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208节

君臣之间,就要进入三次五次上书乞骸骨与挽回了。

但是国家大事都到了杨溥手中了。

至于朱祁镇存的那一点点小心思。

杨溥也是明白的很。

曹鼐乃是杨士奇的人。杨士奇一去,杨士奇的势力有相当一部分散去。毕竟人走茶凉,政治派系这东西,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忠诚,杨溥坐上了首辅之位,自然有办法将杨士奇麾下的人拉过来不少。

但是毕竟有一些核心人士,却是走不掉的。朱祁镇抬高了曹鼐的位置,自然也让曹鼐成为了杨士奇余党的核心人物。

用曹鼐牵制杨溥的意思,根本没有遮掩。

但是杨溥却一点不在意,因为这是题中应有之意。毕竟朝廷大权不可集中在一人之手,就是杨士奇,也做不到这一点。总要有人与他制衡。是谁并不重要。

甚至杨溥还觉得曹鼐更好一点。

因为曹鼐资历太浅了,杨溥并不觉得曹鼐能有什么作为。

杨溥闭目沉思片刻,然后一挥而就,洋洋洒洒近千言,朱祁镇看过之后,只觉得三杨的笔,是他这一辈子,别想匹敌的。

朱祁镇随即让人去用印。

杨溥说道:“陛下,臣之前的建议”

朱祁镇知道,就是杨溥所言的人事大调整,最少在六部之中要调整好几个人。朱祁镇已经意动了,但是这一件事情,他却不敢轻易决定。总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夹带之中,有什么人。

朱祁镇说道:“此事容朕思量一二,明日再议。先生先代朕宣旨安抚百官。”

杨溥说道:“这是臣当做之事,只是陛下有些事情没有一个了解,下面的人反而不会安心。”

朱祁镇也明白,虽然这才一天时间,但是从御前会议上弹劾,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太多的人卷进来。

虽然朱祁镇已经表态将杨士奇拿下来了,杨溥代之。

但是很多人的弹章就在乾清宫之中。

怎么说,为政之人,誉满天下,谤满天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凡做事的人,用放大镜去看,总是能发现端倪了。再加上大明京官的俸禄不高,很多人难免有些人情往来。补贴家用。

比如给人写墓志铭,为人提字作画。

这些画作的实际价值,很难评估,硬要说的话。这里面也未必有多干净,但是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而今双方撕破脸,很多平日不检点的事情,都上纲上线了,全部翻出来了。大白于天日之下。

不管是因为什么,朝廷总是要做处置的。

而今今年大旱的局面几乎已经成为定局了。这个时候,尤其不你那个乱了阵脚。最好是快刀斩乱麻一般,将事情给平息下来。

只是朱祁镇之前根本没有想过这一件事情,他之前可以想用杨士奇这一套班子,一直用到杨士奇去世的。

而今仓促之间,朱祁镇哪里去找能够代替的人手,又了解他们的品行。

朱祁镇说道:“朕知道了。明日定然给先生一个交代。总要安百官之心。”

杨溥这才告退。朱祁镇等杨溥走之后,坐着椅子上揉揉眼睛,说道:“来人,将大明京官所有档案都给朕拿出来。”

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现状

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现状

内阁大臣暂且不用说。

杨溥,曹鼐,张辅,胡濙,王直,马愉。再加上一个在外加衔的于谦。

毕竟内阁都有大学士的加衔。

大明大学士加衔一般有六个。即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而今内阁之中有七个人,自然是因为内阁之中有一个人没有大学士加衔。

不是别人,正是张辅。

张辅列位内阁,但是实际上乃是以英国公的身份以备咨询。

内阁刚刚调整过了,朱祁镇不用怎么担心,唯一可以操心的是,要不要给于谦一个大学士的加衔,如果要的话,给什么加衔。

华盖殿大学士乃是杨士奇,谨身殿大学士乃是杨溥,剩下的正好一一对应。没有多出来的。

至于杨士奇虽然已经处于下台的情况下了。但是朱祁镇总不能一点体面都不给吧,所以这个华盖殿大学士,还要挂在杨士奇身上。

直到杨士奇办完离职手续,也就是三四次请辞之后,朱祁镇无奈答应。

不过,这都是小事。

真正大事却是六部。

吏部尚书郭进,是万万不能留了。

不为什么?

因为吏部太重要了。而郭进又是杨士奇的人。资格很老。

要知道而今朝廷以内阁为尊的政治生态,并非延续下来的,可以说是因为太皇太后与朱祁镇铸就的。

在宣德年间,杨士奇虽然当内阁首辅,但是身上也有尚书加衔,并以此为尊,认为一部尚书是高过内阁大学士的。

毕竟大学士才五品了。

但是因为宣宗皇帝英年早逝。太皇太后秉政倚重辅政五大臣,也就是内阁五人。

这样才建立起内阁对六部的优势。

但是仅仅是优势而已。

朱祁镇亲政之后,梳理政务处理流程从某种程度上,确立了内阁的地位。也确立内阁对六部的领导。

但是这种领导,并非稳定的,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杨士奇是威信之上,六部尚书是对抗不了杨士奇与杨溥,并非对抗不了内阁首辅。

而六部之中,权力最大的就是吏部天官。这是一个发挥好了,足以撼动内阁的职位。再加上郭进乃是杨士奇的人,杨士奇下台,他足以在杨士奇的势力中分一辈羹。

如果让六部以吏部形成一个核心,那么朝廷运转一定是受到影响的。而且如此一来曹鼐的权威也会受到影响。毕竟曹鼐的资历比郭进太浅了一些。

朱祁镇下定决心,立即让人将弹劾郭进的奏折拿过来,也有四五封吗,朱祁镇一一看过,其他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倒是其中有一个弹劾郭进之子,郭亮收受贿赂。

朱祁镇朱笔在上面一划,标注这一行,在一边写道:“教子不严,令内阁申斥。”

朱祁镇知道杨溥看见这一行字,会怎么做。

申斥仅仅是一个开始。

如果郭进识趣的话,就早早致仕,以养天年,毕竟他资格老,在永乐中就在六部之中辗转了。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了。

总之,乖乖下台,尚有体面。

不然的话,朱祁镇不会动手,想来杨溥也足够将他弄下台了。

随即朱祁镇看了看其他各部,户部尚书刘中敷,却是要太皇太后的表态,毕竟是太皇太后的大管家。

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不过,朱祁镇也承认,面对他这个大手大脚的皇帝,一心只能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刘中敷,是跟不上时代了。

随即朱祁镇也看了看弹劾刘中敷的奏折,却发现刘中敷这个老臣倒是谨慎,最少没有被人抓到了把柄。

大多都是无能,救灾不力。

毕竟去年赈灾,户部的粮食调度,很难说没有问题。

但是朱祁镇也知道,换一个人来当户部尚书,也就这个样子,不可能再好了。朱祁镇暗道:“须给太皇太后一个面子。”随即将弹劾刘中敷的奏折都点了一个红点。

也就是说,知道了。

吏部,户部两个尚书一定要撤掉。除此之外,朱祁镇就没有一定要撤换的人了。

首先礼部乃是胡濙的地盘,礼部尚书王士嘉长年作为胡濙的副手,可以说唯胡濙马首是瞻。朱祁镇没有想动胡濙,就不会动王士嘉。

至于工部,朱祁镇早就下手了,两个尚书不就是朱祁镇的手臂。工部的一切都是为了直隶治水。

所以非但不能动,反而要保全。

故而,朱祁镇将任何关于工部的奏折,全部反驳回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至于刑部,兵部。朱祁镇就不在意了,只是下令让人调查,如果属实,就处置,如果是诬告,那就不反坐。

这两部不是朱祁镇的重心所在。毕竟五军都督府的存在,分了兵部很大的权力,特别是杨荣之死,王骥外调。

兵部事务一下子少了不知道多少,柴车仅仅是一个老吏而已,他比王骥差太多了。能维持兵部的权力,不被五军都督府侵吞就不错了。

刑部关于大明法律尊严,和平时期说起来很重要的,但是而今内忧外患,不管是再次到来的旱灾,还是以瓦刺为首的边患,都不是朱祁镇细细梳理法律的时候。

至于都察院。朱祁镇看着刘球的名字,心中暗自发怒,但是却知道,刘球此刻动不得。

在朱祁镇这个位置上,或许觉得刘球不识大局,但是都察院就是做这个的,刘球敢弹劾首辅,勇气可嘉。

而且杨士奇虽然而今是休假。

但是任谁都能看出来,这就是罢相的前奏。既然杨士奇从首辅这个位置下来,岂不是说明了刘球是对的。

不加奖反而处置,如果激励敢谏之臣。

但是朱祁镇实在对这个给他惹了大麻烦的刘球,不大感冒。所以,朱祁镇不会处置他,但是想要加奖,却也不大可能了。

朱祁镇动两个尚书。

但是不要看,仅仅是两个尚书,其实已经是一场大地震了。

毕竟凡是能站在朱祁镇面前的大臣,都不是孤家寡人。身后各种关系盘根错节,所以他们两个下台,后面连带的,恐怕不知道有多少个了。

只是这些细节上的事务。朱祁镇就不怎么插手了。一来,他其实也不是太理解臣之间各种关系冲突。

二来,他如果一个个官员考察,他都不用做别的事情了。

只是决定罢免谁,很是简单,但是该选择谁来担任吏部尚书与户部尚书的时候,朱祁镇反而决定难了。

朱祁镇首先看看两部的侍郎。

毕竟他首先想到的顺位接替。

户部左侍郎乃是王佐。

朱祁镇看王佐的履历,却也是一员干吏老臣。年五十有六,常年在户部,也担任过外官,但是大多都是关于钱粮的。

首节 上一节 208/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