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789节

因为甲胄,营房,等投入都是一次性的,不用每年都要增加,除非武器上更新换代,但是朱祁镇也没有那么多钱,而今的京营的武器,虽然每年有折损,但是依旧是当初打瓦刺的武器。

故而,有所压缩。

每年八百万两。

刘定之为了节约,还是以钱粮各半的费用发放,四百万两再加上一千二百万石粮食。

而今的粮价持续走低,虽然不能到了每一元四石粮食的地步,但是三石却是足够的。如果不是因为西域用兵的消息,粮食价格上涨,而今粮价也不会到一元三石的地步。

如此一来,朝廷所支出维护费用,也就有六百万元,一千五百万石粮食。

如果不是大明以京师为中心,再加上天津聚集了太多的工业,这样的出粮食,会引起粮价大跌的。

这也是不得已。

如果平日一般来说银粮发放的比例是可以调整的。

但是而今用钱的大头是在西域,从这里运输粮食到西域,消耗太大了。只能尽可运上前方是银元。

当然了,这或许造成前线粮价腾高。如此一来有足够的差价,自然有人愿意运输粮食到前线去。

至于其余的副作用,也就不管了。

这也是西域用兵的最大的难处,后勤问题。

大明从来不担心打不过瓦刺,唯一担心的是在西域维持大兵,实在太艰难了。二十万精锐在西域就能横扫一切,但是维持二十万精锐士卒的后勤,就足够让大明西北百姓喘不上气来了。

如果仅仅看这个,似乎朝廷是游刃有余的。

朝廷常规开支,不过支出了六百万元,加一千五百万石粮食。还有一千四百万元,再加上一千万石粮食,足够支持大军征伐了。

但问题是,工部开支。

李永和说道:“工部正在进行的工程有三大工程,第一就是西北驰道工程,而今已经修建好了,北京到徐州,徐州到洛阳的驰道。正修建洛阳到西安段,这一段估计在今年能够修建好,只是下半年修建西安到兰州段却不大好办了。”

朱祁镇也知道,从洛阳到西安,虽然有种种问题,但是大体上还是平地,但是从西安到兰州段,就要翻山越岭了。

这是一个非常费钱的事情。

朝廷之前在草原之上修建驰道,总体上来说,翻过燕山的段的费用乃是平地的三倍,甚至更多。且不说绕道的事情,即便是修建好之后,这里的车站密度要比寻常多上不少。而在山区之中维持这些车站,耗费更是不少。

当然了,这种种费用再多,也比推着马车直接翻山要好太多了。

这个工程是不能砍的。

无他,这个工程是支撑西域之战的关键,甚至如果这一条驰道修建好了。很有可能西域之战的经费就能直接折半了。

李永和见朱祁镇没有说话,就继续说道:“第二个工程,就是长江沿岸的大堤。特别是荆州大堤。”

“这是工部都水司统计天下洪水易发之地,所做出的统计,淮河工程太大,臣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长江沿岸险要之处,却可以一一修缮。长江荆州大堤,仅仅是其一。”

朱祁镇也知道,虽然这个时代,长江发洪水的时候并不是太多的,但是荆州这个地方却是一个例外。

一旦发洪水,荆州一代就是千里泽国,这一点也不得不注意。

李永和说道:“再有就是宁波,松江等府县的海堤工程,这几年,各地屡屡有报,海潮侵蛀地面,淹死人兽云云。工部都水司派人丈量,共计需修建海堤九万丈,宽两丈,高七尺,全有石制。足够防范海浪内侵。”

“此三项,大体需要六百万两有奇,其中驰道需要三百万两有奇,荆州大堤需要一百二十万两有奇,海堤工程需要一百八十万两有堤。”

朱祁镇问道:“江浙海堤工程,是不是还没有开始?”

李永和心中已经明白,朱祁镇要说什么了,说道:“正是。”

朱祁镇说道:“事有轻重,这一件事情暂且搁置吧。”

如此朱祁镇一笔砍下来,一百八十万两的款子。

只是即便如此,工部工程款也是需要四百四十万两之多。

朝廷那一点钱已经不够了。

朱祁镇心中是有数的。虽然户部没有钱了,但是内库是有钱的。

此刻少府令石璟,与怀恩两个人就在角落之中悄悄的落座,但是即便在角落之中,谁也不能忽视了他们。

无他,内库到底有多少钱,其实外面是不的清楚的。

但是这些大臣们都有一个估计。

那就是少府之中,最少有一千万元。

特别是端木瑞在日本做的事情,连刘定之都称一声干吏。绝非浪得虚名的。

端木瑞来到了日本之后,日本连续爆发了好几场战争,比如大内氏与细川家的战争,畠山家的内战,还有一些地头反叛大名的战争。

日本在应仁之乱之后,进入战国时代,这是所有日本历史学家的共识,而在这个时代爆发的尤其猛烈。

在历史上足利家还想过重振。但这一次他们出卖天皇的所做所为,一下子打碎了所谓大义名分,足利家如果不是有足够的明军在京都驻扎保护。

足利家能不能维系下去,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在很多人眼中足利的光环再也没有神圣可言,足利家就成为拥有了京都平原地带的寻常大名而已,甚至他们当初所有的尾张等地,也不为足利家所有了。

斯波家内部也纷乱频频。

而这些战争之中,就有一个总承包商,那就是端木瑞。

端木瑞虽然不喜欢这样的事情,但是他从少府出身,来之前朱祁镇也嘱咐过了。这与他想做不想做,都没有多少关系了。

如此一来,源源不断的金银从各个矿场出来,各地大名还没有焐热,就转到了少府手中。甚至少府还提供了大量采矿技术,比如吹灰法。

从而让日本的采矿技术迅速发展,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一百年后的水平。这才有源源不断的白银黄金流入内库之中。

最多的一年,少府单单从日本就获取白银达到了四百万两之多。

朱祁镇为什么可以大手大脚的花钱的原因之一。

这边刚刚敲定了四百四十万两之后。又转到了户部上面。朱祁镇说道:“户部为什么要这么大的款项?”朱祁镇指着手中汇总账单,在户部的名下,有一笔高达一千万石粮食的账单。这让朱祁镇有些奇怪,这数字有些太奇怪了。太多了一点。

第一百五十八章 今年的年景

第一百五十八章 今年的年景

不等户部尚书马昂说话,韩雍说道:“陛下,这一件事情,臣可以解答一二。”

朱祁镇说道:“韩卿请讲。”

韩雍说道:“臣察各地雨水,从去年到而今,北方少雪,各地汇报让臣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今年的年景恐怕,”他微微一叹,说道:“臣不敢杞人忧天,但是也留一些准备。”

朱祁镇听了微微皱眉,如果这一些话,不是从韩雍口中说出来的,他是断然不会信的。

但是从韩雍口中说出来了,朱祁镇就不得不相信一半了。

首先,这一件事情谁也不能信口开河,如果说了并没有应验,这会严重打击韩雍的政治威信的。

韩雍在内阁之中权威一日盛过一日,刘定之在很多地方,都压制不了韩雍。毕竟韩雍不是寻常臣子,乃是上马能平乱,下马能赈灾 大臣。见的多,经历也多,比起韩雍在地方上的历练,刘定之远远不足。

刘定之的优势在于对大明中枢的熟悉。

但是韩雍这一两年之内,也慢慢的熟悉了中枢这一套运行规则。很多人都觉得韩雍是未来首辅的有力人选。

这样的人怎么会轻易牺牲自己的政治生命。

其次,就是韩雍本身的能力。

要知道让韩雍从下面脱颖而出的事情是什么?

不是平定大藤峡,而是赈灾。江西旱灾,他赈济了数以百万的灾民。不生事端,最基本的社会秩序还在。

这样的人,他说今年年景不好。

朱祁镇怎么可能完全不下相信。

而且朱祁镇也知道。虽然这个时代并没有专门的气象学,但是有很多人还是可以凭借经验,推断出最近的气候如何。

而且韩雍不提也就罢了,一提朱祁镇自己也有感觉。

后世的人在办公室里,又有暖气与空调。隔绝了人对大自然的感受了,很多具体的不同,很难感受到,或者感受到了,也不会注意到。

但是在这个时代却不一样。

纵然是皇帝,也有很多室外场合的礼仪活动。比如早朝。

早朝又称御门听政,这可不是室内活动,要大清早的在奉天门外听百官奏事的。与大自然的接触无处不在。

再加上农业生产就是靠天吃饭。朱祁镇想不注意都难。

朱祁镇感觉,今年春天来得早了。

在过年之前,就好像来到了春天一样,似乎整个冬天都提前过完了。

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二十四节气,其实就是古人对世界的观察,甚至有更详细的叫做七十二侯,合起来,就气候这个词了。甚至详细到了每五日为一侯,当有什么情况发生。

而今正月末了,很多情况都已经显露出来了。

但是朱祁镇也仅仅信了一半。

无他。朱祁镇对韩雍的政治立场有些怀疑,他怀疑韩雍忽然说出这一件事情,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

天地气候可以详细分为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但是人却是不行的。人心比天地还难以揣测。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韩卿,这可开不得玩笑。”

韩雍说道:“臣自然不敢在这一件事情上开玩笑,今日气候不常,必有灾异,只是到底会发展到什么情况,却不好说了。甚至不用等太长时间,一两个月之内,必有应验。”

朱祁镇微微敲了一下桌子,说道:“杨鼎来吗?”

杨鼎立即从后排出列说道:“臣在。”

杨鼎仅仅是一个侍郎,而今只能旁听,没有说话的分。

朱祁镇问道:“韩大学士的话,你听清楚了吗?”

杨鼎说道:“听清楚了。”

朱祁镇说道:“去年各地仓库准备的怎么样?”

杨鼎说道:“臣不敢辜负陛下所托,受命以来,南至桂林,北至大同,征用运河仓库,并兴建新的仓库,总共有淮安,扬州,南京,九江,武昌,长沙,桂林,七仓,共有七百万石粮食。”

“另外有洛阳仓,已经被枢密院征用了。”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拔五百万石,进入各仓,你能容得下吗?”

杨鼎说道:“自然是可以的。”

首节 上一节 789/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