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154节

吴殳喜好大江南北的游历,也喜好与各地的武学家交流,偶闻潮州府招纳各路英才,恰好离广东不远,居无定所的他便决定前来看看。

一进入潮州府,他就被潮州府的全新气象给吸引了。

这座城池和北方那种民不聊生的情景大相径庭,仿佛另一个国度,就连最普通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而北方,即便是一些士族豪绅,也是惶惶不可终日,普通百姓更是食不裹腹,流离失所,这简直是天差地别。

所以,吴殳对潮州府的第一印象非常的好,他想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看看,也想知道自己的一身抱负在这里能不能施展。

因为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心血和才能得到重视,但是武术家在很多人眼中,不过是一些粗鄙武夫,武林草莽,不怎么受待见。

正如此,吴殳在举贤楼门口徘徊了好一会儿都没有进去,因为他本是个孤傲之人,万一不受待见,众目睽睽之下确实有失颜面。

但最终,对潮州府的好感占了上风,他下定决心进去一试。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举贤楼里的人对武者没有任何歧视,甚至在知道他是吴殳之后,礼遇有嘉。

最终,他还见到了那个给潮州府带来如此改变的年轻人,而且是对方主动赶到举贤楼来见,极尽礼贤下士。

可以说,当时吴殳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他本是孤傲之人,正常情况下,一个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向他行一礼,他可以坦然受之。

但在那一刻,他第一次向一个后辈以最谦恭的方式还了一礼。

这不是为了想得到对方的重用,而是打心里的叹服,他似乎也知道了,潮州府为什么会有如今的光景了。

唐宁调拨出三千名新兵,让吴殳做总教官,专门教授单刀和长枪的实战战技。

能够得到如此重视,吴殳自然是非常振奋。

新军的事迹,他一路也听闻了不少,能够将自己所学用在新军中,他做梦都不敢想,焉能推辞?

为了不辜负唐宁的信任,吴殳投入了最大的热情,不断的改良自己的教授之法。

甚至,还主动向唐宁请求,力邀一些同道中人前来新军效力。

毕竟他吴殳虽然在武道中有一些造诣,但学无止境,各有所长,只有将各家所长融会贯通,才能精练出最高深的武学。

对于吴殳这种大公无私的态度,唐宁自然是赞赏和支持。

吴殳本就喜好结交好友,游历甚广,他亲笔去信,由情报部传达最近的情报站,然后专程派人送到。

在吴殳信中确认武学会得到新军重用之后,除了很少一部分因事不至之外,余者皆是处理好身边之事,迅速赶到。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一三二章 燧发枪

吴殳结交并非只有武者,在知道潮州府重视各方面人才之后,也向其他好友去信举荐。

这其中就有医学家、思想家傅山,理学家、家陆世仪等。

当然,单兵个人武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能够团体协作,毕竟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

所以兵学、阵法都尤为重要。

而吴殳同样精通兵学、阵法,他对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茅元仪的《武备志》等兵学巨著都有过精心的钻研,他的《手臂录》中便吸收了其中的精髓。

现在,《纪效新书》《武备志》和《手臂录》等武学、兵学巨著,都是新军的必修教材。

需要的武器,则有精通兵器锻造的宋应星支持,潮州府的兵工厂可以及时的将所需武器锻造出来。

这就是整个运行系统完备的好处,不用担心某个环节跟不上而影响整体的运行。

正当唐宁看得有些入神的时候,宋云婉走上前,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

唐宁微微一怔,然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立即说道“走,去看看。”

大约一柱香时间,唐宁出现在了兵工厂。

听闻唐宁来了之后,宋应星第一时间拿着一支长枪出来了,和鸟铳很像。

这自然不是鸟铳,一把鸟铳也不值得唐宁跑过来,这是兵工厂制造出来的第一支燧发枪。

能这么快,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有大明燧发枪发明人毕懋康的《军器图说》做参考,还有现成的西洋燧发枪做研究,又是宋应星这个兵器大家亲自负责。

什么都准备好了,造不出来,那才稀奇。

燧发枪与火绳枪最大的区别是改进了点火装置,火绳枪是通过点燃火绳来引燃火药,火绳的燃烧不但慢,还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

而燧发枪的点火装置主要依靠燧石,就是常用的火石。

通过扣动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火石会重重的打到火门边上,擦出火星,从而引燃点火药。

这种引燃方式,叫撞击式燧发机,所以这种燧发枪也叫撞击式燧发枪。

宋应星指着唐宁手中的燧发枪说道“我们试过了,这种燧发枪在射击距离上,并没有显著提升。它简化了射击过程,所以在发射速度上有了不小的提高。”

“和西洋人的燧发枪对照过,除了样式有一些区别之外,其他方面都差不多,我们暂时也无法对这款枪做出多大改进。”

听到宋应星的解释,唐宁也可以理解,毕竟燧发枪和火绳枪最大的区别是在点火上。

这就像一个用火柴点火,一个用打火机点火。

燧发枪就像是用打火机点火,点火速度快些,受环境的影响也比用火柴要好些。

所以主要只提升了射速也可以理解,光是这一点已经非常重要了。
首节 上一节 154/3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大汉皇权

下一篇:清末之帝国崛起

推荐阅读