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21节

朱祁镇忽然想到,说道:“最近的折子里面还有何处受灾?”

朱祁镇越发明白一件事情,对大明朝来说,没有天灾的一年是不完整的一年,于谦之所以如此快的安抚好百姓。

倒不是于谦天赋异禀,而是赈济灾民,早就成为一定之规。

于谦按此办法行事,再查漏补缺,就能将事情办圆满。

所以朱祁镇直接问,何处受灾,而不是问有没有受灾。

“只有海宁报了潮灾。”王振说道。

朱祁镇坐回自己位置上,示意小太监将大门关了,顿时雨水的声音被隔绝在外面了,他在御坐上坐下来,问道:“内阁如何处置?”

“让江南巡抚周忱周大人赈灾,海宁县,想要修建石堤。内阁打回去了,让地方自己处置。仅仅豁免海宁县三年钱粮而已。”王振说道。

朱祁镇低头想想,努力揣摩杨士奇的思路。觉得杨士奇未必是不准,只是觉得这一件事情,让地方自己做吗?

这一件事情,在朱祁镇心中打了存疑的想法。

先行按下,看事情后续发展。他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就是豁免钱粮之中,大多是将之前收不上来的钱粮也豁免了。

今日本来是要上朝的,但是雨实在太大了。

明清上朝都是室外的,也就是所谓的御门听政。

大雨总不能让百官都站在水里,特别是而今朝会,更多是认认真真走形式。朱祁镇过去也不过是摆摆样子,向百官显示出自己还活着,并活着很好而已。

真正处理政事的章程,都在内阁传到宫中的书上。

今日连李时勉的课也都免了。

这个时代小孩子淋一场雨都可能不治。太皇太后对朱祁镇娇贵的很。再者太皇太后对朱祁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也很是满意,渐渐入夏了。

太皇太后甚至有让朱祁镇避过三伏天,再上课不迟。

朱祁镇有了时间,索性让王振带几十个太监,将从洪熙年间到宣德十年,也就是今年,这十年之间,豁免的欠粮总数算出来。

朱祁镇接到总数,一时间大惊失色。

各种天灾人祸免除的欠粮,居然有一千多万石之多。

一千多万石粮食,是什么概念。

大明朝每年能收上来的粮食,大概在三千万石,不过各种支出,能存下来的粮食并不多。反正朱祁镇不知道,而今北京,通州这几十个大粮仓之中,所有粮食加起来,有没有一千多万石。

别的不说,漕运每年运输四百万石粮食,就足够支撑京师了。

也就是说,这一千多万石,可以顶漕运两三年的运输粮,顶每年三分之一,近二分之一的国家收入,十年的财政结余。

朱祁镇细细看了,大部分是因灾害免除之前的欠税。但是有一次,是宣宗皇帝大手笔免除了江南三百多万石的粮税。

“这不正常。”朱祁镇立即敏锐的感觉到了。

“很多地方的欠粮,即便是不免,也征不上来了。很多都是假借天灾的名义免除的。有数次,根本没有借口,就直接免除了。”

在朱祁镇看来,国家的征税能力,是国家非常重要的职能之一。他之前,依稀记得,明代末期赋税就收不上来了。

而今看来,这是明代从娘胎里面带出来的病。

洪宣之间,明朝国力虽然不能称鼎盛,但是就财政而来,还是相当健康的,这个时候,收不上来,将来的事情还用想。

朱祁镇说道:“朕要去太皇太后。”

王振见了,连忙拦住,说道:“陛下,而今雨还没有停,陛下何不稍等片刻,而且这个问题,奴婢可以为陛下解答一二。”

朱祁镇微微有些吃惊,说道:“王大伴请讲。”

王振说道:“国朝赋税其实是有定额的。太祖皇帝虑百官扰民太甚,就在洪武年间确定了各府县,要缴纳的粮税,不经官府之手,而由粮长转运。”

王振的这番话,如果对之前的朱祁镇,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是他这半年之内,对大明朝的上上下下一直摸索,不敢说太明白,但是一些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

比如是粮长。

粮长乃是太祖皇帝特别设定的头衔,甚至不能说官吏,主要负责将各户的赋税征齐,然后运输到朝廷指定的地方。

“这有什么问题?”朱祁镇说道。

“陛下,粮长收粮是按黄册收的,但是黄册不准,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很多地方有百姓迁徙,绝户,户口不准,自然征收不到,在洪武年间,还有粮长往里面贴钱,而今差错过多,根本贴不起来。”

“当然,也有刁民闹事,不想交皇粮国税,而官都讲圣贤之道,下不去手。”

“要真收上来,恐怕要出人命了。”

“这些是真收不上来的。”

“当然,也有假收不上来的。就是地方大族,托庇一方,玩弄书,欺上瞒下。篡改黄册之事,都有一两起。”王振说道:“不用雷霆手段,总就是有些人有侥幸心理。”

朱祁镇对王振有一点刮目相看了。

他因为王振在历史上的名声,故而看王振带了有色眼镜。觉得王振担不起大任。而今不过承太皇太后的心思办事而已。

却不想王振在国家大事上,还是有些见地的。

王振见朱祁镇看他的眼光有些不同,心中大喜立即说道:“欠粮最多的就是江南,主要是江南民田官田不分,官田乃是太祖皇帝取张士诚亲眷将官的田产,田税很高,民田与之相比,不过半数而已。”

“开国数十年,很多田契流转,百姓觉得不公,不乐纳粮。所以江南粮税拖得最多。这一千多万石欠税,一半都是江南欠下来的。”

朱祁镇细细看着他手中的表格,说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朝廷从江南征收的粮食太多了,苏州一府抵别处一省。如此一来,江南百姓如何肯纳粮。”

王振听了,立即说道:“陛下英明。”

朱祁镇心中暗道:“而今是读书人诡寄田产似乎还不多,欠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江南重赋问题。”

“不过,其中很多问题,也值得重视。”

“大明朝廷的基层到底怎么运作的?”

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

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

在午后时分,雨总算停了。

只是天空还没有放晴。

朱祁镇坐着步撵来到了慈宁宫中。

一进慈宁宫之中,就发现慈宁宫中,有一点凝重的滋味。朱祁镇一问才知道,却是昨夜风雨来得太急。

太皇太后着凉了。

朱祁镇大吃一惊,连忙进了内室之中。

却见太皇太后穿着一身白色内衣,披着衣服,靠在床头,胡氏正端着一碗汤药正在伺候太皇太后吃药。

朱祁镇立即上前说道:“奶奶有恙,何不派人叫孙儿过来。”他一边说,一边将胡氏手中的汤药接过来,用勺子轻轻抿了一口。顿时觉得无法言喻的苦涩之味,在味蕾上面炸开。

朱祁镇忍不住将眉头皱在一起,几乎睁不开眼睛。

朱祁镇觉得温度合适了,说道:“奶奶吃药。”

太皇太后从朱祁镇身上,似乎看出了宣宗皇帝的影子,接过朱祁镇手中的药碗,一引而尽,似乎根本感觉不到苦。

太皇太后放下药碗,胡氏接了过去。太皇太后对朱祁镇说道:“你放心,我这把老骨头,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朱祁镇听了,眼睛忍不住一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宣宗皇帝虽然已经去了半年,朱祁镇已经习惯了没有父亲的日子,但是太皇太后却未必习惯没有儿子的日子。

母亲对儿子,与儿子对父亲的感觉,谁上谁下一目了然。

太皇太后而今虽然是小病,仅仅是着凉而已,但是上了年纪的人,这病说来就来,说不定就去了。

特别是在这个医疗条件不大好的时代,这样的事情,更是普通。

太皇太后之所以隐瞒自己的生病了,如果不是朱祁镇今日过来,朱祁镇未必会知道,都是为了什么,朱祁镇又怎么能不知道啊。

就是怕朝中听了,起了波澜了。

大明没有了宣宗皇帝,如果再没有了太皇太后,这局势只会更加艰难。

太皇太后担心朱祁镇应付不过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朱祁镇虽然从小不在太皇太后膝下长大,但是这一段时间,却与太皇太后结下了深厚的感觉,这分感觉一部分是祖孙之情,一部分是师徒之情。

太皇太后虽然是女流之辈,但是朱祁镇从她身上感受一种政治家的气度。

天下大事,脉络在目,如掌观。皇太后虽然对他极好,但是在见识气度之上,差了太皇太后不止一个台阶。

这天下在太皇太后手中,看似什么事情都不管,却能让天下平稳无事,大臣各安其位。但是让孙氏来做,不知道弄成什么样子。

朱祁镇言语之中,带着哽咽道:“是孙儿不孝,不能让奶奶颐养天年,反而忙与俗事。”

“乖孙已经不错,要说不孝,却是你父亲不孝,年纪轻轻就丢下大明江山而去了。”太皇太后说起宣宗皇帝,心中也一阵痛。强忍着说道:“今天你又有什么不解之处。”

朱祁镇将拖欠粮税的事情,都说了。

太皇太后听了,轻轻一笑,说道:“我孙儿不错,天下要害一在九边,因为九边有天下雄兵。另外就在江南,因为江南有天下钱粮。用江南钱粮,养西北劲卒,这就是本朝国策。”

“太宗皇帝迁都北京,就是为了掌控九边雄兵。”

“而太祖皇帝定鼎天下,却仗了江南钱粮之助。”

“江南重赋,就是因此而起的,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天下欠赋,大部分都在江南吧。”

朱祁镇连忙说道:“太皇太后英明。”

“不是什么英明,江南田产十之八九入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江南一府可抵别处一省,特别是广西,贵州,云南这西穷省,与江南好一点的府县相比都不成,贵州估计只能顶一个县吧了。”太皇太后说道。

“有人说,之所以江南重赋,是因为太祖皇帝惩罚江南百姓跟随张士诚,这话根本是污蔑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最是爱民不过,洪武年间,南京百姓因从龙最早,一连灭数年钱粮。太祖皇帝何以对江南百姓另眼看待。”

“不过,江南重赋也是有原因的。”太皇太后说到这里,微微一顿。

朱祁镇连忙端了一杯热茶送上前,问道:“什么原因?”

太皇太后轻轻一抿说道:“江南富饶,人丁兴旺,亩产最多,江南一亩所产,胜过中原两倍,胜过西北三四倍之多。”

“如此,不从江南取粮,在何处取?难不成从西北取?同样的赋税,在江南不过是拖欠一点而已。”

“但是在西北,却是要造反的。”

首节 上一节 21/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