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372节

此时,哥萨克骑兵已经冲到了五十丈内,他们看到明军骑兵翻身下马,弃马变成步兵,惊鄂的同时,顿时露出不屑。

居然有骑兵主动放弃骑兵的优势,选择不堪的步战,这就像一个人主动丢掉手中的长矛,而选择一柄短刀一样,愚蠢至极。

其实他们不清楚,明军采用这种战法,是百战百胜,创造出线式战术、空心方阵的光明王唐宁特意要求的。

唐宁之所以这般要求,自然是通过后世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正史中,在后世的日俄战争中,日本人的处境和眼下明军的情况差不多。

日本人骑兵所用的战马马种,是从蒙古引进的,蒙古马种本就矮小,引进日本之后又进一步畏缩,变得更小了。

日本马的肩高只有一米三左右,而对手的哥萨克骑兵战马的肩高一般有一米五到一米六,差一截。

哥萨克骑兵每人配一支长矛,而日本骑兵则以马刀为主。

不用打,日本人便知道己方骑兵根本不是对方哥萨克骑兵的对手,所以从不敢正面与哥萨兵进行骑战。

在至关重要的黑台沟会战中,日军指挥官直接命令将马藏在掩体中,所有骑兵下马作战,利用事先布置的火力将冲过来的哥萨克骑兵杀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

当然,那个时代已经出现了机枪,对密集阵形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但日俄战争还在一战十多年前,壕沟和铁丝网等还没有大规模应用,机枪也没有大规模的投入使用。

所以日军比对双方骑兵的优劣,选择下马步战应对,得到了同时期和后各国军事家的肯定,说明这种战术是可行的。

放到如今,唐宁也觉得己方的军队面对这个时代的哥萨克骑兵,同样要尽量避免与其正面对冲。

在对方接近之前,下马步战以消耗其有生力量,然后再考虑集中歼灭。

艾能奇贯彻了唐宁的战术方针,在看到敌人舍弃攻击己方空心方阵,将矛头对准己方骑兵时,他立即按照平时的训练,下令骑兵全体下马以步战应对。

实在是没时间构筑防御工事,不然的话,艾能奇都恨不得挖几条壕沟,再布置上铁丝网。

因为全军上下,对光明王唐宁几乎都有着迷之相信,所以对唐宁创造出的战术战法,都认真的学习并贯彻了下去。

第三一八章 满州骑兵团对战哥萨克骑兵

面对明军弃马步战,哥萨克骑兵的指挥官也清楚,明军这种密集的线式阵形,威胁还是很大的。

但是,双方现在的距离已经很近了,如果距离远些,他会考虑改变阵形迂回到明军侧后再发起攻击。

这样的话,以骑兵的速度,明军很可能反应不及。

不过现在他不敢冒这个险了,一旦临时变阵,很可能将侧翼暴露在明军的火力之下。

所以不但不能变阵,还要加快速度冲击。

“隆隆隆……”哥萨克骑兵风驰电掣,大地都在震颤,迅速的拉近到四十丈距离左右。

“第一排,预备,开火……”艾能奇大声下令,吹号手立即吹响喇叭将命令传达下去。

“砰……”一排清烟冒出,一颗颗子弹争先恐后的飞射而至。

“啊……”一个个哥萨克骑兵翻身坠落,战马嘶叫不已。

“隆隆隆……”前面的骑兵被清理一片,后面的骑兵继续冲锋,并趁机开枪还击,对明军也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但由于是在飞驰的战马上,所以精度很不好控制,杀伤力有限。

“第二排,预备,开火……”艾能奇再次下令。

“砰……”哥萨克骑兵再次栽倒一片。

“第三排,预备,开火……”艾能奇第三次下令。

“砰……”第三排士兵毫不犹豫的扣下扳机,哥萨克人又倒下一片,而后面的人也抓住机会用火枪还击,但与明军的杀伤力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艾能奇来不及观察敌军的损失,连忙下令道:“上马,迎战……”

士兵们将手中的火枪一收,立即找到战马翻身上去。

“杀……”艾能奇咆哮一声下令,然后加速,向着即将冲来的敌军冲杀过去。

经过明军三排火枪手的洗礼,哥萨克骑兵豁然损失了过半,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没有退却,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战胜对手,这是他们对自己骑战的莫大自信。

“杀……”双方的骑兵距离越来越近,一方只有不到五百人,而另一方有三千人。

“隆隆隆……”马蹄声如雷,隆隆而过,双方的骑兵交错,凶狠的挥舞起手中的兵刃。

哥萨克骑兵首先都是用长矛直刺,明军中的满州军也是先以长矛应对,而汉军和蒙军则主要是马刀。

一个个士兵惨叫着从战马上坠落下来,有哥萨克骑兵,也有明军的。

艾能奇粗略一看,顿时神色大惊,他一眼就看出己方的伤亡明显要大于对方。

原因也很清楚,敌人手中的长矛太占优势了,己方的满州团中也装备了长矛,但长度比敌人短一截,在这种对冲中,吃亏很大。

而且敌方的战马也占有不小的优势,个头更高,也更壮硕,冲击力量也就更大更快。

但现在双方已经胶着在一起,只能硬拼了。

“二团二营给我顶住,三营迂回到敌侧后,给我杀……”艾能奇咆哮着下令。

二团是满州骑兵团,一直也以自己的骑战为傲,在刚才的正面冲击中,己方明显吃了大亏,这让他们很是恼怒。

团长尼堪咆哮一声道:“长矛,投掷……”

满州士兵手中的长矛短,但短也有短的好处,那就是方便投掷。
首节 上一节 372/3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大汉皇权

下一篇:清末之帝国崛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