之中。

或者说,在此之前大明也没有什么城市可言,大部分府县, 不过是一个大农村而已。

各种情况复杂之极。

一副野蛮生长的局面。

朱祁镇担心一刀切下来,就坏了而今大好局面。

此刻,面对群臣意见,朱祁镇也不得不有所退让。同时现在的局面,让朱祁镇也认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

大明财政持续性失血,很严重,必须马上补充。

而且朱祁镇也意思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而今朝廷之中,大多数还是对商人看不惯的大臣,但是时间长了,这种局面一定会改变的。

权与钱的结合,是免不了的。

朱祁镇不而今做了这一件事情,将来就不大好办了。

朱祁镇说道:“诸位所言甚是,只是这税该怎么收却是一个问题?朝廷既不能坏了小民生计,也要收上来足够的商税,来接朝廷燃眉之急,当从何处下手?”

韩雍心中已经有了腹稿,说道:“陛下,以臣之见,当实行专卖制度。”

朱祁镇说道:“卿细言之。”

韩雍说道:“而今天下,大宗商品,无非衣食住行。布匹,铁,茶,马,金银,大木,瓷器,糖,绸缎等十几样货物,通行天下。”

“朝廷下令将这十几样货物专卖。每货必有缴纳引钱,各地衙门有权查

验,没有引条,则可以罚没。”

“如此一来,臣以为朝廷可增收数千万两之多。”

朱祁镇听了,心中默默沉思。

其实,这是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这个制度也不是来源于大明,在唐宋的时候就有,茶引,盐引之类的名字,早已留在历史之上了。

不过,韩雍将这种制度扩大话了。

只是不同的引制,具体也是有不同的。

韩雍的意见,就是这样,这十几类大宗货物,在生产出来之后,如果就地发卖,是不收税的,但是要运输出本县,就要去县里交钱拿引,有了这个引,才能去外面卖。

在各地运输的时候,各地府县都有权力查。

一旦查出来,没有引,或者引数与货物数量不对,等等问题。都可以被罚没。

再加上而今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由罚脏钱支撑起来的,可想地方政府对这种检查的热衷程度。

这个制度其实,就是茶引的制度

朱祁镇问道:“听卿之言,似乎将茶也算进去了。”

韩雍说道:“臣就是以茶引为模,退行此政,以臣之见,如此就不用单独设茶马司了,可以并入地方各衙门。”

“也好减少一些冗员。”

其实韩雍甚至有将盐税也并入这个商税之中,但是他想了想,还是绝对不行。

因为盐税的数额太大了。

支撑大明财政的半壁江山,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对朝廷影响太大了。

之所以如此,就是韩雍最近也感到了很大压力,他其实尽力在减少一些官吏,比如茶运司,韩雍而今的决策,就是将整个茶运司都裁撤了。

好节省一些人员耗费。

朱祁镇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此事关乎朝廷根本,不可轻举妄动。必须从长计议,而今朝廷虽然财政困难,但是一时间还没有问题。这一件事情可以准备起来,但不要立即执行。”

“还是派一个人去江南看看,事实这个办法到底行与不行。”

其实如果天灾少一点的话,大明财政是能维持运转的,只是天灾与西域的战事两处伤口,形成了大明连年慢性失血,细细数来,这几年都是赤字。

要不内库补贴,再加上家底还是比较厚实的。而今早就撑不住了。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一年两年就倒下的。

别的不说,真事急了。朱祁镇不会将天子南库拿来用。

虽然是冼家,但其实是太子的,虽然是太子的,但也是皇帝的,这就是大明天下的真相。

只是朱祁镇不想而已。

第七章 王恕下江南

第七章 王恕下江南

韩雍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提议王恕为钦差大臣,代天下巡视江南。”

朱祁镇听了,沉吟片刻,说道:“好,就他了。”

王恕也是朱祁镇重点培养的大臣,这几年一直在地方上担任地方官,在推行新法之上,颇有功劳。

本来朱祁镇想将王恕调入中枢,如果运气好,能给王恕安排一个尚书,运气不好,只能九卿之中选上一个了。

王恕清正,手腕过硬。

商税这一件事情,韩雍有几分承受不住财政赤字的压力。主动要推行的。

毕竟经过后世高杠杆的洗礼之后,朱祁镇对赤字的承受能力很强,而今才有多大的赤字,朝廷结余还是正的。

但是韩雍就不行了。

韩雍虽然是一个能臣,但是这方面承受能力与朱祁镇不是一个档次之中。

而且财政结余也是评价一个大臣一个重要方面。

而今韩雍被内外很多人暗自诋毁,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韩雍上位之后,财政情况一直在走下坡路。

这不是韩雍的无能是什么?

韩雍才在这方面努力表现自己。

既然他想要做这一件事情,必须对朱祁镇一些妥协。

王恕的资历还是有些浅薄的,但是王恕如果能做好这一件事情,那么一个尚书就不会那么不稳当了。

就这这样,朱祁镇一锤敲定了这一件事情。

朱祁镇一回到乾清宫,就命人召见王恕。

朱祁镇见了王恕之后,将刚刚在华殿之中所说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了王恕听,说道:“你以为首辅之策如何?”

王恕说道:“陛下,臣以为韩首辅之策,不但当行,还要速行之,臣刚刚从湖广回来,郧阳一地的流民再次聚集。臣这便装私访,却是河南,四川,陕西之流民聚集于此,不下百万之众。此皆是地方失政之故。”

“近些年来,水旱连连,天变时有,陛下虽然斋戒,但也无可挽回。正是要大修水利以安百姓的时候,而各地商贾,为富不仁,取其财以安百姓,正是朝廷之道。”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郧阳又有流民了。”

朱祁镇有些无奈的感觉。

无他,郧阳这个地方山高林密,又是数省交界之处,本是深山老林,但是这些年以来,成为流民聚集的主要地域。

甚至一直到清代都是如此。

朱祁镇不是没有管过,他管了不只一次,之前是项忠清理,之后是原杰抚民。甚至在郧阳设了不少府县。

但是依旧不能改变这一点。

朱祁镇有时,就在反思,暗道:“是不是,我真的是苛政猛于虎了?”

这些事情,先暂且放一边,但是朱祁镇不得不承认,水利是要修了。

朱祁镇亲政以后,就有第一个水利修建高峰期,也就是修建河北水利,黄河新河等等大工程。

但是随着之后,与瓦刺的战争,还有变法的推行,虽然还有水利在修建,但是已经零零碎碎,断断续续了。

特别是这数年以来,朝廷赤字越来越多,家底越来越薄。

大规模修建水利都停止了。

特别是一旦地震,当地很多水利措施都会被摧毁。很多时候,修缮都来不及,就更没有心思修建新的了。

朱祁镇说道:“这一次,王卿就代朕走一趟江南,好好看看,江南情况,能不能征收商税。”

王恕说道:“臣遵旨。”

朱祁镇说道:“除此之外,你要为朕做几件事情。”

王恕说道:“陛下请讲。”

朱祁镇说道:“到了南京去看看曹留守,他最近身体不大好,连连告老,他也是朝廷老臣,经验丰富,又是久镇江南,定然对你有所帮助。”

朱祁镇心中微微一叹。

满朝武之中,宣德年间留下的大臣不多了,曹鼐是其中之一。

而今曹鼐也准备告老了。

历史上曹鼐也是死在土木堡之变中的大臣。朱祁镇之所以一直没有批准,不是曹鼐的位置太重要。

而是曹鼐南京留守的位置,看起来职权很大,但是已经退化成了一个位高权轻的养老的位置了。

江苏与安徽这两个省,早已完成了自己的组织架构了。

曹鼐想要指挥两个省,已经不大可能了。

而且朱祁镇也通过南京锦衣卫了解到曹鼐的身体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南京留守这个位置上,没有事情做。

无非是修修孝陵,修缮一下南京宫殿等等。

对于曹鼐来说,却是越来越不喜欢做了。

首节 上一节 815/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