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803节

他心中顿时明白了李秉的心思。暗道:“你倒是会顺杆爬啊。”

一时间他在心中权衡起来,要不要接受李秉的投诚。不过片刻之后,他决定看看李秉的吏员法。

即便是为了推行新法,朱祁镇即便是清洗多少遍,也会有一些原来反对的人存在。

这是必然。

毕竟朱祁镇的新法本质上,是与太祖皇帝的祖制对这干的。

太祖皇帝作为大明帝国缔造者,即便是去了这么多年,他的思想依旧是大明的一座无形的大山。

朱祁镇即便是用强力的镇压,也有人不可能改变思想。

毕竟人一过三十岁,思想大体就定型了。

大部分人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了。

但是这样的人,朱祁镇也不可能不用。所以自然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要愿意为我所用,朱祁镇自然也会放过。

竖立一个曾经反对,而今有支撑新政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李秉值得朱祁镇这样做。如果不值得,就要另当别论了。

朱祁镇打开李秉的吏员发,刚刚开始看得漫不经心,但是越看眼睛的神光就越发清明,态度也越发正式。

怎么说?

李秉的吏员法提出一个概念,那就是佐贰官。

什么佐贰官,就是与正堂官相对的。

正堂官就是一把手,不管在那个衙门也是一样的,正堂官只有一个人。

但是佐贰官并不是副手,准确的来说属吏。

也就是他的下属官员。或者说是副职。

比如在县一级,县令是正堂官,县丞,主薄,什么的都是佐贰官。

之前也说过了,县令以下的官员其实并没有是具体的规定,都是因事而设,一般来说大明一个县之中,官身的也不过几个人,多则十几个而已,之外的都是胥吏。

李秉在吏员法之中指出,如果地方上县令直接管理吏员,是管理不过来的,应该增加佐贰官,完成吏员,佐贰官,到县令的过度。

他这个提议主要是针对地方上的。

朱祁镇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其实大明各地的主官都不喜欢佐贰官,原因太简单。即便而今的一把手,就喜欢二把手,三把手了吗?

对于主官来说,将权力给了这些胥吏,胥吏是不可能将权力霸占的,想要收回来,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如果权力被佐贰官瓜分了。

那就有可能被架空了。

想要夺回权力,就要一番争斗了。

但是想要提高行政效率,增加佐贰官也是一个非常对的事情,毕竟很多事情都要人专门负责的。

想想,一个县的公务,水利,税收,教育,办案,营造,治安,驿站,甚至上官路过的迎来送往。等等事务。一个县令如何能做得完的?

佐贰官的设立,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的,也是一种对地方的分权。

而且其中有一个非常好的点,就是增加的佐贰官不是吏,而是官。

这有什么好处?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吏员都有一种天然的鄙视感,即便是朱祁镇改革了胥吏,但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不是一两年能够消退的。



第一百八十章 佐贰官

第一百八十章佐贰官

很多读书人想要做官,不想为吏。

佐贰官不仅仅是官员与吏员之间的过度阶层,也是一个官,哪怕是一个八品九品的小官。

那也是官身。

这也算是为了很多举人寻常了出路,给了底层士林中人不小的好处。

官员数量增加,任何官僚体系都不能拒绝的。

不过如此一来,一个县的官员就要多了。

从李秉设计的制度之中看出来,县令是七品,县令的副手,县丞,与主薄是从七品,下面各有分工,主薄下面是六房主事,全部是八品,或者九品,就要看资历了。

巡检,仓大使,教谕,学校祭酒,还有各地负责每一乡的官员,八品都有。

林林总总的,一个县大给有几十个官员,最低九品到最高县令七品。

把持着要害之地。

真正的吏员也就是最下层的办事员才是吏员。

甚至如果有些吏员办事好了,可以有官身,也就从九品,有了官身之后,才可以提拔为官员。

否则一辈子就是一个吏员。

而且在府一层之中,也专门增加了一些佐贰官专门负责吏员管理的事务。

之前每一个县的胥吏管理,都是自己在管,而今即便是吏员的管理也要朝廷插手。

但是吏员的管理自然不能直接放到中枢,根本忙不过来,也不现实。

所以这个管理的重任就放在下面了。

放在现在,就是所谓的省编,国编的区别了。

而且他为了吏员制定了很多细则。比如回避制度。

大明对于官员的回避制度,在洪武年间一般是北人官北,南人官南,但是后来发现不大现实,就改为了本省回避。

也就是一般情况之下,官员是不会回本省做官的。

但是这样的制度,放在吏员身上,是不大合适的。

首先吏员的收入很是低,毕竟大明官员的工资都不是太高的,吏员的收入就更低了,他们承受不起太远的迁徙成本。

如果让他用官驿,承受不起这个成本的就是朝廷了。

其次,要考虑到各地的特殊情况。

有些地方,方言很重的,朝廷官员并不是直接与百姓打交道,有时候不懂当地话也可以。

毕竟如李东阳这样为了几年的任期,努力的学习当地话的人,并不是很多的。

但是吏员却要第一线与百姓接触,他们不懂本地方言怎么能行?

所以,对于吏员李秉规定了本县回避。

也就是说,吏员可以在邻县当值。一般来说,虽然隔了一个县,方言是互通的,即便不互通,当地人也容易学习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详细规定,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朱祁镇大致看了。心中暗叹道:“李秉是一个人才。”

其实这是废话。

尚书,特别是吏部尚书,说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都不过分。凡是能从下面一步步杀上来的人,谁不是人才?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李卿,如此一来,佐贰官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李秉听到了“李卿”这两个字,心中顿时心花怒放。这说明了,皇帝已经接受他的投诚了。

李秉一颗悬着的心,顿时落了下来。

甚至眼角微微有泪。

李秉最近的日子不好过。

毕竟每一个文官大佬背后都要有一股势力支撑,没有这一股势力支撑的文官大佬,也是坐不稳的。

但是李秉而今就处于众叛亲离的地步。

即便是在,吏部内部他说话,也不大管用了,大部分吏部官员都投奔到了吏部侍郎崔恭那边了。

这崔恭是河北人。

朱祁镇这些年一直提拔河北人,河北人在朝中的比例增加了不少,虽然做不到满朝半江西。但是也抱成团,在朝中若隐若现有一个河北帮。

当然了,以地域出身的官员,很多时候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很多人政见相左。

不过,即便如此在某些事情上,也是可以互相支持的。

崔恭似乎已经确定李秉已经坐不稳吏部尚书了,正在上下找门路,想敲定吏部尚书之位。

简直是将李秉当死人了。

这也是李秉为什么甘愿受辱,也要向皇帝投诚的原因。

他虽然早已将吏员法写好了,但是内心之中一直在挣扎。

说实话,李秉并不是一个权力欲望太重的人。他严格处理他曾经的同盟,虽然有些惭愧,但是惭愧并不多。

因为李秉敢保证,他过目的所有案子,都没有问题,最多的是在判决的时候,有些偏重。但也在合理范围之内。

如果真要是诬陷的话,李秉即便是舍了性命,也要拦下来的。

只是他那些曾经的同盟却不这样想。

因为法律是法律,执法是执法。

总觉得是李秉在针对他们,所以对李秉攻击,也是这些人最重。

李秉刚刚开始有些惭愧,但时间长了,他并不这样觉得,他觉得还是这些人办事不检点,李秉从政这么多年,一身清正,决计没有触犯国法的地方。

否则,真以为皇帝不会抓人把柄。

朱祁镇也是查过李秉的,他从政以来,每一任,即便不是完美,但也找不出纰漏。否则真以为李秉能安安分分的做吏部尚书吗?

泥人尚且有几分火气。

况且李秉吏部尚书的位置,真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还不上一步步在无数同僚之中杀出来的。

首节 上一节 803/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