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196节

沐家久镇云南,这样事情,说沐家没有责任。沐家自己都不相信的。只是与西南大局势相比,朱祁镇也顾不得沐家了。

沐家这一次战争之中表现,也的确拙劣之极。

既然如此,黔宁王的余荫在,该给的待遇,自然会给。不过,他们掌控不了的东西,就不要拿着了。

朱祁镇说道:“以保定侯之见,西南之事当如何处置?”

保定侯说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臣之见,也不可操之过急,反而乱了局面,当派一员重臣,徐徐调理,整顿西南军务。”

朱祁镇心中暗道:“果然。”

派一员重臣过去,自然是要将沐家调回来了。沐家在云南有特殊地位,但是在京师又算得了什么?

且不说大明勋贵势力总体来说是随着卫所战斗力的衰落,而衰落的。

单单说即便是勋贵内部,也是有自己的基本盘的,而沐家的基本在哪里,自然是西南。派重臣去整顿西南军务,沐家的基本盘还能剩下多少?

朱祁镇说道:“你以为谁坐镇西南比较好?”

保定侯说道:“以臣愚昧之见,督师王骥却是比较合适的。”

朱祁镇想了想,不得不承认,王骥是合适,同时这个职位对王骥来说,还是对沐家来说,都算不得有好,真正的一箭双雕,还符合大局。

王骥这个人,是杨荣的人,做过兵部尚书。平定过西北之乱,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

坐镇云贵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王骥本人却是不愿意的。

王骥一直想回京。甚至入阁。

只可惜杨荣死的不是时候,否则话,今年内阁变动,王骥未必不能拿上一张门票。现在朱祁镇觉得,王骥定然是为了回京想尽了办法。

朝廷一个萝卜一个坑,王骥出去之前,是兵部尚书。想要回来,定然要六部尚书,都察院,内阁的缺才行。

但是这样的缺,一时间却是不好找的。

孟瑛未必是刻意针对王骥,但是这个提议,在朝廷之上最好通过了,即便是兵部尚书柴车,也不想王骥这快回来。

这其中未必仅仅是孟瑛的算计,但是朱祁镇也不去多想了。

谁算计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大明是否有利。重要是孟瑛所言是不是真的。朱祁镇未来很长时间,都不可能将精力投放在西南地区。但是看西南的确的复杂情况,再加上襄王这个不安分因素,的确需要一个重臣。

“如此一来,就对不起王爱卿了。”朱祁镇暗道,但是口中却说道:“此事当从长计议。”

朱祁镇让孟瑛离开之后,随即却了华殿,在华殿之中召见杨士奇,将孟瑛所言说了出来吗,面带忧色说道:“朕本以为麓川一战抵定,云南就安慰了,而今看来却不是,所以王骥坐镇西南,却是眼前最好的办法了。”

正如朱祁镇所预料的,杨士奇根本没有一点反对的意思,说道:“圣明无过陛下。”

朱祁镇说道:“只是先生以为,当给王骥一个什么职位?”

这也是朱祁镇心中觉得不好办的地方,这一次征麓川之战,王骥不管怎么说,也是有功的,有功之臣,总不能不封赏吧。

王骥在出征之前,乃是兵部尚书。坐镇云贵品阶,应该不能低于兵部尚书,但是大明朝廷有几个高于兵部尚书的官?

杨士奇想了想,说道:“以臣之见,不如封王骥为伯爵。以酬其功。”

朱祁镇一瞬间觉得,王骥是不是得罪杨士奇。

臣封爵是好事吗?

这也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是朱祁镇却敢肯定,王骥一旦被封爵,就好像是蝙蝠一样,在官眼中是武将,在武将眼中是臣,两边都沾,就是两边不沾。在一些特殊的位置上,或许能发挥出作用,但是更多专属于官的位置上,却没有王骥的分了。

内阁之中已经有一个张辅了,臣决计不想再有一个封爵的王骥,所以一个爵位,王骥就与内阁无缘了。

但是总得来说,大明勋贵待遇还是高过官,一个伯爵,足够子孙后代吃不完了。

当然了,朱祁镇不去想王骥是怎么想的,但是朱祁镇却不允许。

倒不是朱祁镇对王骥多爱护,而是朱祁镇不希望臣扩大影响力,王骥一旦封爵,谁知道这会不会开一个口子,下面就挡不住了。

朱祁镇说道:“这对王卿未必是好事,这样吧,朕以为云贵一体,而今事务繁杂,以王骥为兵部尚书衔,总领云贵军政事务。赐王命旗牌,可先斩后奏。将云贵两省委托给王卿了。”

朱祁镇说了一长串话,但是这个官职在后世可以浓缩为四个字。那就是云贵总督。

杨士奇听了,微微皱眉,说道:“陛下如此一来,云贵总督的权力太大了一点。应该不常设,王骥事毕还京,这官职就罢了。”

朱祁镇说道:“先生之意,正合朕心。”

朱祁镇也慢慢感觉到了,在官制上,并非清代就一定比明代好,是的,就好像是清代将天下分给几个总督,甘陕,直隶,两江,两湖,闽浙,东北,河南,四川,两广。之前他没有细想,但是而今看来,这完全是不可理喻。

因为这总督权力太大了。可以对抗中央了。

朱祁镇自然决计不会学习的,即便这云贵总督,也是临时官职。如果不是王骥官职太高,不好安置,也不会如此的。

于是,正在云南想办法回京,并劝说柴车致仕,他回去当兵部尚书的王骥。却不知道他的未来早就被预定了。

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

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

朱祁镇与杨士奇敲定这一件事情后,就一道圣旨分发向西南。不过,朱祁镇心中还有一些不放心,因为朱祁镇想让王骥坐镇西南,就不是一年两年。具体多少年却要是看天下形势来定,而明代前期,也有地方官九任的习惯,有时候一个地方在某地连续四任十几年,也不再少数的。

所以,朱祁镇决定还是先将王骥召回京师述职。交代利害。好让他安心,镇守天南。

只是过年之前,王骥即便是长了翅膀,也回不来了。

故而朱祁镇让他年后大婚之前到京即可。

在阅兵之后,三大殿落成,朱祁镇启用三大殿,大宴武百官内外使臣,自然不用多说了,自然好一番热闹。

但是到了,正统六年正月初一,也就是正旦当日。朱祁镇避居偏殿,沐浴斋戒。并大作祭祀。以求救日。

当然了,朱祁镇表面一点也不信,但是却做的一丝不苟。

只是,大出朱祁镇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日食不至。

正统六年大年初一,晴空万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朱祁镇一直等到下午时分,依旧没有等到,再也不耐烦,立即召见钦天监。却已经传来消息,钦天监正,畏罪自杀了。

已经死了的人,自然来不了了。过来的是杨士奇。

杨士奇一进来,就说道:“恭喜陛下,陛下诚心感动上天,是以日食不至。”

朱祁镇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但是瞬间明白了,以天人感应而论,这的确是行得通的,总比昭告上天,大明最高天机构,钦天监搞出一个大乌龙好吧。

不过,朱祁镇心中怎么想,只能咬着牙认了,说道:“百姓如何?”

杨士奇说道:“百姓都称赞陛下圣德。”

朱祁镇一时间心中感叹,暗道:“还是老臣靠谱。”

这种突发事件,朱祁镇一时间还没有理清楚该怎么办的时候,杨士奇已经上上下下都安排妥当了。

纵然朱祁镇知道这话,就好像是皇帝的新衣一般,瞒不过有心人,但是朝廷上下,但凡聪明之人,都不会捅破这个谎话的。

朱祁镇说道:“钦天监怎么办?”

朱祁镇明明问的是钦天监正畏罪自杀,但是杨士奇却有几分答非所问,说道:“钦天监正不幸病逝,朝廷当好生安抚家属,至于钦天监正之位,不可久悬,当选精通天历法之人出任。”

朱祁镇心中暗道:“便宜他了。”

朱祁镇此事第一次想杀一个大臣,区区一个钦天监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险些让朱祁镇的政治威信受损。

朱祁镇甚至怀疑,这是他不小心算错了。还是蓄谋已久?

只是这个时候,却不是调查的好时候,这边还说是皇帝之德上感天日,是以日食不至,下面就说,就将钦天监查了一个底朝天,、岂不是自打自脸。

但是不查,不代表一直不查。锦衣卫任务又多了一项,而且钦天监上上下下,朱祁镇一个也不想留了。

毕竟,钦天监看上去是一个清水衙门,但其实也是事关重大。一旦钦天监解释什么天现象,用来对政治发声。

就像今日一般,朱祁镇被动之极。

而杨士奇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杨士奇的提议,并非从钦天监内部挑选官员,而是从外面选精通天历法之士。

朱祁镇说道:“臣记得南京似乎也有天台,南京也是我大明京师,天象之时,干系太重,不可轻忽,就从钦天监之中挑选得力人手,支援南京吧。”

杨士奇说道:“臣明白。”

朱祁镇言下之意,就与这一件事情有关的钦天监所有人,都赶到南京去,等风声过去之后,再一个一个查。

朱祁镇又问道:“先生可知道,本朝何处有历法大家?”

今天之事,让朱祁镇恼怒之余,他心中却有更多的担心。

因为天历法在古代实在太重要了。

其重要程度,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

甚至是朝廷正统与否关键之一,政治上的意义就不用说了,其中的现实意义就是指导农业生产。

而今我们大多用阳历,不用农历,而农历其实就是在明末崇祯历的基础上修订而来的。

农历上有二十四节气,直接指导农业生产,一旦历法不准,该种的时候不种,不该种的时候种了,倒是粮食产量就可想而知了。

之前朱祁镇并没有多在意,大明的历法。

因为朱祁镇知道大明历法底本乃是大名鼎鼎的授时历,也就是郭守敬所创的历法。郭守敬是何等样的人,就不用介绍了。

朱祁镇对这个在天,机械,水利等学科的大学问家,还是很信任的,毕竟或许当时会看错,但是郭守敬被后世推崇,想来还是有水平的。

之前,朱祁镇并没有担心过,但是遇见今天这个事情,他忽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大明北方的天灾,仅仅是气候问题?是不是也与历法不准有关系?

这样的问题,朱祁镇不会轻易问大臣,也不相信大臣所说的话。他必须亲自证实,所以他才请教杨士奇有无天历法名家。

杨士奇沉吟说道:“国朝历法名家,首推大测马家。”

朱祁镇说道:“大测马家?”

杨士奇说道:“大测马家乃是回回人,先前在前元任职钦天监,投奔朝廷以来,献回回历,为太祖皇帝赏识,太祖时有两个钦天监,一个是回回钦天监,一个朝廷钦天监。回回钦天监就为马家主持。马沙亦黑,与马哈麻父子相承主持钦天监。”

“太祖驾崩后,两钦天监合二为一,而回回钦天监也变成了,钦天监回回科。现在还在南京。只是臣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马哈麻永乐年间,已经去了,马家这一代,却有青黄不接之态,一时间却找不到什么可用的人手。”

“倒是有一个人,年纪尚轻,但是臣偶尔听黄福说过,此人算法之精,独步天下。算得上年少有为。就在南京钦天监,可以调入北京。”

朱祁镇说道:“何人?”

杨士奇说道:“贝琳,据说已经尽得马家真传,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态。”

朱祁镇自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杨士奇对朝廷内外熟悉的程度,是朱祁镇远远不及的,既然杨士奇说了这个人,朱祁镇自然要见见。

朱祁镇说道:“就让贝琳来北京吧。”

首节 上一节 196/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