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685节

吴与弼这里忧心忡忡,却有下定决心,定然要在君前力挽狂澜。、

而此刻丘睿也快的到了京师。

丘睿是在河北一处驿站之中,才知道这一件事情的。

朱祁镇一辈子安排过两个人,一个是刘定之,刘定之每一任官职,朱祁镇都参与其中,而丘濬也是如此。

特别是丘濬当初的策论太过惊艳了,让朱祁镇不能忘怀,早就将丘濬当做自己的胆了。

所以,更要让丘濬历练地方,为整个大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丘濬之前在兰州,从兰县知县,变成兰州知州,又变成了兰州知府。随即调入福建担任夷州知府,后又为福建巡抚。

可以说西北,东南都有历练。

朱祁镇对丘濬的安排也不是随随便便来的,让他在西北看看大明最穷的地方,大抵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再让他去看看,新开拓的台湾情况如何。而福建又是开海之后发展最好的地方之一。

福建民间本来就是海贸的传统。

在开海之后,刚刚开始的时候,不如广东与宁波。

但是很快福建就超过了。

原因很简单。

广东海贸强大,是因为地理位置,又有先发优势。大明第一个开海的就是广东,而宁波松江海贸强大,是因为产品生产优势。

无他,江南丝绸,布匹,景德镇的瓷器,等等东西,都是要从这里出海的。

而福建胜过他们的地方,却是在人员上。

对于海贸,大部分中国人并不感冒。大部分中国商人更想当一个供货商,而不是亲自下海。

但是福建那边就不一样了。

福建人多地少的局面,几乎是全国最严重的。否则也不会弄出邓茂七之事。虽然之后,朱祁镇开辟夷州,分流福建的人口,但是效果是有的,但是却并不是太好。

一方面是,夷州毕竟是生地,将土地开拓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今弄容纳几万人已经差不多了。

不可能一口吃一个胖子。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福建有很多人下海作为海商。毕竟朱祁镇当初的规定,是只允许大明人的船主出海。

这个政策让不少外国人只能借的大明人的名头来贸易。

福建人冒险精神,很快在海上打出一片天地,北至海西,南至旧港,海上漂泊的民船,最少有超过五成是福建人。

如此一来,福建本地自然受到福建人的反补。

很多东西,福建有的话,这些人都愿意回福建买,原因很简单,顺带回家了。

于是福建的茶叶产业,渐渐的成了体系,成为福建的拳头产品。甚至在这一项上有胜过江浙的趋势。

朱祁镇希望能让丘濬能看看,因为商业带给福建一省强大活力。

毕竟朱祁镇变法体系之中,对商业的扶持是一个绕不过的点,如果丘濬能事先有所了解,将来,君臣沟通之时,也少了很多分歧。

丘濬在驿站看到了正统三十一年第一期明报,心中也是明亮之极。

知道,天下大潮将起于今日。

他摸着身边一个木箱子。这个木箱子并没有漆,但是而今却光滑无比,不是因为别的,是他无数次抚摸这里,早就打磨出包浆了。

这里面不是别的,乃是他在外多少年,一点点积攒的稿子,对大明种种问题反应,已经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每一个字,都是他的心血,也是他对整个大明的解决方案。

这一次入京,他就有所想法。而今更是明白皇帝的用意,如果他能说服皇帝的话,那么这个木箱子里面的东西,很可能就是大明将来的国策。

他一想到这里,内心之中,就有无比滚烫的热血在反复翻涌,刺灼伤他的心扉,让他睡不着觉。

他索性起身,将箱子打开,迎面而出的是满满一箱子稿。他从最上面的内容开始,一一校阅,并准备在入京之前,再将这些稿子校阅一番。

而在稿子最上面,却有一张白纸,上面只有五个大字,就是他这些稿子的名字大学衍义补。

大学衍义乃是宋代真德秀所写的一本书,是教授皇帝治国的书籍。而邱濬觉得这一本书太过简单了。

所以这一本书,叫做大学衍义补。

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实学思想

第二十五章丘濬的实学思想

乾清宫之中。

朱祁镇看着手中的手稿,这一本书有数百万字之多,全部恭恭敬敬用馆阁体蝇头小楷临摹下来的。

单单是这些字迹。就有一种美学享受。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内容。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朱祁镇都没有细看。

无他。丘濬的政治思想更多是基于实学,也就是学以致用。对于儒家思想上并没有什么创见。而这本大学衍义补之中,更是在每一个方面的前朝种种作为都罗列下来,挨个分析。然后在最后,写出他的想法,用臣按来提出自己的想法。

只需看着一本书,就能将之前的掌故一一掌握。

在很多礼仪上的问题,还旁征博引,引列代的大儒的见解。

可见其中辛苦之处。

要知道,这些内容,不是网络。每一段话都是有出处,每一章节都对应,丘濬所认为的大明内部问题。

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即便不说,背后所消耗的心力。单单是用蝇头小楷写出数百万字,甚至还有草稿等等。这都是让一个人写断手的工作量。

更不要说,其中还有真知灼见之处。

大学衍义补总体可分为,正朝廷,正百官,制国用,固邦本,明礼乐,秩祭祀,崇教化。备规制,慎刑宪,严武备,驭夷狄。等几部分。

朱祁镇最关注的是,制国用,固邦本,崇教化,备规制等内容,其余其他方法,不是不看重,而今不是朱祁镇关注的重点。

礼乐祭祀,重要不重要。

当然重要了,这是凝聚大明核心的价值观。

即便后世人听了自己祖坟被挖了,尚且不会高兴,而在这个时代,这就是不死不休的大仇。所以作为皇帝礼乐祭祀,都是朱祁镇不得不履行的责任。

但是朱祁镇却对这些细节,祭祀之中,用太牢,还是要少牢这些细节不感兴趣,反正礼臣事先说怎么做,朱祁镇照着就行了。

所以,朱祁镇关注更多是具体政策方向。

在制国用,丘濬高度评价了周忱的财政改革。

可以说,大明之所以能北逐瓦刺,南灭安南,虽然大明军事改革之后,从士卒到将领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朝廷有钱。

有远超于永乐洪宣之际的财政收入,才能做出这么多大事。

但是丘濬依旧提出了金银铜三级货币体系。

原因很简单,就是周忱将大明货币从宝钞

换成了银两。但是并没有一步到位,换成银币,虽然每年朝廷都会铸造一批银币。但是银币整体流通量还是很小的。

周忱在这一件事情上不积极,其实也是行政能力的原因。毕竟周忱刚刚将宝钞作废,用银两代替宝钞,这一件大事做好。

再用银币代替银两,一来太急了,百姓恐怕无所适从,二来就是对很多既得利益群体有冲击,特别是在火耗之上。

再加上周忱当时做的事情很多,这一件事情就耽搁了。

但是而今,情况大有不同。

而且银两对官府赋税与民间贸易的副作用,也是与日俱增。

且不说,交税时候的火耗,单单是平日交易,也不是太合适的。

银两都是按重量单位来算的,所以每家每户都要有一把大剪刀,不是用来干别的,都是用来剪金银的。

至于银两的熔铸规格,更是个个不同,就好像而今的金店之中,有千足金,这个金,那个金的,古代更是库平银,省平银,私家银等等。

更是难以衡量价值。

这已经是发展商业上一大顽疾。

除此之外,还有废漕之议。

他大力支持,海运代替漕运,罗列了种种漕运的副作用,提出了废除运河的主张。

说实话,这个主张。朱祁镇也是吓了一条。

虽然运河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海运同样有那样这样的问题。固然朱祁镇一直是想办法减轻运河漕运的份额。但是却没有废掉漕运的想法。

还有一些兴水利,修驰道的主张。

如果这些政策,还是在大明之前改革措施之下的延伸。是周忱财政改革的继续。是朱祁镇一些政策的总结。

那么下面的一些政策,却是丘濬想法的体现。

主张限田配丁。

限田,就是限制每一户所有用的田地上限。

这也是打击土地兼并的一种想法。

只是在朱祁镇看来,却不大现实。

不要看朱祁镇而今的权威之盛,不下于太宗皇帝,但是他真要做这一件事情,非要闹出一些事情来。

配丁,这是将丁税收取放在田税之中一并征收。

后世所谓的摊丁入亩大概就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不过,丘濬的思想并没有那么一步到位,他是给每一亩地一定配额。

在服劳役的时候,每一百亩出一丁,不到一百亩的地方可以不出丁,如果拥有土地多,就要多出丁。

也是对土地兼并的打压。

另外让朱祁镇大为高兴的是,丘

濬在章之中,肯定了夷州模式,甚至有大力发展这个模式的意图。

用朱祁镇来说,丘濬的话甚至可以总结到,用中国的剑,为中国的犁夺取阳光下的土地。

这也是福建人多地少的现实决定的。

首节 上一节 685/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